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第八期·琢玉】汉语语气的表达方式
汉语语气的表达方式
文/0605 张璐
在日常生活中,汉语学习者常常遇到听不懂中国人的笑话,理解不了汉语报刊、小说中有趣或另有含义的语句的情况……这无疑给他们的学习和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我们对外汉语的预备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深入了解与研究汉语语气的表达方式。
正如任何一种语义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来实现的一样,汉语语气也要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在普通话中,语气在语音层、词汇层和语法层都可以得到体现。具体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种,即语调、语气助词、叹词、语气副词、句法格式、同义选择。
表述语气:
或然(可能、会、也许、恐怕、像、似乎、好像)
夸张(呢、多么)
必然(一定、必然、必定、定然、非、准、想必、了)
委婉(势必、罢、或、许)
表明(的、显然)
能力(能、可以、会)
推断(当然、甚至、乃至)
加重(可、切、的确、确实、是、的、就、正、才、简直、分明、明明、万、并、压根儿、连)
1.  语调
语调是语气在语音层上的表达方式。普通话的语调大致有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每种语调都和一定的语气相关:升调常表达疑惑、诧异等语气;降调常表达感叹、强调、祈求等语气;曲调常表达委婉、不满等语气;平调则表达和缓等语气。如:“你也吃啊”若以升调、降调、曲调、平调读出,就会带有不同的语气:
①你也吃啊,我以为你不吃羊肉呢! (诧异、升调)
②你也吃啊,别那么拘束! (祈求、降调)
③你也吃啊,你不是刚吃过了吗? (不满、曲调)
④你也吃啊,这个挺好吃的。(和缓、平调)
2. 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是语气在词汇层上的一种典型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后置虚词,语气助词总是粘着于词、词组或句子之后,表达出不同的语气来。如疑问句中,
①你去吗? (单纯的询问)
②你去吧? (委婉的询问,带有揣测,并期待肯定答复)
③你去呢? (提醒听话人注意“你去”这一点,并期待有针对性的答复)
④你去啊? (舒缓随便的询问,并带有求得证实的语气)
3. 叹词
叹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它从不跟别的词语发生组合关系,它的前后总有停顿,所以它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语调共同出现,表达各种各样的语气。如:①“啧”表重说语气,常伴随短促的平升调。“啧!瞧人家长得!”,“啧”加强感叹情感。②“咦”表诧异语气,常伴随着曲调。例如“咦,人都到哪儿去了?”。
表述语气:
或然(可能、会、也许、恐怕、像、似乎、好像)
夸张(呢、多么)
必然(一定、必然、必定、定然、非、准、想必、了)
委婉(势必、罢、或、许)
表明(的、显然)
能力(能、可以、会)
推断(当然、甚至、乃至)
加重(可、切、的确、确实、是、的、就、正、才、简直、分明、明明、万、并、压根儿、连)
4. 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气表达方式。比如:①她竟然走了。②她到底走了。③她恐怕走了。前面三个语气副词分别含有诧异、重说、揣测语气,从而给陈述句附加上这三种语气。语气副词和句型一般不存在对应关系,即多数语气副词都可以在四种句型中出现,但是,有些语气副词对句型是有选择性的。如:“千万”只用于祈使句,表重说语气;“难道”只用于疑问(反问)句中,表重说语气。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从语气副词中进行选择,以更准确更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态度或意向。
5 句法格式
语言中存在一些相对固定的句法表达形式,如重叠、易位、追加、固定句子格式等,我们称之为句法格式。它在句中出现,往往给句子附加上一些语气,从而成为语气在语法层面上的主要表达方式。如:
(1)动词重叠,往往带有轻松的语气。用于祈使句,常使祈求显得比较委婉,如“快来帮帮我!”。用于陈述句,则使之显得轻松悠闲,如“前几天,我就是修改修改文章,别的什么也没干。”
(2)易位,即句子里各种成分次序的颠倒,它是句子平面上特有的一种现象。易位句的意义重心总在前置成分上。易位多给句子带来重说语气,如“出来呀,你!”
(3)追加,是在某一内容说完之后,又补充一些内容。它的语义重心往往在后置成分,即追加的成分上。如“我买了一本书,刚出版的。”“刚出版的”是追加成分。含有追加这一句法格式的句子多带有提醒注意的语气。
(4) 固定句子格式,比如“V/ adj +什么!”,此句子格式多带不满语气。如“看什么! 走开!”“好看什么!无聊。”再如“不怎么+adj”,此句子格式多带委婉语气,如“这个菜不怎么好吃。”
⑸带有一定语气义的句法格式中,“反问句”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种。在讨论反问句的时候,一般都简单地认为,否定形式表肯定,肯定形式表否定。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反问句往往都带有语气。说话人使用反问句实质上是对自己感情的宣泄,说话人在这里流露的情绪才是他所要表明的深层的含义。如:
①不是你叫我等着吗? (试图为自己辩解,语气委婉。)
②你怎么总把门关上? (含有不满责怪语气)
③你哪一点儿对得起我? (非常不满,重说语气)
这三个反问句中,①句否定形式表肯定,②、③两句肯定形式表否定,但它们都不仅仅限于此,而都带有一定的语气。可见,反问句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气表达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以使疑问句带上不同的感情、态度或意向。它是语气在语法层面上的一种典型的表达方式。
表情语气:
意愿(肯、愿意、想、宁、宁可、偏偏、非得)
诧异(居然、竟然、反倒、竟、啊、咦、偏)
料定(果然、果真)
领悟(原来、敢情、本来、怪不得、难怪、噢)
感叹(啊、呀)
遗憾(嗨、白)
执拗(偏、偏偏)
不满(你看你??、亏SB 还V 呢)
庆幸(亏得、多亏、幸好、好在、幸亏)
无奈(索性、干脆、反正、算了、好歹、就、只好、只得、不得不)
伤感(徒自、独自)
不平(么)
6 同义选择
语言在词、词组、句子等各级语法单位中都有很多同义聚合。同一聚合中的项目,概念义基本一致,但附属义往往存在差别,因而在语气上也往往表现为某种差别。根据语气表达的需要,在同一个聚合中对不同的项目进行选择,这种语气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同义选择,它只是一种对比选择手段,它所表达的语气义(或委婉或重说)只有在语义场中通过与其他项目的对比才能表现出来。如:
(1)“只是、不过、但是”是同义词群中的三个词汇项目,它们都表示转折义。但是,在语气上,“只是”比“不过”委婉一些,“不过”比“但是”委婉一些。比如:我很想帮助你,只是/不过/ 但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2) “我想、我看、我说”是同义惯用语,都可以用作插入语,引出一种看法。如:我想,一个人要有良心。/ 我看,一个人要有良心。/我说,一个人要有良心。这三句话,语气由委
婉逐渐趋于直率,“我说”甚至是一种重说语气,带有训诫的意味。
(3) “我有病,今天不能上课。”和“我病了,今天上不了课。”在概念义上一致,但在语气上,后者比前者委婉。
表意语气:
允许(能、能够、可以)
必要(应该、应、要、必须、一定、务必)
催促(呀、哇)
规劝(别、不妨、还是、切、可、千万、万万)
请求(请)
告诫、嘱咐(千万)
禁止(不可、别)
保证、  威胁、 命令、  任命、  辞职、 建议、  欢迎、  祝贺、 道歉
以上便是对汉语语气表达方式的粗略概括,然而,这些理论知识只能作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教导外国留学生真正的掌握它们?
首先,语气就是心理状态的反映,心理状态是抽象的,而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语气也是抽象的,特别是书面语。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力图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语,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模仿。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领读(配合恰当的动作和表情)和学生的跟读模仿,或通过多媒体教学,在视觉、听觉、口头上增强语气的视听冲击力,提高学生在听说语音流的感受中对语气的理解运用能力。当然,此时,我们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提供给他们一个生活片段,让他们从中选择任何一个角色模拟语气进行交际。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语境揣测、理解语气表现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有利于我们的讲解。
其次,由于语气标记对留学生来说是易于掌握和理解的,因此,我们可以及时总结表现语气的外在标志,揭示语气表现的内在心理特点,特别是语调、语气助词、叹词和语气副词等。比如说,叹词是心理情感的直接体现,某一叹词经常与固定的语境结合起来,常表现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的语气意义。如:①咦———因不明白或好奇而惊奇、诧异;②哦———领悟、明白;③哼———不满意、不服气、不相信;④呸———斥责、反对。我们时时关注这类词语,并帮助学生标记出它们,如此,就使得语气的标记性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被突出出来,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在实际的交际中灵活运用它们。若一些表现复杂心理的语气不能编排到教材中去,我们可以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分阶段编排语气教学。例如:一定——千万——非得——非……不可;以前——原来——本来——从来;只好——只得——不得不;生气——愤怒——发疯。
最后,我们应当有意识地突出语气表现的立体性。从留学生日常的说写材料中可以看到毫无感情的“套话、空话”的影响,他们很少运用叹词、语气短语以及修饰性的语气副词,甚至也不理解某些语气短语的意思,如:“这不是吗?”、“哪能呢?”、“怎么能这样呢?”等,在HSK听力测试中,当问到学生说话者的语气时,很多学生就把握不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关注体现说话者语气的内容,不仅重视教学内容的交际性,更要突出交际的心理性、文化性。因此,我们在平时应注意积累一些具有一定概括性的语气短语,例如:真是的——不满;没说的——答应;好家伙——意外或惊奇;V/adj +什么呀——反对或失望;算了吧——不相信;可也是——赞成;看他怎么办——观望;你看你——责备或不满;你怎么……才——责备或奇怪。用这些短语,来辅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学会汉语的思维方式。
综上,虽然语气涉及的因素包括了与话语有关的方方面面,庞杂而缺乏系统,但让外国留学生理解并能够应用汉语语气的表达方式,是我们对外汉语预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认识到语气教学对培养留学生语感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断丰富自己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继而有意识地对留学生进行语气教学,使他们真正掌握汉语语气的表达方式,更好的融入汉文化,不再为自己不能理解或不能为他人理解所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志亮:这样做,训练孩子的语气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系列(二)
歙县西乡方言 (徽学研究)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口诀记住叹词与语气助词的区别,还有定状补语之间的区别
汉语语法知识(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