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不应是孩子变笨的地方

“教育,是一个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这是《教学机智》一书中令人印象难忘的一句话,这也许代表着每一个教育人应该拥有的对教育的初心。但是,虽然也许我们感受到这句话想要表达的内涵,在实践之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扮演的角色,却似乎走向了这份初心的反面。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者约翰·霍特写过一本书《孩子为何失败》,他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对学校生活的记录,做出这样一个判断: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仔细想想,似乎有一定道理。孩子在没有进入学校学习之前,对自然界不同事物的明晰认识,协调身体的各种机能,掌握复杂的语言系统等等,在这一阶段都有着非常明显的进步,特别重要的是,孩子们学得愉快,学得自主。但进入学校之后,慢慢地,很多孩子的自信和快乐变少了,对待学习的兴趣减弱了,特别是孩子眼中那种渴求的光芒也变得暗淡了。这一切的改变,都是进入学校几年内发生的。如果我们再把视线聚焦一下,聚焦在我们的课堂上,同样会发现,对那些亦步亦趋、按部就班或者违背课堂常识、违反课堂规律的现象和行为,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最多的,同样不是学生的成长,而是学生的失败,不是学生越学越聪明,而是看到学生在一点点变笨。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们有没有进行过反思呢?

就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文中有一段话:“走在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只要对这段话稍加研读,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关注到其中一个词语——饱经风霜,理解这个词语,不仅对车夫的外貌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也可以理解车夫的生活境况和社会地位,进而由鲁迅先生的刻画,联系到鲁迅先生关心和关注底层人民的情怀。因而这个词语,无疑是理解这段话的“词眼”。一位老师是怎么教学这个词的呢?读到这段话,他问,同学们谁知道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因为有事前预习,学生的反应比较踊跃,第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饱经风霜是就是指一个人吃饱了风、吃饱了霜。”听了这个答案,老师气得马上脸一沉:“吃饱了风?吃饱了霜?喂!你吃过风、吃过霜吗?风霜是用来吃的吗?拜托!动动脑子,好不好!”这个孩子灰溜溜地坐了下去。第二个孩子说:“老师,饱经风霜就是形容一个人吃了很多很多苦头。”老师的脸上马上就来了个多去转晴。“嗯,你说得不错嘛!大家看,她就比他聪明,是不是?她看到风霜,就知道那不是风霜,是什么?对,是苦头。这就对了嘛!”但老师还是不太满意这个同学的回答,就继续问:“谁查过字典啊?谁还有更准确的答案啊?”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查过!饱经风霜就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这下老师才一锤定音:“对,就是这个意思!”于是,赶紧让这名学生领读标准案案,一遍两遍三遍,直到全班同学都能闭着眼睛脱口而出,老师才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细看以上教学,在老师的心里,其实在学生还没有回答时就已经形成了思维的定势,只有在课堂上学生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才会是最令老师满意的。教学的过程,看不到老师的引导,也看不到老师的启发,学生出现错误是“一棒子打死”,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也只是一带而过,没有积极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思考,只有学生搬出词典上的标准答案,老师才赞许有加,并让全班同学将这个唯一的答案牢记在心,放心地长吁一口气。确实,可能有了这样的标准答案,大多数学生在试卷上不会出错,这一题可以考出高分,可是,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将学生教得变聪明吗?语文学习的灵动、神韵、开放、情味在课堂中不见了踪影,教学围着标准答案、围着考试转,死死地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束缚住学生思维的打开、情感的放飞,长此以往,学生走进了学习的死胡同,当然在语文学习上只会越学越笨了。出现这样的问题,根子出在老师的身上。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目中无生,心中无人,所以也就手中无法,唯有答案,教学走向机械,走向乏味。这些课堂其实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吗?

也是对“饱经风霜”这一个词语的教学,王崧舟老师曾经举例谈起教学的步骤。第一步,老师问:“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在生活当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如果有,请你们举手示意一下。”结果,学生的手举起了一大片。第二步,老师继续说:“那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要求是不能使用'饱经风霜’这个词语,但要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这个要求是有难度的,但仍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第一个说:“老师,我看到那个车夫额头上面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嘴唇干裂干裂的,有一道一道的裂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第二个说:“老师,我看到那个车夫的脸蜡黄蜡黄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却已经有五十好几了。”第三个说:“我看到的是这样的,他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精瘦精瘦的,就剩一张皮了,明显是营养不良。”三个人,三张脸,不说“饱经风霜”,但张张脸说的又全是“饱经风霜”。第三步,老师又说:“同学们,那你能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出一些别的什么来呢?”一个人的外貌中,隐藏着一些潜在的东西,是什么呢,学生看出的有车夫干活的苦累,家庭的穷困,身体的不健康,生活的压力等等,这些都是从车夫的脸上看出来的。第四步,老师接着又问:“就是这样一个车夫,这么冷的天,他居然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的碎片刺破了,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他想起来却又起不来。如果你在现场,你又会怎么做?”在学生充分交流后,老师又引到课文中——“听了你们的发言,我很感动,因为,你们都是一批富有同情心的孩子。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对待这个黄包车夫的。

 教的是同一个词语,但老师的教学过程却是天壤之别。如何让学生激活情感和思维,如何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如何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意蕴和魅力,如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越学越聪明,我想,第二位老师的做法已经是最好的演绎和说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给学生的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更为主要的是,语文学习的过程比结果重要,积极主动、身心愉悦、思维灵活比标准答案和分数重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能如王崧舟老师说的那样,不会让“语言的形象被淡化、语文的想象被禁锢、语文的灵性被扼杀”,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更主动、更感性、更聪明。

课堂牵着学生,直奔向固定的结论,这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再如,在课堂上只顾着明确的目标和既定的任务,上课追求着的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老师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踩着节拍进行,就如吴非老师所说,像在执行“列车时刻表”,高度紧张地监控课堂这一列车的运行,力争分秒不差。这样的课,似乎把每一个环节都教到了,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教到,因为学生一直在追着老师的脚步,哪有时间思考?哪有时间实践?或者一节语文课,想要将所有老师认为好的东西“塞”给学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收,能不能消化,也不管学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反正能挤进课堂的都是“宝”,忘记了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等到发现学生语文能力丝毫不见提高,却又责骂学生怎么越学越笨?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我们陌生吗?

课堂,不应是孩子变笨的地方,而是我们迷恋于学生语文成长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一定都有一扇成长的门在虚掩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想法设想地找到这扇门,然后轻轻地把它推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说"积懒成笨"
《登勃朗峰》听课随感
我的语文课堂小故事
悦读| 我是一个笨笨的老师(走心好文)
线上教学勤耕耘 凝心聚力待花开
王崧舟 文章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