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人优生优育的优势

现在一般意义的起跑是从上幼儿园开始的。以前年轻父母的愿望是孩子能上一个好幼儿园,那时多单纯啊!后来上幼儿园之余,开始给孩子上早教兴趣班,兴趣班从一个到多个;现在好了,家景好的人家的孩子上的都是国际双语幼儿园或好私立幼儿园加老外家教了。

随着城市扩容的进程,其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被极大地稀释,想从幼儿开始一直到大学都享受优质教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在好的教育机构的划片区,那就砸钱买学区房、下本疏通关系、迁户口、交择校费等,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些好教育资源的划片成了众多家长关心的事情,优质教育资源的划片变化更是牵动许多人的敏感神经。有的地方为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还演变成了不同小区业主之间发生炫富比阔的群体事件,有人甚至认为发展成了中产(或土豪)阶层与普通市民之间的阶层博弈。好了,抢占或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不再赘述了,因为这个题目又大又敏感,要讲清楚也是非教育专家莫属。

现在有一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父母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应从胎儿开始,也就是所谓的胎教,稍有闲暇就给胎儿听音乐、和胎儿说话、甚至讲故事等。胎教似乎是有闲、有钱、又有些见识的全职太太或她所处这个阶层的专属。

想尽办法地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把孩子的起跑点延伸到胎里,这是中国当前早教领域里兴起的趋势。但这两种趋势的后面往往是以家庭的背景和实力为后盾的。假如你每天都要为自己和孩子明天的衣食在外打拼,你就没有背景也不具备这样的财力,那么你还会不惜功本地搞早教或胎教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故有人认为,若政府不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也不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那么就会加速社会阶层的固化,即穷人的孩子长大后成为穷人的概率极大;权贵或富人的孩子如没意外,长大后成为所谓的社会精英是高概率事件,他们差一点也能顺利进入中产。

儿童早教就是人生的早跑或抢跑。在我国,儿童早教只是片面地涉及儿童综合素质里的某些特长方面,综合素质里最重要的人品,其次应该是身体素质。那些把某些特长教育等同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流行看法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

其实人生是场马拉松,先跑几步后跑几步都不是问题,初始速度也不重要,耐力才是问题的根本。只可惜现在中国社会儿童教育的风向标是强调的是早跑、崇尚是速度。不是吗?!

如果说只是少数人想到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这实际体现的是这少数家长有点超前竞争的意识;如家长普遍地具有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愿望和举措,这就是一种社会潮流。

不过据国外的研究(不是我喜欢引用国外的观点,而是急功近利的国人都不愿做这等耗时费工的研究),同等智力的条件下,早教的优势可以保持到10岁左右。也就是说,大约到10岁,有早教经历的和未经过早教的智力大致相当的孩子,其综合能力已没有明显差异。再换句话说,早教并不能提升儿童的智力,至多是提前挖掘而已,所以那种名为开发儿童智力的早教实为噱头。

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我们还热衷于早教抢跑呢?答案在这里:在我国目前优质教育稀缺的前提下,早教抢跑的孩子凭借在10岁以前的综合优势,往往能优先进入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学习。成年以后早教抢跑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的人生差异,就是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带来的差异。相信众多被儿童早教和要上好学校折腾的筋疲力尽的家长对此深恶痛绝,但又不得不推波助澜。

我国目前儿童早教还是存在着明显误区——即以分数和/或有无特长定素质高低,而不是以更重要的人品定优劣。如果严格地从社会道德和人品人性的角度看,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再多的特长和再优异的成绩,如没有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和责任感,这样的学生肯定就不能说是高素质的好学生。

我国现阶段,早教基本上已沦为应试教育在儿童教育领域里的延伸。但人们还是都认为早教是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最重要的保证。孩子的语言能力、艺术品味、音乐素养等都是早教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关于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相信答案不会很多,但多数人不会认同是语言能力或音乐素养等,即使是热衷于孩子给搞早教的父母也很难认同这样一个回答。那么我们反过来问,既然语言能力或音乐素养不是孩子最重要的素质,那么这些年轻的父母为什么把它们当做是人的首要素质呢?!为什么不惜泯灭孩子的天性,上心下本地强迫孩子去接受呢?!相信不少家长内心并不赞同这种教育方式,自己只是随波逐流而已,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经典理由来使自己释然。

说到这里,要强调一下老百姓(特别是农村老百姓)搞早教和特长教育是相当不现实的(因为一没资源,二没财力、三没时间),即使勉强为之,恐怕也是难以为继。如果说民间有些经济基础比较厚实的群体自发地搞什么早教和特长教育,那自然是无可非议,但政府主管部门或教育部门参与其中,并推波助澜甚至是误导社会风气(如特长加分等)就大不应该了,因为这是对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子女的极大不公。

既然普通老百姓搞不了什么早教和特长教育,那就索性不跟风了,本来也完全没有必要跟风。其实一些所谓的(非职业性)特长多是在人闲极或无聊时才被想起,供偶尔消遣一下而已,退休后拿出来丰富晚年生活的则另当别论。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优生优育的门槛低多了,老百姓在优生优育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穷人在优生优育的某些方面甚至还有优势。

应该指出:早教和特长教育的载体是人。不涉及具体的人,谈什么语言能力、艺术潜质、音乐素养等都毫无意义。

先谈优生

现代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最好不要超过6斤(3公斤)。这样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顺产率、缩短产程以减少胎儿娩出时的风险因素和并发症,而且还可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痛苦、产道损伤和一些产科并发症的风险等。

人的进化机制使然,母体的各种营养要素是要首先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如有些孕妇妊娠反应一直持续到分娩,胎儿发育根本不受影响。即使母体摄入不足,母体也会分解自身的某些组织来满足胎儿的最基本的生长发育,如分解母体脂肪给胎儿提供能量,分解肌肉组织提供氮源等。

整个怀孕期间,正常饮食即可,即饮食大致与怀孕前相似,但食物的种类要丰富。

现在别说富贵人家,就是城市普通市民家的孕妇个个都像是怀的是太子,养尊处优、过度营养是常态,超重新生儿占绝大多数。穷苦人家的孕妇粗茶淡饭、劳作如常,新生儿很少超重。普通饭菜、劳作如常是对现代孕妇的合理要求,这不正是穷人的优势?!

前面说了,素质教育的载体是人。育人与育树有相似之处,栽树不仅要栽活,而且还要栽正。育人也有个“方向”问题。

如提供给孕妇过量营养,出生后又过度喂养,就等于将胎儿、幼儿的代谢模式调整到高分流代谢模式(树种歪了),这种状态往往延伸到整个人生(种歪的树不会自行长正)。

正常人是当摄食吸收量大于消耗量才启动脂肪合成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分流)。高分流代谢模式的人在食物开始被吸收不久就开启了脂肪合成机制。也就是说,即使摄食量小于人的正常消耗量,这类人也会合成脂肪储存起来,导致非储存能量明显不够人体消耗,这给人大脑的信号是吃得不够(摄食不足),其表现一是饥饿;二是全身乏力,减少运动以减少消耗;三是不得不又进食。于是越吃越胖,于是越胖越吃。刚开始是血管硬化,以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就会接踵而来。这些现在已看出端倪:即肥胖新生儿越来越多,导致上述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日常开支7元(相当于人吃七成饱),今天他收入10元(十成饱),那么他就会自动将多余的3元存起来。假如他处于高分流代谢模式状态,那就意味着他存钱的欲望增强,以前是超过7元才存钱,现在好了,达到5元甚至3元就开始存,正常人存钱是活期(可应需要临时取用),他存钱是三五年的定期都不干,要存长期的甚至终身期限的。如他收入固定,钱存多了,日常开支就不够(饥饿啊!),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增加收入(就是除了每餐都吃十成饱以外,还得增加餐数)。

也就是说树栽得越歪,就越爱存钱;一方面存款越堆越高,另一方面每日买米买菜还真正地缺钱。

普通饭菜兼食粗粮能把人体身体素质的发育引领到正确方向(把树栽正。树正树直是长成参天大树的前提)是千百万年的人类进化机制使然。也就是说穷人老早就把身体素质的正确培育提前到了胚胎发育阶段,这虽然不是穷人的自觉行为,但却是不折不扣的优生!

你凭几首钢琴曲,就能登顶珠峰吗?你凭几幅儿童画,就能跑到马拉松的终点吗?

总之,身体素质好的人更能接受挑战,能攀得更高,能走得更远。

优育

中国有句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这里引申为:人品是人的质地,特长只是人的外饰,质地差了(败絮),外面包金镶玉又有何用。

中国还有句俗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这里引申为:高人雅士看人是看人品,市井之人则看的是他的头衔、证书、特长等。

当然喽,人品好且又有多种特长的孩子,将来必是人中龙凤。

儿童教育专家早就指出:父母(其次是老师)的言教身传是儿教最重要的形式。不少有钱的父母为孩子一味砸钱,而把自己言教身传的责任当做是可有可无的事,这样就有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或社会之嫌。换句话说,该做的且是最重要的事情,自己都不想做或做不好,就想用钱来弥补,指望别人能比自己更上心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这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现在搞早教的老师是看钱施教的啊!不是吗!)啊!

从另一方面看,不花钱搞最好的儿教不就是最适合老百姓的方式吗?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什么特长,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身教言传地教他做人。如你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拼来,这就告诉了孩子自强自立;你每天都在为生活忙碌,这就告诉了孩子勤劳、务实;你生活的坎坷磨难教会了孩子的坚毅;你什么都依靠自己,而不是靠算计别人获取,就教会了孩子的正直善良;容易满足、不贪婪让孩子们学会了快乐等。

反观那些被父母强行搞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孩子,似乎在父母设计和铺就的锦绣前程上风光地走着,但从小就没了童趣、童真。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差或是已习惯在别人为他划定的范围内思考、行事(也就是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失误不能担当,;面对挫折难正确应对甚至容易走极端;任性、缺乏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抵制诱惑的能力也差等。

然而,他们或许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是权力、金钱、关系、圈子、潜规则和算计的作用和功力,所以他们长大了也很必然迷信和热衷于这些套路,最终形成极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人好的品行会使他受用一辈子,一个人不端的品行也会连累他一辈子。虽然在当今社会里,品行好的人时常吃亏,但即使让你吃亏的人也不用防范你,这就是对你的最好的背书。吃点小亏,你输不了,这反而会使你有更多的精力谋划你的心胸大格局。历史留鉴,诸葛亮几乎打了一辈子胜仗,司马懿总栽在诸葛亮手里,但司马懿却最终赢了,诸葛亮呢,则含恨九泉。

前面说过,人生是场马拉松。但人生的道路的岔道比马拉松跑道不知要多多少,面临的诱惑也多。不仅起跑方向可能会错,中途也可能会误入歧途。跑错了方向,时间越早或速度越快,就离正道越远,真正地让人感到叹息。方向正确,前半程也属辉煌,但不到终点就退场了,这样的选手更是叫人惋惜(诸葛亮算是一个)。

人生是场马拉松,只有那些有目光远大、身体强健、意志坚定、发挥稳定的选手才能跑到胜利的终点。穷人家的孩子们,让脚程来见证你们的潜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孕教与胎教和早教的区别?
走访上海卡乐咪,谈宝宝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对小学教育的几点认识
【转帖】围棋与儿童智力专题
孩子真需要“特长”吗?
论幼儿期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