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9. 为什么要读四书

最近花两周的时间读完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上大学时就买过一套四书,当时只是根据注释读了个大概,也并没有坚持读完,这次也算是拔掉心中一根草。掩卷之后不仅感受到平时对于四书以及儒学的误解,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大有收获。

对儒学的误读

儒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本身已经被赋予太多的额外元素。我认为,作为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体系,我们应该去试着了解它本身,而不是还没读过就开始批判。很多我们今天认为的糟粕并不来源于四书,即孔孟时期的早期儒学。更多的是后世的玷污和后人的断章取义。

后世的玷污

按照华杉老师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儒学分为五个阶段。

1.周朝的孔孟儒学

2.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已经是对于孔子思想的扭曲,将儒学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已经与孔孟儒学完全不同;

3.宋朝程朱理学:宋朝因佛教兴盛,儒家思想市场份额缩小。为了承前启后,重新恢复儒学,朱熹接呈程颢程颐二人的工作编《四书章句集注》,是为程朱理学;

4.明朝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提出了良知良能,知行合一,是为陆王心学。王阳明也真正依靠着良知良能而治学从政打仗,做到了知行合一;

5.清朝糟粕:清朝提出的二十四孝,还有流传于明清的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说法,是真正的封建糟粕,和孔孟儒家的说法完全相悖,以至于鲁迅因为二十四孝而批判整个儒学体系。

事实上,我认为值得一学的一脉相承的是从孔孟,到程朱,再到陆王。

 

朱熹

断章取义

还有很多误读都是脱离上下文语境造成的。

比如“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朱熹解释止于至善的表述(华杉老师举例,吃饭是天理,暴饮暴食就是人欲;服务好客户就是天理,希望客户明年还能续约就是人欲,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那样)“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里的“极”和“天理”都是止于至善的意思),“与人为善”(意思是别人的好仿佛我的好一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报复别人,而是想要让别人明白,就要用其知道的道理,其拥有的禀赋来帮助他,这应该成为教育的方法论)“明哲保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就不赘述了。这些误读只要读者肯翻开原文一看便知。

这里的判断标准不是说孔孟的就是好的。如何判断文化糟粕呢?我非常认可孔子给出的几个标准。

《大学》中几句话把孔子对待知识的态度讲的很清楚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难者当学问”道理都是简单明了的,但有些人非要另辟蹊径,故作惊世骇俗之举;

3.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追求隐僻,怪异的学问,欺世盗名,以惑下愚,我不做那样的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不语怪力乱神”。上帝,生死,道德经中的玄学都不是孔子考虑的问题。依此,很轻易就可以判断诸如二十四孝之类的东西实属糟粕。(另外,这几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很多自媒体再贴切不过了)

 

弘扬糟粕倒是做得很好,可惜这些做宣传的人不仅不懂儒学,甚至缺乏基本的思考能力。有本事真把自己儿子埋了,真脱了衣服去冰上卧着,不然就是“欺世盗名,以惑下愚”。

为什么华杉来解读

亚里士多德说,说服别人有三个维度。一个是Ethos,即个人信用。我是高考的状元,讲高考经验,这就是Ethos。其次是Logos,就是逻辑。第三个是Pathos,就是共情。一般讲故事就起到共情的作用。

Ethos 有很多学者解读这些四书,对我吸引力不强,原因在于缺乏Ethos。大道理固然是好的,但是他们自己真正做到了吗?

 

华杉老师是华与华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的课《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跟华杉学品牌营销》我都是一口气听完,非常过瘾。他们公司的案例可谓妇孺皆知,西贝莜面村“I Love 莜”,“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厨邦酱油美味鲜,晒足一百八十天”田七牙膏照相喊田七,“爱干净住汉庭”,还有得到app的“知识就在得到

他是商业一线的实战者,他就是用他所讲的理论指导生活工作,他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也依据儒学思想而定,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或者叫Skin in the game(利益攸关)。这点和王阳明一样。我更愿意听一个面临真实世界的问题的人的想法,而不是一个没有利益攸关的人的想法。

 

Logos 大学看四书时没有形成体系。华杉老师很清楚的还原出了两本书背后的逻辑脉络,形成了逻辑清晰的体系。

Pathos 华杉老师本人非常幽默,他的课基本上就是我的下饭课。这本书大量结合自己公司和生活中的案例,非常有趣,这样就更加让人明白这些道理是如何真正改变他的决策,改变他的行为的。

为什么读四书?

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文化母体

这个词也是华杉老师提出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四书,资治通鉴这种影响中国千年的书,就像读小说不读红楼梦,总是有点遗憾。最近我也专门在找一些非读不可的经典书目。

儒家思想,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从出生就潜移默化的成为了我们的操作系统。去读这些文化母体,就是寻找自己的根源。

学以致用

很多人读书是为了批判,或者是为了搞学问。我比较功利,我认为读书是为了学以致用,不用何以能够知行合一?这点也是我对于学术没有兴趣的原因之一:一个股票都没炒过的老师来教投资,一个没有在业内工作过的老师讲公司理财,在Ethos上就说不过去。


《大学》和《中庸》中核心的东西不过如下几条,华杉老师的总结也很好。

1.学习如何学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最终还是落脚到知行合一;

2.修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埋怨别人,有了不顺意的事情应该先找自己的问题。这是强者的哲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自己做到是本,别人做到是末。家长做到是本,孩子做到是末。本正了,末自然就正了。

3.领导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套完整的由内向外,推己及人的逻辑链条。

4.经营工作:致良知,致良能。我们本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我们本来就拥有做事的能力。

最后,华杉老师作为公司CEO,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写作两小时,十几年如一日,已经写作完成对四书,孙子兵法,王阳明传习录的解读,最近正在啃资治通鉴这个大部头。

华杉老师说,没有做过或者半途而废都不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一是观点鲜明不轻易改变二是坚持做事从不停歇,练就日日不断之功。他的事迹我早就听说了,至今还没有做到每天早起写作,是还没有知行合一。向他学习!

 

你有什么各个领域非看不可的经典书籍推荐?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贾宝玉到底反不反儒?——论贾宝玉对儒教态度的复杂性
梁漱溟对阳明学的阐发与吸取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创天下同福!
中庸“诚”道之我见
陈乔见|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