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的传承者们都干了些什么

自从西医进入我国以来,中医的传承者们大都抱着西不如中的态度,不思变革。他们凭守着老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点东西,大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豁达”,把医疗市场的绝大部分江山一点一点地让给了西医。说句难听的话,中医界精英们的这种“豁达”迟早会断送中医。

不能否认,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也不能否认,西方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公认的疗效已经把中医逼得没有多少退路,若不是国家大力扶持,中医会更加艰难。个人认为,全盘继承不是一个讲科学、追求真理的民族的选择,全盘否认也不应该是一个客观的医学工作者的心态。

一些现代中医人就是不肯承认古人的认识一定会受当时的科技和认识水平限制,就是不肯承认他们自己的认识也存在误区(食古不化),这种误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和中医世代传承中不断强化,致使我们离正确的认识越来越远,甚至走进一条死胡同。其实,科研中不小心走进死胡同的事例比比皆是,也并没有什么可怕,退回来重新来过就是了。可怕的是我们走进了死胡同而不自知或明知前景不妙还吟哦什么“风景这边独好”;最可怕的是明知是死胡同,还要把别人或后人拽进死胡同,还送唱上一句:“妹妹你大胆地向前走啊!不回头!”。

对外筑围墙  在国内,一些中医人士习惯于把中医和西医对立起来,给人中西医是两个独立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印象,两者发展走的是几乎不相交的平行线,现在的科学技术不能或不能完全解释中医组织和原理,因而中医不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只需要阴阳五行。其实,这是一个假象,中医和西医根本不是不相交的医学体系,这是因为人体是同一的,中医和西医只是以各自的眼光在打探同一个人,因而它们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将来只有一个医学体系——暂叫现代医学体系吧。不管是中医和还是西医,其中合理的才能留存下来。如非要追踪溯源,我们还是可以确定那些内容来自中国古典医学或来自西方。

筑围墙是弱者的思维,以为筑起了围墙,就可免受外界冲击,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了。长城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土的侵犯吗?筑围墙是想坐大,弱小而又想坐大搞独立是走自败之路(不知怎的,在这里想起了清王朝末年)。

对内三板斧   面对西方医学的强有力的冲击,还是有一些中医人士在反思,但是一些还有待争辩、进一步探讨的言论常湮没在铺天盖地的对中医的盲目叫好声中。

中医界的一些精英对不同的声音,常采取抡大棒、祭法器、冷封杀等几招加以应对。

首先是抡大棒或拉虎皮,合适对象是要对中医进行否定的人。中医现在的地位是国粹,否定中医就是否定国粹,借政府之力抡大棒更是无往而不胜。这里我就想问个为什么,这些使大棒的人为什么不能做点让否定者折服的事情来,大棒能舞到卅世纪吗?

其次是《内经》法器   合适对象是对中医的某些论述有所质疑或有不同见解者。这些人士都自认为自己才算是悟得了《内经》精髓,其他人要么就是不懂,要么就是仅知皮毛,故这些人喜欢张口《内经》,闭口《伤寒》。

引经据典自无不可,但引经据典的前提是那些经典必须充分正确。个人认为,《内经》《伤寒》在几千年的中医家的实践中,起着指导性作用,应该算是中医的经典。但中医先辈们绝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代如此不济和思想僵化,这些现代的后辈不是发现、弥补或修订《内经》《伤寒》等的不足,而是竭尽所能地把《内经》《伤寒》神化和教条化。他们完全忽视是《内经》的不足而催生了《伤寒》、《内经》《伤寒》的不足而催生了温病三焦学说这些中医发展里程碑式的过程。

《内经》现在在一些人眼里,仿佛就是万能钥匙或是医学问题答案全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望文生义,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装模作样以掩饰自己的苍白。

本人没系统地读过《内经》《伤寒》,但我相信《内经》《伤寒》除了不足以外,一定还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绝不是一些人眼中的字字珠玑,因此它们还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把它们作为学术观点来引用,自然是无可厚非,要不时把它们当法器祭起来唬人则贻笑大方了。

再次是冷处理或釜底抽薪    对象是扬弃论者。持扬弃论者,大都对中医有感情,且有些中医功底,不乏能言善辩之辈,对他们大棒、法器都不管用,只可惜他们都不是实权人物。

  那些实权人物辩不过或无法说服扬弃论者,就冷处理,如让扬弃论者上不了主流媒体平台,一般人听不到扬弃论者的声音。何为釜底抽薪?如让扬弃论者课题立不了项,要不到科研经费等。

抬红老中医   不知什么时候,老中医这个名词开始走红。给人的感觉是老中医似乎是中医的王者,个个口吐莲花、字字珠玑。中医似乎只有在老中医那里才正宗。中国老百姓似乎也特别崇拜老中医,仿佛他们都是神的化身。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有真才实学的老中医不说是凤毛麟角吧,也是为数不多的了。

想当年我们在实习的时候,说过这样的笑话,即在马路上找一个白胡子老头,穿上白大褂,在中医科一坐,必定会号要挂爆。虽是笑话,但从中可看出老中医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现在我们在微信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以老中医名义撰写的一些贴子,流传甚广。这些老中医水平参差不齐,窃以为其中必有不少李鬼,是以“老中医”来标识。一些“老中医”贴子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有的甚至故弄玄虚、危言耸听,打的是中医旗号,干的却是损中医的事情。不仅损中医,还时时不忘损现代医学,总之是只有他才是真神。极端的就是在《中医特色及优势漫谈》一文中提到的老中医为了向外宣讲自己的一己“学术观点”大肆散布要政府取消计划免疫的言论,这涉嫌不道德和播弄是非,这绝不是一个有良知、有公共责任感的人所为。一些“老中医”诋毁现代医学的例子随处可见,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说非要说这些“老中医”有什么过人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几个“神奇的个案”背书,比一般中医更江湖。

我不敢对老百姓说对老中医要敬而远之,但我只是希望老百姓看中医时能幸运地碰上不江湖不通神的老中医。

请出外行名人  

中国有句格言:大道至简。也有人说:真理是朴素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和牛顿的力学方程何其简单,正是这简单朴素的东西帮助人类认识了数不清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花里胡哨、玄之又玄的东西尽管披上尖端科技外衣或请名人背书,终究不过是吸引人眼球的噱头。

在我国,院士是给顶尖科学人才的桂冠。当然院士也是人,除他的专业外,他还有业余兴趣爱好。如果他用业余身份谈业余爱好,自是无可非议。如利用院士身份把自己对业余爱好所涉及专业领域的重大学术问题发表空穴来风的伪专业言论,就不是很不应该的事了,而是贻害整个医学界,不!是整个科技界、学术界!特别是那些刚踏入科学殿堂的莘莘学子,很可能受其蛊惑,而被其毁掉一生。

钱学森院士在中外核物理学界是赫赫有名,但就医学而言,他就是一个门外汉。可老先生竟然对自己几无所知的所谓的人体科学(这里指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大肆宣扬。如果说大跃进时论证亩产万斤粮是政治使命的话,那么力挺人体科学就是这位大科学家犯的低级错误。利用院士身份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科说太多具有专业指导或引导性的话,有失大家风范,也有损自己的清誉。

钱学森院士对所谓的人体科学的推波助澜,促使当时中国短时间内冒出了一大批气功大师和特异功能者。据说当年大兴安岭火灾要不是气功大师在北京发功遥助灭火,后果不堪设想。

朱清时院士在激光光谱学、分子局域模震动和单分子化学研究方面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就医学而言,他也是个门外汉。朱院士当院士已有时日,可能觉得禅学更有前景,于是当起佛门居士,先是把禅与量子科学扯在一起。可能这还不过瘾,现在好了,朱院士2017.6.10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主讲用《身体观察真气与气脉》,又再为中医通玄摇旗呐喊,与医学圈内的院士在这方面的集体沉默形成强烈对比。

在回应网友关于真气的质疑时,朱院士回答竟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真气是因为其内心不够清净。言外之意是你连真气都感受不到,与你讨论真气不就是对牛弹琴么!

内心的清净标准是什么?这只有朱院士才知道!内心清净就能产生真气?儿童内心清净吧,会不会产生了真气而又不会引导真气,导致儿童都有走火入魔的风险?植物人内心绝对清净,那不植物人就成了真气工厂了?!故网友继续质问:是不是凭通玄的个人体验都能成为中科院院士?这简直是对中科院其他所有院士集体沉默的一种鞭挞。

朱院士几度语不惊人誓不休,不断制造轰动效应,风光之极。不知下一论题是否为真气与量子科学的关系?在佛学里,禅与定关系密切,定不了何以谈禅。朱院士如此精于吸引眼球而不定,能悟得几许真禅?!

神话中医  与老中医伴行的是神话中医。

现在有不少人又开始到处宣扬中医的神奇、万能,有奇效而无副作用。过度宣扬只会导致中医神化、玄化,神化、玄化中医是中医发展的桎梏,为中医再遭否定埋下伏笔。神化、玄化得越厉害,离开科学殿堂就越远,中医就越江湖化,也就离历史博物馆的距离越近。

不可否定中医的某些观点(如治未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虚不受补等)有一定科学道理,但这些观点只是一些最基本、最粗浅的原则,还不是真正的医学实践。凭三两句原则性的套话就说中医比西医强,真有点阿Q了。

西医的基石是现代科技,西医走的是科学、科学、更科学的路子,没有止境。一路上尽情地演绎着让人应接不暇的创新、修订与否定的剧情。

反观中医,中医的主要基石是阴阳五行学说,而阴阳五行学说属古典哲学范畴,是形而上的东西。因为古典,所以形式与内容已固化,丧失了吐故纳新的功能;崇尚古典,思维必定僵化,僵化就意味着落伍和不可理喻。

现代社会里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关于人体的医学常识知道得越来越多,对医学的期望值空前提高。这是一种趋势,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社会越进步,这种趋势就越明显。掌握的人体最基本医学常识的人们越多,中医神话赖以生存的土壤越少。这意味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停滞不前、故步自封的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若还不能与时俱进,那中医被边缘化或成为小众医学的日子就不远了。

贴标签    贴标签目前很时兴。理由是西方人现在搞的这些标记为高新科技的东西,在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了。令人想不通的就是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有的东西不是由他们的子孙拿出来,而总是由西方人亮出来,这是不是有点不肖啊?我不知道!以为像某些动物一样,在一个地方撒点尿,就算是自己的领地或地盘了,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天真,但并不烂漫。

比如说现代医学领域里人们好不容易地发现了cAMP(环腺苷)cGMP(环鸟苷)以及它们的调节功能,马上就有人说cAMPcGMP就是中医里的阴阳等;又比如现代医学有人发现微量元素的变化会影响一些人群的身体健康,中医界马上就有人把微量元素的变化贴上某些虚证的标签;现在把现代医学的一切检验、检查都贴上了微观辩证的标签。

在王唯工教授那里,更是将贴标签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王教授想象力丰富,首先是提了他认为很重要的7个生理学无法解答的有关人的形态结构问题(为什么心脏是长在动物身体中部而不是长在头部?升主动脉为何要转180度?等)。其实这类问题的回答也很容易,但绝不是由生理学来回答,生理学也不屑于解答类似问题,因为现代生理学不是解释人类进化而来形态结构问题的学问!提关于人类进化而来的形态结构的问题,别说7个,提7千个也很容易(如人类为什么不长两个脑袋,眼睛为什么不能在后脑勺再长两只等等),这些都可以做学问,所幸目前只有王教授在做,因为大家都做类似学问,这个国家就不可理喻了。其实解答这样的问题王教授用的方法还是现代科技的,但最终却归功于中医。把一些近似于莫名其妙的问题的解答归功于中医,我不知道是在抬中医呢?还是在贬中医?!

此外,王教授还有点爱把一些常识搞得神神秘秘的,似乎一些基本概念(涉及生理、物理、流体力学)也不是很清晰(如驱动血液流动的是动量而不是能量等)。限于篇幅和时间,这里就不多谈了。

科学本来就是无国界的。只有中国人为地把现代医学称为西医。德国人没有把本国的医学称为德医,把美国的医学称为美医,反过来美国人没有把本国的医学称为美医,把德国的医学称为德医,德国的医学进步是现代医学的进步,美国的医学进步也是现代医学的进步。现代医学的进步为全人类所共享,不肯融入现代医学的中国肯定是最大的受益国。

现代医学的每一次、每一种进步的后面都有故事,都有许多人的艰辛付出、有的人甚至冒着付出生命代价的风险。中国人享用现代医学进步所带来的这些科技成果、以提高中国的整体医疗水平是理所当然的,但把别人辛辛苦苦研究而来的知识成果贴上自己的标签就有点不地道了,这是一种不好的学术风气。这实质上是提携懒汉、鼓励投机,毁掉原创且妄自尊大的一种极端表现。

养生调养养生调养是中医亮出的又一个花拳绣腿式的招数,似乎只要做得好,就可以百病不侵。现在众多的养生大法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值得提一下的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哪一个没有被太医或御医调养过,但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皇帝还是远多于长寿的皇帝。

不容否认,养生调养确实对人体健康有一些帮助,但没有那么神奇,而且给人带来的一些益处相当部分是来自心理层面的。如一个人时刻处在“我在坚持老中医给我量身定制的调养计划”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那么这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无疑会起到心理治疗作用,对一些慢性病人伴有心理负担或心因性疾病或易受暗示的患者来说,心理治疗常强过药物治疗。

建国后的六七十年里,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不到四十岁提高到76岁。大幅提高中国人平均寿命的四大功臣是新法接生+预防接种、抗生素、手术和生活、居住水平的提高,哪一条能与中医或养生调养沾上边?!

回头看一下,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医学史中,我们找得到中医为世界医学、世界人民作出过大的贡献么?倒是中国的百姓从现代医学的进步中获益良多,下面简略地说说。

中国人说防患于未然,治“未病”(这里的“未病”,本人理解为是还没有出现症状的疾病,因为真的没有病就无需治疗)。说得好!!但是至今还是说得好,少有作为和章法。怎么发现“未病”,拿脉?看舌?辨阴阳?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章法,所以这些都不靠谱。有作为,也是叫人去养生。现今五花八门的养生之道,你要是都看都照做的话,准叫你为怎么活下去头大,特别是那些绕不过的互相矛盾的道道,真是叫人自暴自弃、远离养生。

再看西医。西医提倡预防为主的思想可能比中医晚,但西医做得远比中医好。西医的一个预防接种就救人无数,效果与功德远非养生调养能比。皇宫里名医扎堆,药材应有尽有,炮制、品质一流,但都没能阻止天花在前清宫廷里肆虐。琴纳发明的牛痘疫苗帮助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试问中医做到了吗?养生调养能做到吗?

定期体检是西医预防医学的另一重大举措,无数人从中获益。真正创立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普世适用机制和手段,养生调养能做到吗?

孕前、孕期和产后检查的三级预防是又一重要预防措施,对提高民族、国家人口素质功不可没。这些养生调养能比么?

务虚  中医的脏腑、经络、精、气、三焦等无一不是虚拟的器官和组织,这些虚拟的器官和组织组成了一个虚拟的整体——中医人。但人生病了,他的躯体症状却是实在的,中医的辩证就是把实在的症状、体征与虚拟的器官、组织和中医人联系起来。

现代医学对人体及其内部组织器官都有了精准的解剖和组织学认识。我们可以精准地感觉到,精准地研究、更重要的是能精准地传承。

打个比方说。某人认识某美女,有鼻有眼有声音,有喜怒哀乐,最重要的是美女有妈,美女她妈还有她的父母,她的父母又有父母……我们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的非洲去。可某人就是不追求有根有血有肉的美女,他要追求抽象出来的或电脑虚拟出来的女人。

现今的中医的传承者不少就像是某人,爱“虚拟的美女”爱得发疯!现代的可视、可检、可探测、有根据的“美女”他不敢正面面对也拒不接受,偏要坚持那些虚拟的东西,自我感觉良好或毫无愧色地坚称今人不如古人,现代科技不如阴阳五行。

以不变应万变  从有史到现在,人类的居住条件和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中医理论形成的年代里,人类的居所阴暗潮湿,衣不蔽体,食物匮乏且品质低下、甚至茹毛饮血。那时的主要疾病是感染性疾病(包括寄生虫病)、风湿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多少代(历时可能以千年为单位)的史前医家在与这些疾病作不懈斗争的过程上,再应用一点有限的粗浅的解剖生理知识,很艰辛地形成了中医古典理论。

现在人们普遍居住条件改善,衣食改善,预防接种普遍施行,体质普遍增强。现在的疾病谱跟古代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精神疾病等占主导地位。

中医古典理论本身就先天不足,应用起来已见很大的局限性。如今要把这有着明显缺陷的理论套用到现在的疾病谱头上,更应该是捉襟见肘。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所有现代医学的进展和发现都能被中医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招数一一化解或“包容”。

对中医典籍里没有的东西或现代医学里的东西,中医的传承者们要么就拒之千里地加以排斥,要么就统统地都来一番煞有介事的辩证,统统通吃!从不考虑中医本身存在的问题。

中医理论在现代真的不需要走理论和实践互动发展的模式吗?在这个世界上,科技界的所有学科走的都是理论和实践互动发展的模式,但除外中医。

本来嘛,形而上的命题往往要用形而下的手段来证明。理论跟实践不相通了,人们完全不去讨论形而上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总是质疑形而下的手段,这就是中医的研究现状。

最典型的例子是寻找经络实体,至今花了纳税人的大把大把的钱,用尽了现今能想得到的所有高科技手段,还是没有找到经络实体。人们把没有找到经络实体的原因归结于现代科技仍不够先进,但没有人质疑是否真的存在经络,即使有质疑经络真实性的人的声音也被行政手段给屏蔽了。

有人说傻子出命题,现代科学无法证明,就没有人说现代科学尚未认识命题、也不能证明命题。古人提出的论点,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和验证,我们能轻易地作出现代科学尚未认识的结论吗?我们得首先要确定古人的论点有没有错,有误的或错误的结论我们自然无法验证。

我们的先人并不傻,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科技能力,出了一些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论点应该说很正常,何况先人的论点只是用来指导当时的医学实践,决没有让后人把它们当做教条甚至绝对真理的意思。

我相信,中医理论近代以前还是走理论和实践互动发展模式的,但在西医传进中国以后,就中断了这个过程。

把先人的一些论点当做傻命题来考验今人的是现在的某些中医精英人士,所以……我要问:精英尚且如此,中医的希望或未来在哪?

中医界的一些“精英”人士,总是强调中医的经络、脏腑等是超越时空的,现代科技的这些雕虫小技不足以阐明它们的实质。可人类就是凭这些雕虫小技登上了月球、潜下了深海和搞起了人体器官移植,凭这些雕虫小技克隆自体器官进行移植已经不遥远。到时候,有肾虚,就换肾好了,不对不对,中医的肾为何物?怎么克隆怎么换啦?!

医学的目的不就是要人们健康长寿吗假如将来现代医学能做到重要脏器坏什么就换什么,活他个200岁(是不是有点保守)应该问题不大,中医靠调理阴阳能做得到吗?那时我们还有必要争辩现代医学和中医谁优谁劣吗?到时候,谁再争辩,就直接下“脑残”诊断得了,绝不会有错。

大打迷踪拳(详见《中医要毁,也就是毁在专家手里》)打迷踪拳的好处在此文中说了不少,这里只提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些医闹闹过中医院(要除外中医院的手术科室,因为它们实际上是西医)没有?没有!被杀被砍的医生护士有中医院的人没有?没有!

嘴上功夫了得  总而言之,大多数中医人士(包括一些所谓的精英)都喜欢说,在嘴里念叨,不喜欢行动。自己不做或做不来,但还喜欢在一边对行动者评头论足或指手画脚的,最终别人做对了,自己能分享成功,别人做错了,马上就可撇清关系。甚至是自己不做,或说也不希望别人真正去做,别人成功了,自己相形见绌,没面子,别人失败了,对不住!失败者就是那个可供自己指责或埋怨的对象。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共同平庸     

说这些人士是贫嘴饶舌的大爷也不算冤枉他们,因为若是有人真指望让他们做点事,他们准会像大佬一样摆谱,要经费、要场所、要设备、要人、要参观调研等。论文做出来自然是光鲜无比,玩足的就是概念,玩一些可能只有自己才清楚是怎么回事的“高深的概念”。什么“高深的概念”呢?我试说一二,如经络是宇宙中暗物质在人体存在的一种方式,“气”是宇宙中暗能量在人体的一种特殊表现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名利双收的套路,别说以后会不了了之,就是即使失败也动摇不了这些人现在的王者地位。至于实际结果、理论价值及其应用价值如何,这些无关紧要,关键是要潇洒走一回。

还有就是不少中医人士喜欢对中医持不同看法的人,喜欢说一句“你不懂”,特别是在拿不出有公认的事实或依据来支持他们的论点时。试问这些喜欢说别人不懂的中医人士,你们既然精通中医,你们又为中医发展做了些什么?你们又在哪些方面光大了中医?如果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论据,如果拿不出让公众认可的成绩,那么我就可以认为这句“你不懂”是精神胜利的代名词。

指望政府的政策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救中医   政策方面。国家对中医的政策是够宽松的了,老中医带的学徒可以执业,西医能行吗?;中成新药不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就能拿到药品批文,西药能行吗?;没有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也能评上院士等。

有些时候,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日本、韩国和香港的中药没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反而比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的世界中药发祥地的中国做得好。他们的中药为什么能走向世界,为什么他们能占据国际中药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大约是90%吧)呢?而我们却做得步履艰难、似乎都玩不下去了,这难道不值得国人深思吗?

如说现在的药材不地道,炮制工艺失传,导致中药疗效不好,可以理解;那几十年前的中国,医生几乎都是师传,药材地道、炮制工艺正宗,那又为什么中国人的整体身体素质和人均寿命(前面已说过,建国前的中国人人均寿命40岁左右)都远不如西方人呢?中国人为什么被西方人蔑称为“东亚病夫”呢?这同样需要国人深思。

这些都似乎说明国内中医的窘境是由于中医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医人士的主导思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政策和资金的问题。

总之,现在中医精英们给人的感觉是扶不起的阿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打通任督二脉究竟是真是假
养生常识|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三)
樊代明院士:我坚决反对“医学就是科学”
董洪涛博士选择中医微博集之二
西医应该向中医学习,中医比西医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医不用力挺,它自己已经挺了几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