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热泄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姑草、芦根、淡竹叶|夏枯草|配伍
userphoto

2022.12.02 湖南

关注

石膏来源于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石膏

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大寒,生用清泄与透达并俱,既善清泄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又解肌透热,热去则烦除津生渴止,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煅后外用收敛之中又兼清热之性。

功效:生用清热泄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应用:1、温病气分高热,烦渴;肺热咳喘

2、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3、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配伍:石膏配知母,二药合用,清热泄火、滋阴生津力更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用量用法:15~60g,内服宜生用,外用须煅用

知母


知母

知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


药材知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泄火、滋阴润燥

应用:1、热病壮热烦渴。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

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配伍:知母配川贝母,二药合用,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知母配黄柏,二药合用,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用量用法:6~12g,清热泄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炒用


植物瓜蒌

天花粉来源于葫芦科植物瓜蒌等的干燥块根。


药材天花粉

性味归经: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应用: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粘,咳嗽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制成注射剂用于引产

用量用法:10~15g,注射液需要皮试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反乌头

栀子


植物栀子

【来源】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药材栀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三焦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降泄清利,善导心肺三焦之火热及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人气分能泻火除烦,人血分能凉血解毒而止血疗疮、人三焦能清利湿热退黄。此外,外用又具消肿止痛之功。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应用】①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②黄疽,热淋,血淋。

③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④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配伍】栀子配淡豆豉:栀子苦寒,善清热泻火除烦;豆辛甘微苦性寒,善宣散郁热而除烦。两药相合,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用量用法】3~10g。外用适量。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止烦呕。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滑肠,脾虚便溏食少者忌用

夏枯草


夏枯草

【来源】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药材夏枯草

【性能特点】本品苦辛而寒,专人肝胆,主清泄散郁,略益血养肝。既长于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结、降血压,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疡肿结之要药。

【功效】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应用】①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甘眩晕。②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③痰火郁结之病、瘿瘤。

④高血压属肝热或肝阳上亢者。

【用量用法】10~15g。煎汤或熬膏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芦根


植物芦苇

【来源】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


药材芦根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应用】①热病烦渴,或舌燥少津之证。

②胃热呕。

③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④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用量用法】15~30g。鲜品可加倍或更大剂量,并可捣汁服。

淡竹叶


植物淡竹叶

【来源】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茎叶。


药材淡竹叶

【性味】甘、淡,寒。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

【应用】①热病烦渴。

②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

③水肿,热淋,湿热黄疸

【用量】10~15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功效大全:清热药(清热泻火药)
第二十六讲 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概述
《中药学》清热泻火药
中药功效大全:2.1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简单归纳
26《中药学》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