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舟|视、观、察:知人三步曲|我读《论语》09——闲着读点书系列

视、观、察:知人三步曲

儒家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为君子。所谓君子,其实也就是践行仁、追求仁的人。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知也是孔子非常强调的。但何谓“知”?在《论语·颜渊第十二》篇,有樊迟问仁、问知之章,可以给我们启发。通观《论语》:知,关键在于知人。约在上位者,作为领导,知人才能善任。就一般为人处世而言,知人方能交友,才可以“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第十二》第24章)可见,不知人,则无论是开展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将存在困难。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第十二》

木舟意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知通智),孔子说:“了解别人。”

樊迟没有弄明白。(接着问)孔子(继续)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来代替不正直的人,便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能改正过来。”

樊迟退了出来,(大约还是没有搞明白)正好遇到子夏,就又问子夏说:“刚才我问老师什么是'知’,老师说'提拔正直的人来代替不正直的人,便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能改正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呀?”子夏回答说:“这句话内涵多么丰富呀!舜拥有了天下,治理国家时,在众人中挑选,举用了皋陶,不正直的人就离去了。汤拥有了天下,治理国家时,在众人中挑选,举用了伊尹,不正直的人也离去了。”

我们常说“知人论世”,大约就是此处儒家思想之流传,从这里樊迟问知,并且有所不达之后再问于诸友(子夏),可见当时在孔子师徒中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但就从上面语句所言,我倒是觉得孔子和子夏都没有很好的回答樊迟之问,他们都是从“知人”之后的结果来回答“智”的,而不是樊迟所问“如何是知人”?无论是舜用皋陶,还是禹用伊尹,这些都是在舜禹在知皋陶、知伊尹之后的用,是知人善任的层面。

对于如何知人,也就是知人的方法,其实在《论语·为政第二》篇中,有一则有着更为切实可行的回答。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第二》

木舟意译: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观察他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动机),再看他如何做这件事(方法),然后再看他做这件事时心情如何,是否安(态度)。如此这般观察一个人,他还能躲藏到哪里去呢!他还能躲藏到哪里去呢!”

人总是有意无意戴着各种面具,生在世上,活在人群。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通过其做事之结果而评判其人,所谓以事论人,但如果仅仅以结果计,则可能会“失人”,结果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心性品质,“失人”就是不知人。

所以:以,作“因为”解。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做这件事情的动机和居心。同样的一件事情,动机不同,即使结果相同,也是有所区别的。

所由:由,作“过程”解。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同一件事情,所采取的路径不同,过程不同,那么也是有差异的。譬如学生之考试,同样的分数结果,是靠好学、乐学而理解所得之分数,还是靠困学、迫学甚至死记硬背所得之分数,虽然结果类似,但对于学生后续之发展,其差别何以千里。可见,过程的差别,主要在于方式方法的差别,方法的不同,将会导致这一结果后面的趋向的不同。

所安:安,作“安定安乐”解。对于为人做事,如果是在强迫、被逼的状态之下来做,那么就不会安定、不会快乐,遇到麻烦、挫折,就会很容易改变;而如果是在乐此不彼的状态下做事,就能坚持,也才会有韧性,会走得更远。其实,所安主要是从做事的态度方面来讲的。

再读本句,我们会发现,视是从一个节点上来看,观是从大体上来看,察是从细节处着眼,三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来观察人,那么一个人的人格、心性,将无所遁形。当然,观察别人的同时,每个人都处于被观察之中,深入理解这句话,对于我们个体人之为人,也可以作为自省、自勉的指导,对外,可以知人。对内,反省自身,可以做到知己,如果自己且不自知,何以知人?

孔子办私学,重教育,尤其以“好学”、“乐学”为最高的境界,而“好学”也是孔子对颜回最高的评价,可见好学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关于“好学”,孔子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样一句话,仔细分析,也可以反证此处的“知人”三步曲。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第一》

木舟意译: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也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奢华,做事勤勉,接近道德高尚的人,并以之为镜,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具体表现了。”(亦见第七讲:《学习的“三重境界”》)

孔子强调要了解自己,也强调要了解别人,对于颜回好学的评价,可以看作是“知颜回者”,分析他这段关于好学的论述,可以发现他的依据是前后一致的。

动机:人是群体性的,生活于群体之中,人为什么要交友,是要交流、沟通,是一种心理需求,但这种心理需求就儒家而言,给予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即为了“见贤思齐”,为了在自我成长中获得他人的帮助,“以友辅仁”,也就是“就有道而正焉。”

方法:儒学非常强调讷言而敏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第四》),也就是说做事情要眼明手快,是为敏捷,说话要尽量谨慎。儒学重实际,轻空谈,一方面由于言是一种评论、评价,如果没有上面所讲的“视、观、察”三方面的详细考察,言语往往失之偏颇,容易成为“妄言”;二从后期儒学总结的“知行统一”上看,“知”如果没有“行”来检验,则往往形成不了真知;三在于儒家强调事功(从《论语》中对管仲的评价可知),只有理想、抱负,没有具体的实践来实现,那么事功将不可能出现。由此可见,这里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其实是孔子对弟子关于为人做事的方法上的指导。

态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有饭吃就可以了,生活的本义并没有要求一定吃的很丰足;有地方住就行了,并不要求住的地方多么的豪华安逸。其实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如果生活刻意追求“食之丰、居之逸”,欲望将永无尽头,那么快乐也将永远离你远去。瑞士有个心理学家叫荣格的,他说我从事心理治疗的工作几十年来,来找我看病的人大多数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但并不快乐。这句话非常有代表性,一般人只要四肢正常,保持运动,有正常的营养都可以做到身体健康。但内心的自我安顿呢?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何也?关键在于你的人生追求什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正是一种降低物质欲望的生活态度的表现,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多的将追求放在物质欲望方面,自然会少掉学习的时间,自我修养的时间,当然不能称之为“好学”了。

经此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了解人,如这里是否“好学”的品质,我们可以从孔子教导的“知人”三步曲“视、观、察”来分析、解释;了解一件事,可以从做事者的动机、方法、态度三个方面去考察,只有经过这样的分析,才可以说我们了解了人、了解了事。而知人、知事,其实也正是个体在社会上为人处事的前提所在。不知人、不知事,将会言不能得体,行不能尽事,当然也就达不到成人之目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

木舟意译:孔子说:“不要害怕别人不知道你,而要担心的是自己是否了解别人。”

君子为人,关键在于自知,有了自知,才可以明了自己所能,才可以坚持。学习是永远没有顶点的事,要精益求精,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用于了解别人,了解事情成败之原因所在,从而自我才会有尊严,也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自己的路,为自己所当为,做自己所当做。对外,知人而不妄言。对内,反求诸己以自知,“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

这正是读《论语》,体悟儒家精神关键之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古得天下者,首先学会的都是容小人
“论语”新解 “雍也篇第六”第17、18、19、20章
《论语》大家学6——雍也篇(上)
孔子经典名言解析
论语:樊迟问仁(12-2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没有那么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