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深度遊13: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作者:懶人國%逍遥王】

学校上学和单位开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台上的人大声呵斥和指责迟到行为,其实被训的都是按时到场、并安于聆听的人。因为那些慷慨激昂鞭辟入里的说辞对惯于迟到的人没有用😀。君子善于自责,勇于担当,如果放下道德,当然活得比小人自在和长寿。

世上有没有做不完的事?世间有没有完全不痛苦的人?有恩不报、有恩难报、有恩无报、有恩必报、恩将仇报、知恩图报这些有关“恩报”的词究竟有没有争论不休的意义?去了几次大报恩寺遗址园,也没有得出什么大是大非的结论,只是多了一些了解,多了一些图片。

入园处的香水河桥遗存,石拱桥桥面总宽745cm,通厚65cm,七层,砌筑于石板桥底上。

两座御碑亭,沿着中轴线,分立南北两侧,北部为宣德年间所立御碑。

南端的永乐碑亭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前身是公元238年东吴时期建造的建初寺,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1412年明朝在建初寺原址上耗时19年重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整个寺院严格按照皇宫标准营建,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曾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琉璃宝塔一直被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代东方的象征。可惜全部毁于太平天国时。2007年立项重建。2015年遗址公园对外开馆。二期工程目前还在筹建中。

天王殿遗址

悬浮孤岛上的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在准备迁都北京时,为报答父母(父亲朱元璋、生母碽妃和养母马皇后)之恩而决意兴建的。从永乐十年(1412)起动工,由郑和等主管。营造期间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难以兼顾,工程缓慢。直到郑和担任南京守备,时常亲临现场督促指挥才进度加快,1428年全部完工。整个工程耗资巨大,仅建塔一项就耗费248万银两,其中还有郑和下西洋节余款项100多万两,参与营建的军匠夫役多达10万人。

琉璃官窑。明初朱元璋在南京城南聚宝山一带建72座琉璃窑,组成御窑场,专门烧制琉璃构件,以供皇城所需。朱棣建大报恩寺的琉璃构件大多产自于此。

“天下第一塔”辉煌不在,仅留下一座让世人惊叹的琉璃拱门。真品由南博收藏,遗址留存仿品。拱门柱上刻有藏传佛教中的法相装饰“六拏具”。拱门顶端是大鹏金翅鸟,位列天龙八部,为降龙之威和慈悲之相;大鹏金翅鸟两边是戴宝冠、披璎珞、双手合十的龙女,为救度之相;长鼻、利齿、鱼身的“龙”,为保护之相。

长鼻、利齿、鱼身的“龙”的琉璃构件

琉璃构件

当年修建大报恩寺的沙盘模型。大报恩寺以佛殿(即大雄宝殿,又称碽妃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包括金刚殿、左右碑亭、天王殿、大殿、佛殿、大禅殿、后禅殿、左右观音殿、法堂、祖师堂、无梁殿、伽蓝殿、藏经前殿、藏经殿、左右贮经廊、轮藏殿、禅堂、韦驮殿、经房、东西方丈、三藏殿、钟楼等,僧院一百四十八房,东西画廊廊房一百一十八间,经房三十八间。

铁函。顺序是:长干寺→地宫→石函→铁函→阿育王塔→金棺银椁→金棺→佛顶舍利。铁函为生铁所铸,高1.3m宽0.5m,是国内陆宫中体量最大的宋代铁函。2010年6月12日,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中佛顶真骨千年后重现人间,这是世界现存唯一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佛顶骨舍利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留下的最为珍贵的头顶骨真身舍利子,是佛教中无上珍贵的圣物。

金棺(宋代11世纪),长干寺长干塔地宫出土。宋朝的长干寺即明代的大报恩寺。

银椁(宋朝11世纪),长干寺长干塔地宫出土。

银函(宋代11世纪),长干寺长干塔地宫出土。

阿育王塔,是阿育王奉安佛祖真身舍利所造的塔。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早年为争夺王位杀了99位兄弟姐妹而成为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其后通过血腥杀戮统一印度全境。在对羯陵伽国一战后突然悔悟,不再武力扩张并皈依佛教,向全印度和周边国家推广佛教的同时一共兴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中国有19座。佛教由此也成为了世界性宗教。

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高1.1m宽0.4m,总重50公斤,是全世界最大规格的阿育王塔。塔身镶嵌宝石并雕刻佛像、经文,瘗藏千年仍精美绝伦。塔身内供奉有两套金棺银椁,其内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等稀世佛教圣物。此塔结构与众不同,为木胎银鎏金,塔刹、塔身和塔基上都刻有精美的文字、浮雕,画面和文字内容展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道到涅槃的全过程。塔刹共有五重相轮,顶部为一颗球形宝珠,四片山花蕉叶分别位于须弥座顶部的四角,上面浮雕着各种佛传故事。塔座四面有四幅画,分别是佛教本生故事中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光明王施首”、“快目王舍眼”和“尸毗王割肉饲鹰救鸽”。塔刹与四片山花蕉叶之间以长链相连,链上悬着铜铃。主体是位于底部的方形须弥座。

普贤菩萨(清)。这一批木雕漆金佛像原来是北京雍和宫旧藏,解放前夕雍和宫陈姓住持将这些供奉在雍和宫二百多年的佛像运到香港,五十年后佛像又转至台湾,十年后流落日本,现在被征集回南京。

大势至菩萨(清)

不动明王(清)

迦叶尊者(清)

支谦,西域大月氏人,公元222年从洛阳迁居吴地,因博学多才深受孙权器重,拜为博士并辅导太子孙亮。支谦在南京翻译佛经,首传佛教,223-253年之间,共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等88部118卷。

康僧会,西域康居国人,秉承佛旨来中华传教。公元247年来到东吴,在南京建庙供佛弘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造建初寺和阿育王塔。

“莲池海会”

梁武帝会达摩。菩提达摩,传说原来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中国禅宗始祖。公元520年慕名来南京与梁武帝相会,伺机传法。

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师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师曰:“不识。”

又问:“朕自登九五已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

师曰:“无功德。”

帝曰:“何以无功德?”

师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

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

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理解不了达摩话中之意,觉得自己一心理佛怎么会毫无功德?于是脸色难看再没说话。达摩觉得时机未到,于是一苇渡江,离梁入魏。536年时圆寂于河南陕县的空相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舍利佛光”

北方不空成就佛

报恩堂

情深似海。摇篮为凭。

恩重如山。轮椅为据。

菩提证道

琉璃钗(宋),长8-15.6cm

琉璃簪(宋),长7.7-14.4cm

绿色琉璃奔马摆件(宋辽),高6.8cm宽3.5cm

青白色双龙耳斗方琉璃杯(明),高4.5cm,耳宽10.2cm

汉文大藏经博物馆。主要展示浩瀚博大的佛教经藏文化,分为刻藏大业、明代大藏经、佛法东渐以及金陵刻经的经版经藏等,彰显南京作为古代全国印经中心的恢弘气度。汉文佛教大藏经,是汉文佛典的总集,大藏经的编撰、雕刻、印刷,一直被视作是至高无上、功德无量的盛事。明清两代,大报恩寺在这一领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

浮雕古印度场景,多组沙岩浮雕展现了集经、取经、传经的历史

汉文大藏经博物馆气势恢宏

遗址公园出口处的佛品商店

1854年时大报恩寺塔俱毁。被毁原因有两种说法,①清军攻占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于是先下手为强,“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②天京之变后,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于是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

大报恩寺琉璃新塔

明代建大报恩寺花了17年时间,而同时期工程量数倍于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时不过3年半。大报恩寺工程如此费时,主要因为琉璃塔的建设难度极大,不得不屡屡延期。琉璃塔在国际上评价一直比国内高得多,西方称金陵大报恩寺塔为“南京的表征”,是“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与意大利罗马大斗兽场、利比亚沙漠边缘的亚历山大地下陵墓、中国的万里长城、英格兰巨石阵、意大利比萨斜塔、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圣殿并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西方对此长期推崇的信息的传入,才重新唤起了20世纪国人对琉璃塔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思考。

外秦淮河中的倒影

图为1656年约翰·尼霍夫所绘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大报恩寺琉璃塔在西方享有的盛誉,首先要归功于荷兰人约翰·尼霍夫。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使团到访中国,并要求随团的素描画家约翰·尼霍夫把沿途能见到的景象以及奇异的建筑物以它们本来的形象描绘下来,作为资料保存。回国后其兄亨利·尼霍夫整理编辑成→《尼霍夫游记》,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独特的造型和无与伦比的美丽,通过文字和版画,被大肆渲染和热情推崇。随着尼霍夫游记的出版和大量发行,使得大报恩寺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游记在1665年以法文出版后,激发了欧洲第一个中式建筑的灵感,这就是由路易十四授命,于1670年在凡尔赛建成的特列安农瓷宫。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的邱园宝塔,也是1762年仿照琉璃塔而建的名塔,这座流淌着东方血液的邱园宝塔为八角形砖塔,共10层,高163英尺,宝塔颜色十分丰富,灰墙红轩,塔顶边缘盘绕80条彩色木龙。

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原模型

安徒生一生中并没有到过中国,但是1839年安徒生在其作品《天国花园》中描写了一位名叫东风的少年,穿了一套中国人的衣服,刚从中国飞回来,告诉他的风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在这个充满想像力的童话里,安徒生通过风妈妈四个儿子的叙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的景物,充满了向往之情。其中的瓷塔(大报恩寺琉璃塔)即表示着遥远东方,代表了古老神秘的东方中国。

每周七天琉璃塔的夜间颜色都不相同,周一到周六为单一色彩,周日呈七彩之色。

对于朱棣在篡位成功第二年就下令建立报恩寺及报恩塔,历来众说纷纭。大多认为,大报恩寺塔虽然美其名曰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报恩”,但事实上却是对父母的愧疚。朱棣倚仗武力不顾朱元璋遗诏夺走建文帝皇位,并诛杀大批遗臣,比如方孝孺居然被诛十族惨绝人寰。对于世人而言,佛是圣洁的,是普度众生的,放下屠刀潜心向佛的话,也是可以洗去一身罪孽的,因此朱棣借着建立大慈恩寺来消弭自己心中因为杀伐过重而产生的罪恶感。尽管朱棣政绩斐然,但是篡位之名永难摆脱,正如后人《登报恩寺浮屠》诗中评说:“靖难师来孰闭门,孝陵云树黯消魂。忠臣已尽神孙死,却建浮屠说报恩”。

最终明成祖朱棣给琉璃塔御赐了“第一塔”的塔名,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绝”:

第一绝:巨构殊形,高耸云日。琉璃塔是有确切记载的中国古代最高的建筑之一。塔为八边形,共9层,通高78.02米,相当于26层楼房的高度。琉璃塔最顶部是用纯金制成的宝珠,直径约为4米,据说重达2000余两,每层的檐角下都悬挂铜制的风铃,从上至下共152只,即使在轻轻的微风之中,清脆的铃声也可声闻数里。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第二绝,通体琉璃,独步古今。琉璃塔的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其内、外表层全部用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各种琉璃构件几乎每件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纹饰都有差异,因而制作和烧制极为不易。这种独特的装饰艺术让琉璃塔赢得了“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

第三绝,长夜深沉,佛灯永明。每当暮色来临之时,琉璃塔上就会点燃144盏如火炬般明亮的油灯,彻夜不熄。九层琉璃塔的每一面墙壁之上,都有2扇窗户,共计144扇。这些窗户全部用磨制得极薄的蚌壳进行封闭,144盏油灯就分别安置在窗户之内。这些蚌壳制成的窗罩名叫“明瓦”,是平板玻璃引进之前中国最好的建筑采光材料。自琉璃塔建成之日起,大报恩寺就安排了100名僧人轮流值班,负责给油灯添油、剪芯,擦拭明瓦,确保夜夜塔灯通明。在琉璃塔旁边,建造了一座油库,用于储存燃灯所需的灯油。根据一份明代官员向皇帝提交的账单记载,琉璃塔上每盏油灯每夜所需的灯油为六两四钱,整个琉璃塔每月所耗用的灯油总量为1530斤。

十字架上钉住耶稣双手的士兵并不比耶稣智慧,砍掉张飞脑袋的部下并不比张飞超群。上网点评帝皇、裁判名流只是完成了自慰任务的第一步,怎样安放一个常年拍打礁石却始终无功而返的水花心态和不甘宿命的宿命,才是每个时空过客的一生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在世界上比长城更著名的建筑奇迹——南京大报恩寺塔
成为镇宅之宝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王健林捐资10亿重建的南京大报恩寺塔,为啥琉璃变玻璃?一大波美图来袭
南京大报恩寺:地宫堪比法门寺!琉璃佛塔还入选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中世纪的天国之塔——大报恩寺琉璃塔
南京那么美,我想再看看—江南气象之冠大报恩寺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