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理小纪35:诺邓古村的空谷足音

各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繁华,就像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绽放的青春。两千年来,诺邓能够一直拥有重要地位,是与当地兴旺的盐业有关,古代有盐出产的地方就象现在盛产石油的中东。官盐专卖专控,例如汉代,对私自煮盐者要处以割掉左脚趾的刑法,古来贩私盐者被逼上梁山的大有人在。我国到了2016年才取消了食盐专营。

诺邓白族古村,位于大理州的云龙县城西北7公里,依山而建,村庄不大,游客极少,淡季没人,拥有大量明清古建,原始风貌得以完美保留。

自然与人,和谐与共

“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这一古老的村名,自从南诏(中原的唐代)以来一千多年都没变过,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这座滇西北年代最久远的千年白族古村落,保留着大量明清古建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几乎没有现代的民居建筑。茂密的丛林,掩映着不多的山居,是白族人融进了自然,还是自然同化了本土人?

↑一处民居上,却有文字、图案、颜色、质地各不相同的瓦当,可以想见曾有过多少次的老房翻修。

↑没有年代的墙画

↑大树与小馆

↑村口石桥↓

诺邓的古建处处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协调适应,其门、窗、梁、架、斗、拱、柱、檐、枋、檩特色鲜明,十分重视整体结构和局部建造的严谨统一,重视传统工艺和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同时又与自然环境一体相融。

↑诺邓村中那一棵高大的大青树,从村外山脚都能远远看见。本地人称之为“万年青”,已有300多年树龄。

↑据说每个稍有规模的白族村子中心都会有一棵大青树,村民们来此乘凉、唠嗑、玩耍、议事等。大青树是一种高山榕,四季常绿,树冠广阔,树姿壮观,生性强健,抗旱耐瘠,不畏强风,与白族民风相符,可能这就是深受白族人喜爱并种植于一村正中的原因吧。

↑古民居层层叠叠,被誉为“北山重楼”。

千年悠悠,空谷足音

现在的诺邓,拥有一个世外桃源的许多标准和要素。辉煌属于过去,荣光褪尽,只剩悠然,当然这与当地曾经的深厚人文也分不开。

↑路遇小蝶

↑狗狗再小,同样拥有一颗保卫大院巨门的熊心。

↑山间小溪,足慰平生。

↑先闻其声,后见其马,一溜小跑,把主人甩开多老远↓

↑脱缰的枣红小马,在小巷子里撒欢

↑满腔野心关不住,一颗马头出墙来

↑崎岖的山路上,马儿依旧是运输的主力军

红石小巷,茶马古道

↑是纯手工,也是纯天然。凳子的样子可能不是很标准,可能也不是最美观,但是天生很自然。

石墙土墙,时光驻停。石阶盘桓,空谷足音。

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因诺邓盐质非比寻常,“诺盐”一直大受欢迎。发达的盐业,使诺邓在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古商路驿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茶马古道”通兰坪、丽江、西藏。其时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物尽其美,货畅其流。

诺邓地处山谷,几面山坡上到处构建着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风格各异的民居,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等。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铺成,三步一阶、五步一台,随处可见昔日繁华印迹。

↑诺邓井盐,名动千年,所以小村与古代高规格的茶马古道相连接一点也不足为奇↓

小院的花,徐来的风

诺邓古村的最外围的民居院墙,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种有许多仙人掌,与红墙阶石形成较强视觉反差。可能是屋主人觉得既可以观赏绿色,也可以文明防盗。

许多人家还在门前屋外种有美丽的花卉,丝毫不担心有人采花搬花。

↑玉米在诺邓有三种前途:可口的食物、主人的装饰、家畜的饲料↓

诺邓盐业是古老的传统手工制盐,随着工业制盐的兴起,“诺盐”因其制作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而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归于沉寂。“万驮盐巴千石米,百货流通十土奇”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古老的制盐法现今只用于腌制诺邓火腿了。走进诺邓,时光仿佛还停留在繁华的过去,聆听着自己在石板上的轻轻脚步,偌大的山谷中不只是不肯逝去的时空。

更新于 昨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千姿百态 诺邓古村 (旅游览胜)
云南古城古镇古村之旅之一
深山里的文化名村——千年白族村
因一条腿而火的云南千年诺邓古村,隐藏太多你不知道的江湖传奇!
探村云南大理 | 诺邓古村,千年古韵白族风情,滇西盐马商道中心
行走丨探寻诺邓古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