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特色古羌婚礼 感受民族婚嫁风

四川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婚俗也各有特色,其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羌婚礼您听说过吗?一起走进理县薛城去了解一下。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中国的古书对羌族的婚俗言之甚少。《旧唐书》云:“其(羌族)婚俗,富家厚出财。”《广志》言:“羌……嫁女得高资者,聘至百犊。”羌族婚礼还很讲究喜庆。《汶志纪略》言:“婚丧之礼,饶有古风,冠礼用鼓吹。”更详尽的记载有:“羌人婚礼请巫师到家,插各色纸旗于屋之周围而拜祀之。是日举行跳锅庄,夜供笑。新郎,新娘由巫师导拜,并杀牲畜涂血于屋之周围。”“男子若被招赘上门时,女家于门前设酒宴,男子与其从人饮。”这些饶有古风的婚俗大都保留到了今天,在岷江上游的羌族主要聚居地区继续传承。

“接亲”必须过三关

接亲队伍背着彩礼(酒、肉等)到新娘家门口后,花夜姑娘们一组站在墙头向接亲的人员泼菜水,另一组挡在门口不让接亲人员进门,必须给够一定的红包才能过门。所以说,要想接到新娘,必须过三关(泼水、收取开门红包、叫彩礼)。

“花夜”唱“花儿纳吉”歌

接亲队伍到新娘家后,亲戚朋友坐在一起为新娘唱“花儿纳吉”歌,表达对新娘出嫁的难舍难分之情。同时为渲泄感情,花夜姑娘采取抹锅烟墨等多种形式对接亲人员进行挑逗和取笑。

“娶亲”哭嫁拖亲不可少

新娘着婚嫁装到神龛面前拜别祖宗、父母和亲朋,哭诉离别之情。新娘的长辈站成一排向新娘撒青稞,新娘的兄弟背一花柜放到门口转回家中,花夜姑娘手牵手把接亲的挡在家中,男方接亲拉着新娘向外拖,女方亲友拉着新娘向里拖,又名“拖亲”。你来我往几番之后,新娘再次向父母拜别,由新郎的弟弟背起新娘出门。

“送亲”双吹双打展嫁品

送亲队伍吹吹打打走在前,接亲队伍在后,前呼后应向男方家走去。送亲队伍背被盖、柜子、箱子、人人馍馍等。新娘跟随送亲的一路唱着送亲歌向男方家行进。

“迎亲”过门打煞拜莲花

到达新家门口。此时乐声再起,冲炮三响,鞭炮齐鸣,男方亲友站到道路两旁,唱迎新歌,歌声此起彼伏。男方支杯童男二人站门外做好支杯准备。新娘在前,接送亲队伍在后,三声炮响,乐声、歌声停息,举行门前打煞仪式。事前在大门内倒扣一碗,碗底做犁头模型放上。门内正中设香案,请神驱煞。鸣炮奏乐,五谷打煞,新郎门内“拜莲花”。三叩,请新娘进门,此时新娘抬足迈进门槛,用劲一脚踏碎碗,此时欢呼声起,祝福驱煞成功,至此新娘进入新郎家内。

“拜堂”开坛拜堂入洞房

新娘进入新郎家后,由新郎牵到堂屋坐下来,堂屋内灯火辉煌,神龛上灯头透明,请神祭祖的一切香蜡钱纸,咂酒、瓜果、糕点等敬献在神龛上。神龛前一坛咂酒用红布封口,酒杆放在坛上。由司仪或端公主持开坛仪式。由支客师安排的拜堂,男方长辈在神龛两边排起,新郎新娘拜长辈。长辈给新人挂红、送红包或实物如首饰等,礼成后新娘新郎入洞房。

当然古羌婚礼中少不了的就是“九大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婚礼(40) 普米族传统婚礼
中华民族及婚俗(系列四十)
“送亲要小,接亲要老”,这些婚礼俗语有什么讲究?
湘西土家族原生态婚礼
常见的民俗礼仪(中)
农村婚俗:“大兄弟背,小舅子送,接过门的媳妇才有”,有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