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几幅“合掌”名联
说说几幅“合掌”名联
来源/网络   复制·编辑/塞上齐翁
稍有对联常识的人都知道,合掌是对联的一个大忌。在一些指导我们如何写对联的书中,老师们都谆谆教导我们说,创作对联千万不能合掌。就和马路上的双黄线一样,是碰不得的。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相传清道光年间,湖南浏阳南邦寺一僧人圆寂,时逢何绍基游此,寺僧便请他写一副挽联,何信笔写下:
南邦寺死个和尚,
众和尚顷刻大哗。何绍基也觉有误,但他稍一思索,立刻写出下联:
西竺国添一如来。
和尚们的脸立刻变了回来。此联的特点在于救险。上联极其平常,但下联一转,和尚变如来,境界立刻升华。对联也就变成了绝妙好联。也有说这事是纪晓岚干的,稍有不同的是对联为“南岳山死个和尚,西竺国添位如来”。
对联好则好矣,但是,它的上下联内容却是一样,是不是合掌?
清代乾隆年间,湖南有一位百岁的老人作寿,请岳麓书院的山长王文清写了一副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此副寿联的上联,首先引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不满百”的句子,而隐去“百”字,下联则首先引用了《俗语》中的“世上难逢百岁人”的句子,而隐去了“百岁人”三字。都是采用了引用和缺如的修辞手法,意在对“人生”和“世上”的“百岁”进行否定。而在下面又用“公今满”和“我独逢”,对这位老人的个例进行了肯定,这是用了舛互的修辞手法。
这副对联,调动了多种修辞方法,突出了对这位老人长寿的称颂,写得确实不错。但是,上下联写的是一个意思,这叫不叫合掌?
据说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两个曾为一个一百四十一岁的老人写过一副对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花甲,指六十岁,“重逢”,即乘以二,一百二十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一百四十一岁。同样,古稀,指七十岁,“双庆”,也是乘以二,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岁,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不用说,这肯定是合掌的了。
以上这些对联,都为名家所撰,也是名联,好些书籍都有传播,评论。但评论都是正面的,没有一个说他们犯了合掌的毛病。并因此指责、批评这些对联。
由此想起了另一种情况。
按对联的对仗规律,要求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词性相当,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但是就“内容相关”这一条来说,就执行不来。如以下几联:
木已半残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五品天青褂,
六味地黄丸。
三径渐荒鸿印雪;
两江总督鹿传霖。
岑春萱拜陆凤石,
川冬菜炒山鸡丝。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这些对联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下联的意思,八竿子打不着,是“果然一点不相干”。它们是对联中的一个特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无情对”。大家都认为它们是好对联。
既然冲破“内容相关”的规律能创作出无情对,那么,像开始那些合掌的对联,是不是也应该算一个特例,并给它们一个天地,赐予一个名字呢?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对联格律与对联创作漫谈(之四)
[第11课] 对联修辞、合掌
【初学对联“三十忌” 】(25——30)
句式变换与仿写练习
所谓合掌之忌
不知名却写得很好的5副对联,千年后让人会心一笑,回味无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