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市土地整治促进生态景观提升的典型案例

导读:新时期,土地整治必须切实担负起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和先行作用。在完成土地整治中心委托课题“土地整治促进生态环境提升评估”过程中,我们收集一些案例,供感兴趣的同志学习。

案例一:重庆市彭水县润溪乡白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为147.8310公顷主要特点是:

1)从土地利用布局、工程布局和工程设计上,仅仅推进生态景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方面;

2)针对项目区现有地形条件和土地利用布局情况,由于项目区的槽谷地形,在槽谷中,主要布局为耕地,而周边靠近山体的灌木林地仍保留原有利用方式,不对其进行开发,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根据地形条件由缓及陡,采用耕地-灌木林地-有林地的生态景观,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结构。


3)土地平整布局的影响:项目区内为形成统一协调的生态农业景观,在土地平整工程布局上,主要通过对零星地类整治和田块归并整治,使其形成完善的生态景观。


整治前


整治后

4)工程设计上的体现:在项目区内的零星地类整治中,主要针对耕地内不便于利用且影响景观的零星出露岩石进行整治,该项目通过创新设计方式,不再采用原有的爆破方式进行去除石砾,而采用手持风钻机等新的施工设计方式,减小因爆破而产生的对生态环境以及周边植被的影响。

案例二: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在生态环境提升上的体现主要在工程布局和工程设计上,从生态景观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特点:

1)生态景观方面:针对项目区梯田景观旅游规划,进行旱改水整治,整治过程中结合梯田现状,随弯即弯不打破原有原有田坎形状,保护山水林田湖原有格局。


2)休闲农业发展方面:以梯田观光为主,以草原、古村落、悬崖栈道为组合元素打造梯田景观观光旅游产品,在规划布局过程中密切结合景观效应,从实用角度出发优化布局,灌溉排水方面较大的冲沟尽量采用原有基质和材料,对其进行疏通加固,灌溉渠采用低于地面的暗渠和灌溉管道结合方式,田间道路方面采用青石板路铺砌,道路两侧进行植被恢复,减少工程错失对景观的破坏。

(重庆市土地整治中心蒋伟提供照片,中农大刘威尔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德国,美丽乡村这样建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方案编制思路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 崇左市江州区卜花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土地开发整治工作操作流程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列谈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投融资模式初探
求解土地整治后期管护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