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谜国雁臣刘雁云》序二

郑育斌

听闻《当代谜国雁臣刘雁云》即将出版,我无比欢欣。如果借用一句网络用语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喜大普奔”!

担纲主编刘雁云这部新著的叶国泉先生,嘱我为该书写序,并建议我主要从“其人”入手,因为介绍刘老“其谜”的文章已不少。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叶先生对我与刘老的往来情况颇为了解。

我与刘老初次谋面是在1989年漳州首届中华灯谜文化节上,之后又在各地谜会上频频相处。后来,刘老每年都到厦门看望、关心我,几乎每次都是在厦门小聚两天,然后由我陪同到我老家诏安看望家父,再赴潮安探望谜坛泰斗郑百川先生,如此“三点一线”,持续了十多年。但是,近几年,刘老因年事高,腿力不济,家人不让他外出参加一切活动。于是,我每年都到香港拜访他老人家,聆听他教诲。有时也和少梅姐、泽权君、沃强君、宗勤君、或文明君等同仁一同赴港。

      刘老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广东惠阳。15岁即毅然投身于抗战爱国大潮。26岁定居香港,就职于消防局并任队长,有过十载的戎马生涯及三十年的消防生涯(后来刘老常用笔名“碔砆”,即为纪念这段人生经历)。之后又从事鞋业生意,直至退休。

刘老最早接触灯谜是在澄海读初一的时候,当时学校经常有灯谜活动。他的灯谜创作,则始自35岁时。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刘老凭着弘扬中华优秀灯谜文化的坚定信念,以极大的热情、非凡的毅力投入到灯谜的传承和创作,从不吝惜自己有限的财力和有限的精力。

      由是,刘老成了名副其实的“当代谜国雁臣”。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经常穿梭于大陆及港台、海外灯谜团体之间。1989年,在他的促成下,由台北、台南、高雄三地谜家组成的台湾灯谜代表团,参加了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这是海峡两岸谜界往来中断了40年余年后的第一次正式灯谜文化交流。至此,大陆与台湾的谜艺交流日益频繁,渐成常态。刘老是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元老,曾任首届副会长兼外联部长。他不负众望,把外联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后,刘老马不停蹄地走访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与海外华人灯谜组织及谜友深度沟通,在他的感召之下,东南亚众多华人谜友先后参与到祖国的谜事中来,有力地推动了海内外谜学交流。

      由是,刘老为了灯谜多次慷慨解囊。大家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陆与海外通讯渠道不够畅通,谜友间互不熟悉。刘老注意到这个情况,经常把他手头重复的海外谜书赠送给大陆谜友。我书架上的《湄江春灯录》即是刘老所赠,相信大陆不少谜友也曾得到他馈赠的谜书。刘老还经常把台湾谜学会会刊《谜萃》复印几百份,邮寄给大陆谜友,每期邮寄费近两千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还不止是邮费的问题,每期刊物的包装、信封的书写,不知要耗费刘老及其夫人多少心血!刘老并不富裕,退休工资也就六千元,每月近两千元邮寄费对他来说并不是小数目。2004年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成立时,为了把成立活动举办得更加精彩,刘老又为会务捐赠经费。刘老在香港的居室并不大,儿子看到他每天在局促的斗室小桌上搞创作,就给了他一百万港币,让他改善一下居住和创作环境。没想到刘老把这笔钱存到香港银行,用来成立基金会,基金利息一半用于社会助学,一半用于灯谜艺术事业,并在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会刊《中华谜艺》上设立了“雁云灯谜艺术奖”,奖励灯谜优秀作品。当时命名时,刘老不让冠“雁云”两字,最后在百川先生及我的坚持下,才定下了“雁云灯谜艺术奖”这个名称。

       由是,刘老严于治学勤于创作。刘老非常谦虚好学,在为外联工作奔波的同时,他的谜艺也日益精进。不管是在飞机上还是旅馆里,一有空闲,他就研究谜艺。我多次与刘老共寝室,经常发现刘老凌晨2点左右就躺在床上看书制谜。在交谈中,他说这是他坚持了多年的一个习惯。他制谜追求雅俗共赏,喜用典故,但不用僻典,爱借用格律诗句,也善于自撰谜面。刘老曾于《中华谜艺》上连续十多期悬谜征射,既为了活跃谜事,也期望借此听取、吸纳海内外谜友对他作品的意见,其对谜艺的勤研精神于此略见一斑。

    由是,刘老奖掖后学不遗余力。刘老一直认为传承灯谜需从青少年抓起,因而他经常亲力亲为,无私地扶持校园灯谜活动开展。他曾先后受聘为顺德、汕头等地多所中小学校灯谜社团顾问,孜孜不倦地给青少年学生传授灯谜知识,并赠送了大量的灯谜学习资料。记得2006年,我应邀到新加坡讲学,刚走出新加坡机场,就看到专程前来接我的刘老和新加坡灯谜协会原会长陈惜生先生。之后,刘老连续近半个月陪我往返于新马两地。作为后学的我,每忆及此事,都万分感动,一辈子永远忘不了。且不说刘老是德高望重的谜家,光论年纪,就足足长我42岁。

      其实,刘老高尚人格的表现远不止于灯谜相关活动。刘老视名利如过眼云烟,对于谜坛个别不良行为,他嗤之以鼻。他一生正直,真实质朴,厌恶虚伪雕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从不改变他那平实的心境和简朴的生活。2008年汶川地震后,刘老不顾危险及路途艰辛,与顺德少梅姐、泽权君一起到汶川慰问受灾群众,带去了大量服装及日用品,还在灾区悬谜展猜,利用灯谜鼓励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很早就立下遗嘱,与家人约定,在他身后将其躯体捐给医疗机构,以造福后人。其崇高品格,令人敬仰!

      天不老,地不荒。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这块土地上,刘老始终以乐于奉献的人格魅力、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海纳百川的大家风范,赢得了海内外谜友的尊重和爱戴!

      谨记下我所了解的刘老二三事,权作本书序言。本书中描述刘老动人事迹及佳作的篇章甚多,就让读者朋友自己细细品读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5《中华灯谜》推荐佳谜
【二十四谜品】序
【百家争鸣】离合佳谜辨析
【榜上有名】近期河北谜坛获奖信息汇编
雁群排字按序行
《饶平谜苑》第6期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