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已经消失的沈家花园&
已经消失的沈家花园
沈杏苑的老宅已整修成为一间餐厅。 □柴志光/摄
沈家花园内幸存的一株百年广玉兰显得有些孤独。 □沈耿/摄
这棵编号为0722的广玉兰已消失了。□沈耿/摄
□唐国良  前段时间,应好友之邀,到名为“1885和彩”的餐馆小聚。第一次听说这样的餐馆名字,也不问其在何处,坐上车子跟着走是了。可当车子停下来一看,餐馆的所在地竟是我十分熟悉的沈家花园。  老一辈的浦东人都知道,崂山东路沈家弄路(1996年西段改名为商城路)的交汇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园林——沈家花园。园林面积虽不到2600平方米,但绿草成茵,珍稀花卉四季飘香,古树枝繁叶茂。古树中有两株百多年的广玉兰,周围居民都称其为姐妹树。东面一株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办公室为其编号为0720,西面一株编号为0722。除了古树,园内还有一幢居民十分熟悉的老建筑。说起沈家花园,必然会提到花园的旧主人沈杏苑。  沈杏苑(1871—1955年),字文彬,世居浦东。沈家祖传中医,家中自开诊所。沈杏苑先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经常免费为贫苦百姓看病,不仅成为近代上海著名的内、外科中医师,也是一位爱国爱乡的社会名流,被选为浦东同乡会监事。他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同时,热心家乡的教育。1906年,沈先生与杨保恒捐资创办了“震修小学堂”(现为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请教育家黄炎培任校董事。不久,沈先生又与人合作创办了“浦滨小学”(今昌邑小学),还担任了浦东中学校医。1908年,营造业家杨斯盛出资,李平书、黄炎培、沈杏苑等组织修建了浦东沿江地区第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道路以黄浦江边的陆家渡为起点,向东至洋泾,道路以沈家花园旁的沈家弄为路名。解放初,沈先生除门诊为人治病外,还从事中医文献的研究,并被聘为“上海中医文献馆”馆员。为发扬广大祖国医学事业,沈先生毅然将一生收藏的3000多册中医珍本及自己积累的处方草本,无偿捐献给上海中医文献馆。  可见,沈家花园是一处体现百年积淀且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故园,名人、古树、老房子、老地名的掌故、轶事,吸引了我与浦东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同志一次次登门造访,发掘整理的文章载入了文史丛书。如政协文史丛书之六《浦东名宅》中,“‘老房子餐馆’今昔”一文,丛书之七《浦东古树》中“商城古树情深深”一文,丛书之十一《百年浦东同乡会》中“一代名医沈杏苑”一文,丛书之十三《浦东老地名》中“沈家弄路”一文。  可惜的是浦东人心中留下深深记忆的沈家花园,今天已经消失了。编号为0722的百年古树广玉兰消失了,替而代之的是名为“1885和彩”的两幢别墅式餐馆。幸存留下的另一株百年广玉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孤独。沈家花园消失了,值得安慰的是,园内的老房子还在,沈先生捐资的两所小学今天还在,3000多册中医珍本还在,记录了沈家花园历史的政协文史丛书也进了相当多的图书馆、档案馆、通史馆、资料室以及个人书架。而沈杏苑先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医德,是珍贵的精神财富,也会被后人传承和学习。
下一篇 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沈家花园 到陆家嘴1885广场
说园道林(25).——严家花园
木渎严家花园的前世今生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南桥镇沈家花园的1634号百年广玉兰
【游记】濛濛雨中游川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