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御道街到铁匠营

有人说,这不还没到五月吗?怎会槐花香?其实,“五月槐花香”这句话是华北人民说出来的,在那里,此时天气尚凉,槐花是没有开的。

依旧,背包,一杯水,揣着各种卡上路。

蓝旗街东头,上了城墙,朝下马坊方向走。

墙边的大片槐树都已槐花盛开,空气里有一滴滴的香甜味道。树下居然也有广场舞大妈撸槐花。这东西要蒸着吃,拌上面,抖散,大火蒸熟,拌点香油,那个滋味......馋人啊😋。

实在说话,十几年了,没仔细注意过月牙湖公园四个角的“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左青龙。

鳄鱼。

右白虎。

老虎。

南朱雀。

朱鹮。

北玄武。

鳄龟。

走着走着,在标营登城口遇到了这爷俩。瞬间,记忆深处,那年老爹在长江大桥上抱着我的情景复现。

墨绿色的常服裤子,制式皮鞋......后来和他爷俩走了一长段路,直到军人向我问路,才确定他是来国防科大学习的。

这个月开始,暂时到六月底,紫金山的主要进山道路都在节假日禁行🚗,工作日在几个路口禁左。加上瑞金路单行,城东的路彻底要堵死了。

出了一身汗,爬上卫岗。远远看着前线歌舞团,这个大门里进进出出了不少观众喜爱的军旅形象。现在,随着军改的深入,很多人都转业地方。

顺着宁杭公路,向卫岗下坡走,不多远就能看到路边的花纹条石构件和历史叠加层。

不同土层里夹杂着的碎石和砖瓦,可见此处的历史年代。

这里是明孝陵的神道起点,从此向北,过大金门,四方城,石象路,梅花山,翁仲路,才能走到明孝陵的核心区。这样算来,明孝陵的占地幅员还是非常大的。

天气好,我出门,它们也出门。

今天不进明孝陵,走到博物馆看看即可。

这里原来是南京手表厂,出产过驰名的钟山表。不过,钟山表做工很一般,属于大路货,没啥收藏价值。

整个博物馆的内容一般般,仅这块曾国荃手书的匾额,我认为具有观赏性。

手表厂的另一栋厂房改造成了“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南京哪十朝呢?

三国时期的东吴,

两晋时期的东晋,

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

五代十国时的南唐,

明清时期的明、太平天国,

近代的中华民国。

南京古都有俩说法,一是六朝古都,二是十朝都会,六朝就是上面的前六个。

虽然,定都南京的朝代不少,但都短命,最长的也没过一百年。原因众说纷纭,我倒觉得,短命有两个原因,一是南京这地方环境好让人无上进心,二是这些短命朝都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期。譬如,秦汉一统后的三国到两晋南北朝分裂,唐的一统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宋的一统延续到了清朝中期,但朱元璋南京建都后一代就迁都了北京,太平天国一直到民国,好不容易实现了农民起义、军阀割据的分裂统一 又遇上了外辱,迁都巴蜀。新中国后仍旧选择了北京建都。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期都是文化精神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

今天江南的富庶和发达,除了自然气候、地理地貌的优势外,两大分裂阶段中,衣冠南渡,北方能人南迁起到了决定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人南渡时,把王羲之带到了绍兴,把琅琊山带到了滁州。

从两块碑的落款看,一个南京手表厂资产仍然分属两个单位处置。

个人认为,十朝陈列馆里的布展与内容,远胜孝陵博物馆,有点看头。譬如下面的几张地图以及其它。在这里看一个半小时左右,能够把南京历史基本串起来。

南京内城十三门。

朝阳门就是中山门。

正阳门就是光华门。

怀远门就是定淮门。

南京外城十八门。

其中,姚坊门因口音问题,变成了今天的尧化门。

孙先生写给马逢伯的天下为公和彭泽民的博爱。

南京又叫“胜利之城”,便是源于此,鬼子投降在南京。

受降仪式的大礼堂在某著名军营里,我因工作之便,看过一次。正常情况下,还真看不到。跟王安石的半山园一样。

找出两张手机里收藏的照片来看看。

上图便是受降大礼堂外景。是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黄埔军校”大礼堂。也因此,大礼堂外那条路叫“黄埔路”。

离开下马坊区域,向一个真正闹中取静的地方走。

路上又看到了弹石路,但这是当代修的。不说别的,这弹石路是步道,用水泥把弹石灌死,居然还有不少崩掉的石头,但是灵谷寺里的弹石路,天文台路上的弹石路,怎么天天车辆碾压还是完好如八十年前呢?

博爱路的东边,民国陵园邮局的西边,有这么一片地,不小,以前外人不能随便进出。现在,转型了,可以随便出入,有很多第三产业类的小公司,但是景气度不高。

这里究竟是什么所在呢?

转型前,这里是个军工单位的实验站,我到这里过几次,看试验结果和开会。下面用点时间把这里介绍一下。(注:今天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所以不用担心我的描述,并不涉及不能说的,后面也都有照片可见)。

这里,最早是一片荒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国民党定都南京后,先是在此地东的灵谷寺修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几乎同时在此地西修建“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并把此地辟为守卫中山陵之部队的营区。此地叫铁匠营,南面一点叫孝陵卫,自明朝开始就驻扎守陵部队。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这里转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学院一部(地政系),同时进驻了国民党直属的一些需要安静工作的单位,如雷达研究所,军统密码研究所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沦陷前这里曾爆发惨烈地阻击战,当时学校的军事学员们还独立组成部队抗击鬼子,以致几乎全军覆没。后被鬼子占领成为兵营和野战医院。

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依旧是政治学院一部和雷达研究机构。

解放后,被南京军事学院接收,此地首先成为南京军事学院子弟小学,也就是宇花小学的校址(关于宇花小学,可参考我的“从大阳沟走到后湖”篇,那里有小学现址照片)。而后转给了船舶的701所管理,724所在南京成立后 又转给724所管理使用至今。

这栋楼,叫“戴笠楼”,军统密码研究所办公楼。那个年代,有多少技侦情报是在这里被破译的,不得而知,但它一定为我们的抗战立下过大功。

中央政治学院主楼背面,虽然粉刷了崭新的民国黄,还是不掩那段历史的沧桑。

这些平房,俨然就是那个年代里的营房制式。

抗战遗迹仍在。

有家店叫云樱桃,靠这个木香花架走廊,成了园区里的焦点。据有来过此地的人反映,价格死贵,东西死难吃,属于一次就进黑名单的店。我也悄悄窥探了几眼,首先整个园区里就没几个人,别说店里了,其次,地方是个好地方,但店的套路总觉得不正经😁。

实验站的大门依旧没变,只是刷了新漆。

实验站里的雷达也成了对外展示的展品。

据724所的好朋友说,这里是被沿海某省的老板包了搞园区的,老楼都重新装修过,但生意不咋滴。

照我说,这地方不适合搞这种园区。阴气重,当年国军教导队从这被打散,进了东边的青龙山,从此全队消失,成了南京抗战史上的一桩无头案,搞得青龙山里始终阴魂不散一样。

再者,大胆推测,用民国老建筑改造搞园区没事,但这建筑是央企的,这里面会不会......嘿嘿😁,静等是否会有幺蛾子出现。

为啥叫T80国际科技文化......因为这里是铁匠营80号😄。

从铁匠营往回走,本来想从正门进到遗族学校旧址看看,无奈光顾着走,忘记转岔道,就一直走到了遗族学校的后墙根。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是个很神圣也很神奇的地方。宋庆龄、宋美龄姐妹都参与建设管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异常重视,为了孩子们的教学相长和动手实践,宋美龄专门从上海调拨了一个良种奶牛场到学校边,就是卫岗乳业,滋养了南京人快一百年。此外,学校还有不少机器,对社会生产纺织品等,在南京现在的羊皮巷口的专营商店销售。因此,遗族学校的校训也就定为“双手万能,手脑并用”

遗族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模式是宋美龄美式生活与蒋介石日式军训的融合版,非常具有典型意义,民国时期很多运动都可以在遗族学校的教学中找到根源。如“童子军运动”、“农村服务运动”、“新生活运动”和抗战时期的“声嘶力竭”、“救亡图存”运动等。

孙中山先生的老朋友、美国人士林白克,曾到遗族学校来参观,称赞遗族学校是“当今东方第一所新兴学校”。

“自从国民政府在南京建设首都以后,蒋总司令觉得要有一种设施来纪念国民革命历年为主义奋斗和为党国牺牲的将士先烈,安慰他们在天之灵。及至民国十七年,统一告成,政府决定对阵亡诸将士,为之建筑公墓,开辟公园,以志纪念;给发恤金,抚慰寡孤,以慰英灵。但是,遗族子女大都缺乏教养,亟应设立学校,造就他们成为健全的公民,才算是尽了抚慰遗族的责任。民国十七年十月蒋总司令向中央执行委员会提议设立‘遗族学校筹备委员会’,当时就推定委员11人,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先生,亦参加在内,他非常热心,并对我说:‘完全请你负责,来筹备本校。’在筹备创设的时候,当然经过许多困难,就是现在亦常有困难的问题发生;这是举办一种事业不能免的,只要我们能努力做去不断地改正,必可完成我们的计划。”(宋美龄著《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和女校建校的经过》)。


现在,遗族学校的旧址有另外一个名字: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访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
1934年创办的“国民革命军遗族(遗孤)学校”视频
原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现状
卫岗遗族女校往事钩沉
品茗闲话 | 大礼堂下曾读书
国民革命军派系沿革—军事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