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愿智慧增长

今天的开篇,我想试着去改变一句尽管非常有道理的古老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种观点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在国外,也有心理学家对近千名儿童进行了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去证实孩子在四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在四岁到七岁时获得了30%的智力,剩余的20%是在七岁到十七岁之间获得的。

我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

试想,如果一个人智力的开发在17岁就达到一个基本程度的饱和,那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去上大学、考研和读博?

在我看来,作为父母,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孜孜不倦地影响、教育、感化自己的下一代,不应该因一点点得失而失望或者放弃。

由于家族人口众多,像我姥爷的话,今年应该有了二十多个重孙了,这些小孩都叫我姑姑,他们无一例外,都很可爱。

因为我无法得知自己的三岁和七岁是怎样,如果我问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尽量说我聪慧善良,不提我的愚痴顽固,使得我在身心发育成长的年纪不会有半点的不自信和怀疑自己。还记得有次跟着妈妈去拜访姑奶奶,她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啊这孩子真是越长越俊了,小时候多丑啊……我回去略带失落地问我爸,我小时候很丑吗,爸爸很幽默地说,其实童话故事是骗人的,丑小鸭不是变成白天鹅的,是因为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就是这句话,让我继续在臭美和追求美丽的路上永不停歇(哈哈哈哈哈哈)。所以在我年龄增长的岁月里,我都会在妈妈的敲打下反省自己,在爸爸的鼓励中完善自己,这些大概是他们给我最珍贵的礼物了。

所以接上刚才的话题,因为无法知晓自己,所以我只能从我的小侄儿小侄女这里,观察一个小孩子的三岁和七岁。

都很可爱,这是前提。

但是性格完全不一样。

有的小孩在三岁时就已经有很强的学习意识了,给他教生字,他不会烦,学几个单词,他也很有兴趣,甚至在三岁就表现出了过人的与人交往的本领,非常会跟人聊天,懂得怎么讨得大人欢心。可是在七岁时,他竟然变得像个“小油条”一样,你认真地问他几个问题,他回答你,“哦”“随便”“大概吧”“或许”“还可以”“一般般”……让你气也不是笑也不是。

有的小孩在三岁时表现得注意力很不集中,看见别人手里的就扔掉自己手里的,而且不好好吃饭,这简直是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之一,但是七岁在进入学校后,与同龄孩子一起上学玩耍的过程中,他又会显现出自己情商很高的一面,他常常可以体恤到别的小朋友的感受,而且在学习上也很专心。

有的小孩三岁那是真的可爱,因为长得太可爱了,我们常常忘记他直接用手抓盘子里的东西是不礼貌的,我们也不会责备他动手打了邻居家的某某小孩,因为他的圆乎乎软软糯糥的外表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我们常常会忽略他行为上的欠缺,就是这样,七岁的时候,啊呀那是真的皮。

三岁是不能一定看大的,七岁也是不能一定就看老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种妥协,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信命,而是一种没有耐心和恒心的表现。无论一个孩子在三岁和七岁做了什么,都不能完全代表他以后的生活轨迹,按照佛教的说法,众生皆有佛性,只是领悟得快与慢不尽相同,有的人没有在青春期时叛逆过,可在三十岁的时候常常做出出格的事来,有的人一生都难以与世俗融入,满腔嗔恨,但在临终前突然原谅一切。

其实我曾经也想过,既然佛教、基督教都在“鼓吹”一个词——宽恕。那么为什么还要设立
监狱?为什么还要有法律?别人犯了严重的错误,你佛陀不是厉害吗,你去感化他啊,干嘛还要设个公检法,告诫人们有的事不能做,有的底线不能碰呢?

但是后来,我忘了是从哪本书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人的出生,就注定了善恶交替,没有绝对的好坏评判标准,但是,有的人,在正义之火和邪恶之火的斗争中,他被附带的正义大于邪恶,他在日后被教化的可能性很大,天生就有慈悲心,而有的人,附着的邪恶大于正义,所以如果你想让他弃恶从善,除了人为的教化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幡然悔悟,而自身幡然悔悟这件事,比进入下一次的轮回,更有难度。

按此种说法,要教化一个人弃恶从善那是功德无量的,但是每天出生和死亡的人那么多,还是先度自己,度眼前人吧。

在我看完佛教中八大论师,四大祖师的唐卡之后,我更加体会到以上所述。

龙树菩萨,是禅宗第十四代祖师,他所著的《中论》,以及与《般若经》有关的《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佛教要典,以及《六十颂如理论》、《破有论》、《七十空论》、《回诤论》等都是佛学中的重要论典,思精义深、不容忽视。关于密宗的著作,龙树撰了《五次第论》,该论主要精要论述了修学“生起”“圆满”二次第渐次升起的五个阶梯,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密典,后世有多种注疏。

就是这样极有成就的,一个被汉地佛教八大宗派都奉为祖师的菩萨,幼时据说聪敏过人,并且喜爱神秘的学术,在少年时代,曾与同学二人,遍学印度的神秘学,练成了“隐身”的法术,他便与他的同学夜入王宫,行为不轨,戏弄宫女,有些宫女因此而怀孕,这件事震惊了整个王宫,国王用尽种种办法,甚至请术士入宫捉妖都没有办法阻止,后来接受大臣们的建议,认为不是鬼怪,就一定是人所为,于是,连夜在宫中布设防护,使每一个角落,都遍布武士,随意向空中挥刀刺杀,只有国王周围一丈以内不准侵入,结果,他的两个同学都被杀死,失去了法术的灵验而现出了人身,只有龙树,屏住呼吸躲在国王身后,虔诚向佛祷告,许下忏悔罪恶的心愿,立誓“国此一关,即出家为僧”,方免于死。

在他出家以后,潜心佛法,不久就学遍了佛教大小乘各派的经典,而且能融会贯通,毫无疑义,于是他就认为佛法不过如此,既然释迦牟尼能够创立“佛教”,他当然也可以开宗立派。他的这种想法惊动了龙王,于是龙王就请他去龙宫的藏经阁去参观收藏的真正佛学经典,龙树在龙宫的藏经阁中,骑着白马,走马观花的看着佛经的经名,竟然三个月都没有全部看完,因此,大为折服,他放弃了傲慢思想,便向龙王商量,取来人世尚未流传的《华严经》一部。龙树从龙宫取出的《华严经》一共有十万偈。中国佛经中,由梵文翻译出来的三种《华严经》,最完备的一部,也只有80卷。据说,龙树仅取出原经的万分之一而已。

即便是龙树菩萨,尚且在年少时酿成大错过,也在取得成就时骄傲自满过,何况是平凡的我们呢?

所以有时候需要摆脱一些既成说法的束缚,尽可能培养自己的信心,虔敬心,和对一切事物的感恩。

愿智慧增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歪解西游(六)孙悟空大闹天宫背后的阴谋诡计(上)
龙树菩萨的故事【大德故事】
西游记中真心对孙悟空好的不是唐僧,更不是观音菩萨,而是这两人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龙王为何不夺走金箍棒?你看菩提祖师怎么说?
孙悟空敢闯龙宫,为何取经时不敢下水降妖?猴子:怪一人,怕一人
同是动物成精,为何猪八戒精通水性,而孙悟空却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