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年轻人都是怎么看待过春节的?有哪些与上一代人不同的过年方式?

当代年轻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诞生在世纪之交,天生便带有一定的反叛精神,同时又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对于春节这个传统文化盛事,他们带有自己的反思和批判,有着不同于上一代人的自我革命性重塑意识,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

那么,你知道当代年轻人和上一代人相比,有哪些不同的过年方式吗?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之最呢?快来和我一起探索一下吧。

1.看法

首先,是没有那么明显的期盼情绪了。大家都说,现在的年味淡了,没有了烟花爆竹,没有了好看的小品,一大家子人也都很难在除夕晚上聚齐,春节突然就被卸掉了一层光环。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满足基本需要,不再集中于年底通过购置年货的形式来弥补缺憾,自然就没那么期盼了。

其次,是没有那么频繁的走亲串友的想法了。在现代社会,这个要求人们独立自强的时代,人们对于走亲串友的想法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愈来愈轻微了。

以前受制于交通条件、地域文化,人们对于年底的家族聚会颇为看重,但到了现在,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最后,是带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春节是对自己经济、休息时间的全盘压缩。

一方面是涌入大城市的青年群体越来越多,他们平日里加班、通勤都是个麻烦事,好不容易有了节假日,还得赶“春运”回家,无疑就对春节有了抵触心理;

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于春节的期盼也日益降低,心里没那么看重,自然就不会有所动容了。

2.不同的过年方式

首先,是更倾向于旅游、度假等过年方式,不再把自己局限于走亲访友当中。在现代的大都市环境下,一部分年轻人选择过年不再回家,而是通过网上购物的形式为自己的父母置办年货,而后自己和好友(男友/女友)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冲散忙碌一年的紧张气息。

其次,是尝试更多元化、更多层次的过年形式,不再让自己被“年味”两字绑架。随着“年味”自身属性的败退,年轻人也不再通过传统的看花灯、放鞭炮、看春晚、舞狮子之类的表演形式来满足自己的除旧迎新,而是看自己想看的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等,或是自己拍一些搞笑视频来过年。

最后,是开始用网络视频、微信红包等形式拜年,同时将自己的关注重点放在了“吃”上面。在这方面,年轻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开始用视频聊天呀、发微信红包呀来度过除夕,并且开始积极做饭。

他们会选用自己更为在意的营养健康的食材来制作年夜饭,没有那么多舒服,不只有传统的“红肉”、“白肉”。食材和烹饪方式也多样化了,各色菌子佳肴都被搬上餐桌。

像这道素炒鲜牛肝菌,也逐渐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年夜饭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文山:想用通俗方式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让年轻的语言延续文化传统
台湾婚俗
书法与中国哲学(上)
年轻人为何爱上了“老年人”生活?
国风“出圈”背后是文化破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