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的幸福是彼此珍藏

读李镇西老师《教育的100种可能》,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对几十年前的学生仍然能够记得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特别是李老师曾经给学生写的信件、留言的底稿,以及学生的回信、贺卡,李老师竟然都予以保存,要知道这看似容易,但从工作的第一届学生算起,几十年下来,工作的多次调动,一次次的搬家,可与学生有关的这些原始的,似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材料,李镇西竟然能一直保留着,我想,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或者是根本的原因,是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正是有了这种爱,才会如此珍视与学生有关的一切,哪怕是一张照片,一页短笺。正如在书中李老师所说,对于一名老师而言,“学识、能力、底蕴都很重要,但置于最上端的,还是对孩子的爱,离开了这一点,所谓的专业素养等于零。”正因如此,他会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学生们读小说,一学期一本,像《青春万岁》《烈火金刚》《平凡的世界》,还有《爱的教育》《悲惨世界》《青春之歌》,书中很多的句子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带给他们人生的无尽力量;他会在一届学生毕业时,为班级编上一本纪念册,李老师形象地称之为“班级史册”,如《未来》《恰同学少年》《花开的声音》,上面记录有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的心声,这一本小小的册子,成为陪伴李老师学生们几十年的“心爱之物”;他会在假期里带着孩子一起郊游、登山、踏青,与孩子一起摔跤、扳手腕、斗鸡,这些都装进每一位学生的脑海里,甚至不时出现在他们的梦境里;他会为班级学生牵线搭桥,在没有电子邮箱、手机的年代,学生与成都、北京的同学结成一对一的笔友,组织学生集体游学,住在外地笔友的家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样的经历同样铭记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可以说,李镇西老师所做的这些,已经远远超越了一名语文老师,或是一名班主任的职责,但谁能说,这样的付出是没有必要的呢?“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李镇西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而首先,他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其中,有两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来自农村的伍建家里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流露出不想读书的念头,李镇西知道后,巧妙地支走伍建,在班级里开了一个“让伍建因为有我而感到温暖”的班会,为他组织了班级捐款,两周以后,学校放寒假,李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用了半天时间跋涉了30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家所在的山村来看望他,伍建见到老师同学的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伍建虽然后来没有继续在李老师班就读高中,但李老师仍然约上原来班级的同学去看他,并且通过书信一直地鼓励他、引导他,正因这样,在分别30年之后,伍建这样说:“我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如真有来生,我愿再做我老师的学生,再做我同学的同学,因为彼此的那份爱!”并且告诉李镇西老师:“李老师,您改变了我的一生。没有未来班,就没有我的今天。”“李老师,您真的用自己的爱温暖了您的学生的心!”正是有了老师那样全心真诚地付出,曾经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怎会被伍建忘怀?这些在李老师班级的日子,成为伍建一直放在心底的珍藏,虽然隔着三十年的光阴,却一刻也没有丢失。另一则故事与陈峥有关。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陈峥只在李镇西的班上求学了四个月就转到南京上学了,但是,同样是在与李老师分别并且失联了近三十年之后,已远在美国的陈峥通过同学又与李老师接上了头,并给李老师写了一篇《从未忘却的记忆》的文章,文章里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深入骨髓的话,就是李老师带给我的,尽管那时我只是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长大后,经历了很多,从中国到加拿大,再到美国,生命中遇到过无数的人和事,这句话始终在我的灵魂深处。岁月在流逝,无情地流逝,不管你愿不愿意,大浪淘沙,但在海边依然闪亮的那个贝壳,足以让你去珍藏一世。”另一处这样写着:“真的很有幸曾经是未来班的学生,更有幸的是曾经是李老师的学生。虽然他谦称那时的他对学生的付出'谈不上教育,只有热情和爱’,但是,那已足够影响我们的一生了……”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肯定更让一名老师骄傲呢?四个月短暂相处的时间,却留给陈峥从没忘记的温馨回忆,这同样也是陈峥内心深处的珍藏。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有的是李镇西教了六年,或者三年,还有就如前文中的陈峥,只是短短的一学期,但因为李镇西“捧着一颗心来”的真诚和爱,发自心底对孩子的尊重、呵护和善待,带给了学生们一生精神上的财富,从而让他们在面对人生时,无论是一名大学教授、公交车司机,英语教师,或是一名企业家、足球教练、飞行员,无不始终保持着正直、勤奋和善良,在各自的行业里脚踏实地地前行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和彩。你曾用心待我,所以哪怕隔着再远的时间的河流,我也会铭刻在心,此生不会忘记。所以,李镇西说,“教育的幸福是彼此珍藏”,同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反问自己的是,当我们也同样工作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为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珍藏了些什么?而我们的学生,又会珍藏他们曾经的老师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的同时,可以试着从李镇西老师的身上,寻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镇西独特的班级管理模式——后进生转化
李镇西: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下)
李镇西:为什么学生犯了规受罚就叫“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规受罚就叫“品德高尚”?
【教坛春秋】为未来社会培养现代公民 ——李镇西前瞻性的思考与行动
非常道239:教育的100种可能10
杜康镇中心校张春 || 献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