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美学Ⅱ》读书笔记

《摄影美学Ⅱ》是《摄影美学》的姊妹篇,和《摄影美学》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全书共分为七大部分,从形式美、似动美、标题美、典型美、环境场、朦胧美、含蓄美等方面对摄影美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提出许多实用的摄影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拍出更美的摄影作品。

01 形式美

美学家苏里奥说,美学和艺术学是“形式的科学”,而自然科学则是“内容的科学”。

没有形式,不成艺术,无法表达艺术,所以形式很重要。所谓的形式,就是画面语言,与构图的概念有些相近。你想表现什么?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决定了你的照片能否真实的传达你的思想或情感。作者在这方面列举了古典诗词的工整对仗、风光作品色彩与节奏感、梵高油画《星空》的线条流动来分析形式美。引用了王令中的话:“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形式是关键”。其中列举了一幅获奖作品《追梦》来说明其中三个方面体现了形式美:框式构图、虚实对比、画面简练。

然而形式美并不是你看到了什么场景,觉得美,咔嚓一下就能实现的。形式美是需要动脑子精心编拍的。我国美学家胡家才说:“因为一切内容只有积淀为形式,转化为形式,才能与心理情感产生同构,才能产生深入人心的力量......如果形式层能与内容层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魅力。”再好的主题,也要通过新颖而富于美感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否则就是平淡无味。

形式美的要点:具有视觉冲击力、构思独特性、适当的夸张。

那么如何丰富你的形式美?作者从国画留白入手为我们列举了云雾留白、雪留白、天空留白三种方法,引述了西方油画野兽派的大色块的艺术效果作为借鉴。同时介绍了冷色调中的一点暖色、雨雪共存、特殊剪影、大前景以及多种技法的组合,来指导我们如何寻找和营造形式美。

02 似动美

美学家朱狄说,似动理论是完形心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什么是似动美?简单的说,就是静止的画面中要有“活物”,比如:飞鸟、小船、人、昆虫、飞机等等,能给画面增加动感,叫做“似动美”。

从古典诗词中寻找类似的诗句有很多,比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我们在这里再强调一下,一切艺术的本源是文学,你的文学素养决定了你的审美。

作者引用了多幅似动美的作品,如摄影家于云天的摄影作品《钟声》、张甸的《声震山河》、王越的《鸽哨巡过大剧院》等,能让人感受到画面上既有动感又有声音传递的美感。

似动美的表现方法除了风光 活物外,作者又推荐了其它方法,比如:画面倾斜一点、眼神方向示动、暗示示动三种技法。

人们更愿意被动态的画面所吸引,因而似动现象是符合人的大脑活动规律的德国美学家莱辛说:“描述动态中的美,比描述单纯形状和颜色的美,更能使人欣喜和感动”。这说明动态的表现比静态的更重要。

似动点与第一部《摄影美学》里的变异点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他们都可以是画面中一个场景的点,并成为画面的主体。不同点是:似动点只能是活物,变异点不限;似动点可大可小,变异点一定要小;似动点可以多个,变异点只能是一个。在拍摄时可以多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增加画面的美感!

03 标题美

美学家王令中说:“丰富的生活感受,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传达,语言表达是一种,视觉形象传达也是一种,它们各自有不可替代之处”。

一幅摄影作品,起个好名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了。

标题命名有哪些方法呢?作者给出了:补充说明(对事件和背景做补充)、组织画面(将画面中没有关联的元素链接起来)、突出特点、一语双关、强调对比、趣味幽默、巧用比喻、抒情造势、提升意境、诗意表达的多种方法来提炼升华作品主体,为其命名。

04 典型美

 俄国美学家别林斯基认为:“创作中的典型是什么?它同时是一个人和许多人,一副面孔和许多副面孔,这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对一个人的描绘,其中包括多数人,即表现同一理念的一整系列的人”。

我国美学家蔡仪说:“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典型是同类人中的最突出的代表。典型美在摄影中也有重要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列举分析了作品《难民》、《萧伯纳》、《太监》、《老房东的回忆》等作品来说明。典型化的形象既可以代表一个时代、记录一个历史事件,也可以同时代表多个内容。典型化因其具有感人的力量、给人印象深刻、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从而成为创作的法宝。

作者对如何拍好典型给出了指导方法:选好典型人物,既有个性又有代表性;抓拍时要注意表情丰富,眼神突出;注意体态要生动;注意形式美。

作者提到了卡里斯马典型,这一类人物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人物。比如丘吉尔、雷锋等等。

有些人文作品之所以拍的不够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典型性不强。比如:主要人物被遮挡、形象不鲜明、环境过乱人物不突出等。

05 环境场

环境场不是单独存在的,环境场与图形同时存在,并且对图形起衬托、补充和升华的作用,环境场作用巨大,是交代故事背景的必要条件。美学家腾守尧说:“低能的摄影家的眼中,背景往往被忽略”。

环境场就是包含主体的大背景,它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衬托主体形象,提升作品意境;渲染画面的氛围;深化主题;交代主体的环境。

环境场演绎出的摄影美学新技法:倒添正(水面倒影当背景,上面正景当主体);云雾烟雨作为背景增加朦胧美;有寓意的背景等。

06 朦胧美

瑞士美学家荣格说,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就像一个梦,因而总具有一种朦胧的性质。

西方美学家柏拉图和莱布尼兹的美学理论都阐明:生活中大量存在模糊性,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时时、处处都要求精确。如果仅仅用经典数学的精确方法去对待,反而要失败。美,正是具有模糊性的。

那么朦胧为何能产生美呢?原因在于:事物的展示方法是“表现优先于再现”;事物的形象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多像合并”造成新的体验(类似于摄影艺术的通感)。

关于再现与表现的区别,摄影教授杨恩璞说:“再现和表现,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有很大区别。前者,侧重以真服人,再现客观与真相的存在,在造型上讲究原物写真;后者,侧重以情动人,在客观景物中注重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徒,因此在造型上更强调营造与客观原样不同的'二致性'”。这就说明了在摄影创作中,表现优先于再现。

朦胧技法可谓源远流长,我国美学家樊莘森说:“中国传统画论里总结了一条颇为重要的创作原则: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显,境界愈小。”这里的“藏”就是似有似无的意思。在西方摄影史上,朦胧的摄影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印象派摄影,另一种是超现实主义摄影。现代摄影家关于风景与花卉的摄影例子也是很多的。

作者总结和分析了多种朦胧的拍摄技法:

慢速拍动态;脱焦; 摇动与追随;利用好云雾雨雪;闭锁图形;多像合并(多重曝光);柔性遮挡;多技法联合

07 含蓄美

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摄影也是一样适用的。

美学家樊莘森说:“含蓄标示着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深度,包含着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含蓄的意境是衡量一切艺术作品是否能够引人入胜的重要尺度。

含蓄的意思就是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耐人寻味。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但要有美感,而且要令人想、令人思、令人回味,也就是说要含蓄。作者引用古诗《七步诗》《墨梅》来说明文学作品当中的含蓄手法,引入摄影作品《夜校之夜》来解读含蓄的意味。

含蓄的拍摄方法有哪些呢?作者给出了以下7种:

不要摄尽,留有余地;见解隐蔽;间接表现;完形理论;背影;托物寄情,借物言志;暗示引发思考。

含蓄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带给观赏者一种新的启迪,一种思索或心情,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正如美学家奥格登所说:任何能助长一种特殊的情感的事物都是美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黑白摄影艺术的影调美
距离产生美——摄影中的美学
秩序 变化=美|太极图|摄影|摄影美学|秩序感|视觉
搞懂形式美,拍照才有感觉,不信你试试
美学:定义、经典、范围、内容
形式美与艺术本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