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鸟集萃

2007年购买了单反相机至今一晃已有十几年,不知不觉拍到的鸟片也有数十万张之多了。虽说我还不是一个拍鸟发烧友,仅是个普通爱好者而已,但这些照片毕竟也是多年辛苦拍摄的积累,有些还充满了故事,自然有着很深的情怀。将挑选出来的照片用“美篇”加以整理,主要是便于自己翻阅与回味。另外也方便分享给感兴趣的好友。


观看提示:

每种鸟以简单说明和一张精选的照片开始,接下去是用多张照片制成的视频相册。

因为“美篇”允许上传的视频数量有限,大部分的视频相册是通过了“优酷”网站转来的。每个就都被加上了广告。观看时,点开视频后,在下方出现播放进度条线,手按住进度条上园点向右移动,可快速将广告略过。同样的手法,感兴趣的照片可停留观看,没兴趣的也这样快速通过。这样既可充分节省观看时间,也能自己掌控观看进度。想结束视频观看,只要点击屏幕,再点击左上角的x,即可退回到此美篇。

对鸟片感兴趣的,建议您收藏,有空时慢慢翻看。 (因为每个视频几分钟,所有的视频加在一起也长达几个小时了)。



东尖嘴吸蜜鸟(学名:Acanthorhynchus Tenuirostris)

是一种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森林及林区发现的吸蜜鸟。

长约15厘米;羽毛是鲜明的黑色、白色及栗色;眼睛为红色;鸟喙向下弯曲。


吸蜜

很像美洲蜂鸟的模样,也有弯弯细长的尖嘴。也见过悬飞在空中吸食花。但多数时间还是站在枝上吸食。




虹彩吸蜜鹦鹉(学名:Trichoglossus haematodus)又称彩虹鹦鹉、五彩绯胸鹦鹉、绿颈吸蜜鹦鹉。颜色鲜艳,拥有多达21个亚种。

体长25-30厘米,体重120-130克。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澳大利亚东部、北部等地。
野生状态下,它们生活在低地森林等处,成群结队,快速飞行。它们的食物主要为花蜜、花粉,也吃植物种子、嫩叶、昆虫。

这张正在食红瓶刷子花的彩虹吸蜜鹦鹉刚好把全身最美的部分展露了出来,看看与彩虹的颜色是不是极为相似,所以它的名字起得真是----名副其实。




红耳绿吸蜜鹦鹉(学名:Glossopsitta concinn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

红耳绿蜜鹦鹉 Musk Lorikeet




红腰鹦鹉(学名:Psephotus haematonotus)

鸟体主要是绿色,成熟的雄鸟特征是尾部有一块红斑,颜色较明亮,红色部分也较鲜艳。

雌鸟为橄榄灰色,头顶、背部和翅膀为橄榄绿色;背部下方和尾巴上方覆羽为绿色。

Red-rumped Parrot




斑啄果鸟科(学名:Pardalotidae)也称斑食蜜鸟科,是雀形目的一个单型科,现仅存4种,分布于大洋洲,以昆虫为食。

是我在林子里拍到的体型很娇小的鸟类之一,整个身体还没有鸡蛋大。有一次见到它们频频出没于一颗横倒在地面的粗壮的枯树下面,估计在哺育雏鸟。真想知道本身已这么小的父母,它们的贝贝会有多大。可惜藏得太深看不到。

鳥 spotted pardalote




华丽细尾鹩莺(学名:Malurus cyaneus,英文名:Superb Fairywren)是细尾鹩莺科细尾鹩莺属的鸟类。

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常见的一种留鸟,繁殖期的雄鸟色彩艳丽夺目,雌鸟及幼鸟相对色彩暗淡和单调。

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喜欢将尾巴高高竖起。

丛林里常结群而行,并有哨兵先行及断后。娇小的体型使它们警惕性很高。

华丽细尾鹩莺 Superb Fairywren




红眉火尾雀(学名:Neochmia temporalis),是梅花雀科星雀属的一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引进种)和澳大利亚的特有种。

明显的特征是鲜艳的嘴,眉,尾如同被大红的油漆涂过似的。

另外体型娇小,轻盈的身躯可站立在小草之上。

几次见到它们跃起还吃不到草籽,不觉让人怜爱,真恨不得过去帮帮忙。但它们在林中也喜欢成群结队成行,前后都有哨兵,较难靠近。

雀 Red-browed Firetail




深红玫瑰鹦鹉(学名:Platycercus elegans)

分布于澳洲东部和东南。

体长32-36厘米,体重115-170克。羽色十分美丽鲜艳,鸟体为红色;脸颊为蓝紫色。雌鸟体型略小,尾巴上方中间的羽毛带有些绿色,鸟喙比较细窄短小。幼鸟时期的羽色与成鸟差异甚大,幼鸟的羽色为橄榄绿与灰绿色,随着时间会慢慢改变,之后羽色会呈红绿蓝参杂,到了15个月大时才会完全蜕变为成鸟的颜色,雄鸟的头部较大较平,喙部也较大,若要分辨幼鸟性别,头部及喙部是较明显的分辨部位。

我拍过的中等体型的鹦鹉,它们的胆子算是较大的。 几次在清晨觅食时,尽管早已发现我在拍摄,哪怕我靠近到几乎伸手可及,它们还是一边用眼警惕地望着我,一边继续进食,舍不得飞开。让我真正感叹

鸟为食亡”这个成语简直是太真切啦!

视频相册里最近的拍摄距离也就在1米多点

深红玫瑰鹦鹉 Crimson Rosella




澳洲国王鹦鹉(学名:Alisterus scapulari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共有2个亚种。是体型最大的澳洲长尾鹦鹉,也是体型最大的王鹦鹉,雄鸟头部至胸腹部为红色,雌鸟为绿色。

鹦鹉

东部玫瑰鹦鹉(学名:Platycercus eximius )

较常见的澳洲长尾鹦鹉之一,身上的羽色十分鲜艳,母鸟头部与胸前的红羽比公鸟的羽色暗,面颊白色的部分呈淡灰色,头顶则有一点绿色,而公鸟的红羽为鲜红色,面颊纯白色,头顶红色无绿色参杂。

我拍摄过的中型鹦鹉中胆子属于较小的。 无论是在林中还是小区内,都比较难以接近。即便是在进食时,只要发现你在拍摄,哪怕是距离还较远,也会警惕地飞走。所以还没有很近距离地拍到过它们。

鹉    Eastern Rosella

--gouldian finch


七彩文鸟,是一种原产在澳大利亚的美丽鸟类,它有五颜六色的羽毛,尾有两个长长的分叉,就像燕子一样,在原产地已经很少再能看到它们了,由于人类的惊扰,它们的野生栖息地已经越来越少了,野生的种类已经被列为保育种类了,它属于文鸟科,就像我们常见的珍珠鸟一样的那个科属的,体形界于黄雀与麻雀之间,以谷类为食,人工饲养早已经成功了,现在饲养的七彩文鸟分成好几个品系,一般的大陆上的品种主要有绿身粉胸黄头型和绿身粉胸红头型或者黑头型,黑头的一般为母鸟。

七彩文鸟于1844年由英国鸟类学家乔治·古尔德(John Gould)在澳大利亚北部首次发现并记录下来。由于大量的捕猎以及人类活动的侵扰,目前野生七彩文鸟在原产地澳大利亚已经非常稀少,据估计数量不超过2500只。因此,七彩文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NT)。并且,从1959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已经禁止七彩文鸟的出口贸易。


动图:

(在悉尼野生动物园里拍的几张,因只有几张,故做成动图)

澳洲白鹮(学名:Threskiornis moluccus,英文名:Australian White Ibis)是鹮科白鹮属的鸟类。分布于澳洲。澳洲白鹮在澳洲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都很繁盛,是澳洲大型涉禽中唯一适应了城市生活的种类,在城市公园中常能见到。由于它们常常出没在垃圾桶旁边翻食,洁白的羽毛变成脏兮兮、黑色呼呼的。因此得到了一个不太雅的雅号"垃圾鸟"

联想到国内的另一种鹮鸟朱鹮 ,是备受珍惜的一类保护的品种。同样是鹮,命运却迥然不同。难道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的原因吗?显然不是。

朱鹮在国内野生环境里数量极为稀少,濒临灭绝;而澳洲白鹮在澳洲数量众多,处处可见。所以还是应该归结于“物以稀为贵”这个原则。

澳洲白鹮也常能见到它们不同的另一面:

河塘,湖泊里的洁白婀娜,

湿地,花园里的文静优雅,

蓝天,白云里的飘逸潇洒。

这些在视频相册里都可见到。

黑头鹮 Australian Ibis



澳洲渡鸦 AUSTRALIAN RAVEN

澳洲 Figbird

动图:

澳洲灰雁     Cape Barren Goose

澳洲鲣鸟  

英文名 Australasian gannet,学名Morusserrator,毛利人叫它 Tākapu (发音:他卡普)。

它们是飞行高手,可以不眠不休地飞越塔斯曼海,不辞辛劳的每年夏天飞到新西兰,冬天再飞回澳大利亚。
初春到新西兰后,会寻找岩石的缝隙、或者是适合搭建窝的地方修建爱巢,并且马上与伴侣交配并下蛋孵化。
初夏时节小鸟孵化,用几十天的时间学习飞翔和捕食,然后就会在新西兰的冬天到来之前跟随爸爸妈妈远渡海峡前往澳大利亚。
成年的伴侣比较固定,雌雄之间一夫一妻,终身相守。并且每年都会双飞双栖于澳洲和新西兰之间。
次组照片是2012年全家去新西兰旅游度假时,在离奥克兰市中心西北方向大约一个小时车程,著名的Muriwai 鸟岛拍摄的

澳洲鲣鸟 Australasian Gannet

动图

澳洲蛇鹈 Australian Darter

脸鹭 White-faced Heron

白眉灰扇尾雀 GREY FANTAI

白眉丝刺莺


White-browed Scrubwren Sericornis frontali

鹦鹉 Northern Rosslla

瑰鹦鹉 Aple-Headed Rosella

颈鹮 straw-necked ibis


动图

鸲鹟     Eastern Yellow Rob


动图

缎蓝园丁鸟

(学名: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园丁鸟科园丁鸟属鸟类。体形略似鸽子,长27~33厘米,属中等体型鸣禽。雄鸟羽毛主要为蓝黑色,在阳光下会闪耀美丽的金属光泽。雌鸟体羽主要为暗绿色。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一带,栖息于热带雨林中,以昆虫、果实等为食。雌鸟和亚成鸟聚小群在林间觅食水果、嫩叶和昆虫,成熟的雄鸟则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筑求偶亭上。它们在领地上以小枝筑成林荫小道,用炭和唾液的混合物把求偶亭涂黑,然后以羽毛、花朵、石子装饰,尤其喜爱亮蓝色的小石子,雌鸟经过时,雄鸟发出吱吱嘶嘶的鸣声,并以喙衔起明亮的物品展示求偶。交配后雌鸟离开求偶亭独自筑巢育雏。

想不到在离家数百米的一个天然林子里真的让我有幸目睹和拍摄到了这一切。
视频相册里详细记录下了拍摄到情况,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观看

缎蓝亭鸟    satin bowerbird

摄蜜鸟     SCARLET HONEYEATERIM

大白鹦鹉    Sulphur-crested Cockatoo

凤头鹃隼 Pacific Baza

沟嘴鹃      Channel-billed Cuckoo

冠鸠    CRESTED PIGEON

  海鸥 GULL

黑翅长脚鹬 Black-winged Stilt

黑额矿吸蜜鸟 Noisy Miner

黑水鸡 DUSKY MOORHEN

黑天鹅 BLACK SWAN

蜜鸟 Red Wattlebird

红耳鹎 Red-whiskered Bulbul

鹦鹉 Melopsittacus undulatus

华贵折衷鹦鹉 Eclectus Parrot

黄翅澳蜜鸟 New Holland Honeyeater

吸蜜鸟 YELLOW-FACED HONEYEATERIM

哥 Common Myna

鵙雀鹟 Crested Shrike-tit

矿吸蜜鸟 Bell Miner

利氏吸蜜鸟 Lewin's Honeyeater

麻雀 HOUSE SPARROW

玫瑰葵花鹦鹉 Galah Cockatoo

田凫 Masked Lapwing

(学名:Vanellus miles)以前被称为“蒙面珩”(Masked Plover)和“直翅珩”(Spur-winged Plover)。

是澳大利亚较为常见的鸟类之一,尤其在北部和东部地区。白颈麦鸡大部分的时间在地面上寻找食物,如小型的昆虫。


田凫 Masked Lapwing

鹊鹩 MAGPIE-LARK

西长嘴凤头鹦鹉 western corella

小垂蜜鸟 Little Wattlebird

小刺嘴莺 Yellow Thornbi

小风头鹦鹉 Cacatua sanguinea

小黑鸬鹚 Little Black Cormorant

鹈鹕 AUSTRALIAN PELICAN

笑翠鸟 Laughing Kookaburra

银绣眼鸟 Silvereye

杂色澳鳾 (音Shi) Varied Sittella

噪鹃 eastern koel

长喙凤头鹦鹉 long-billed corella

中白鹭 Yellow-billed Egret

钟鹊 AUSTRALIAN MAGP

珠颈斑鸠 SPOTTED TURTLE-DOVE

紫水鸡 Purple Swamphen

棕尾刺嘴莺 buff-rumped thornbill

鬃林鸭 AUSTRALIAN WOOD DUCK

纵纹刺嘴莺      Striated Thornbil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鸟(澳洲鸟类随拍)
澳大利亚北领地观鸟拍鸟活动回顾
鸟类知识,看图识鸟Ⅵ---攀禽(17)
社会百科——奇怪的鸟
百鸟园-451 灰文鸟
“技术男”鹦鹉逆袭上位呈现励志爱情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