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拾相记》心魔 / No.19

这是《拾相记》第19篇文章 / 郑洽

静修第3.2万分钟

2019年12月10日午,12月12日午。

注:《拾相记》所有文章,都只是我目前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写文章只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却参加过很多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培训,并且个人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人的修为越高,内心的魔就越大!”
 
这句话是他跟我说的。我也是一名爱好者,对于心学相关的理论和观点我都会记得,并且加以琢磨。当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后来终于想通了:反作用力。
在内修时,反作用力是初学者必然经历的过程,这种反作用力一旦强大,便成心魔。
 
人具有动物性欲望,有的人这方面比较强烈,有的人那方面比较强烈,每个人都不一样,但都会有——除非不是人,也不是动物。当我们区别于其它动物开始寻找人类的灵性智慧时,我们称之为灵修,灵修的目的是提高人的智慧,给大脑做减法,让人的动物性欲望和心的习性反应减弱,从而呈现出智慧的一面。
 
然而往往修习者会走向一个误区:想压制并消灭掉那些欲望和自己不喜欢的习性。
佛不是说“明心见性”吗?不消灭掉杂念的话,怎么明心?怎么见性?
于是,大脑开始试图与那些“杂念”进行对抗,无休止的战争便开始了,从战争打响的那一刻起,人们开始听佛经、参加静修、打坐、听冥想音乐、接受引导式催眠、参加心灵方面课程或看相关书籍……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层出不穷,且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这种方式,有的人喜欢那种方式,总之,就是要让自己的精神提高到新的境界。
 
真的提升了吗?
不少人几个月下来得到的结果是:心灵更加脆弱、易受惊吓、内在的“魔”性更大、排斥外界、孤僻、行为怪异、沉迷宗教等等……
 
灵性修不成,反修成魔了。
 
为什么我的朋友会说“人的修为越高,内心的魔就越大!”呢?
因为他的内在一直与之对抗。
当一个人试图排斥内在的习性时,实际上是在滋养它,它只会变得更加强大。它暂时没爆出来是因为现在被你那些“善知识”压制并包围着,炸药在内在不断地叠加,你与恶行之间只差一根导火线而已。
所以我的朋友只能长期采用外界的心灵导引方式不断地灌溉他的内在,一旦这种“精神毒品”消失,他很快又会回到原点,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明明我见到帅哥/美女已经起心动念,却假装没兴趣;
明明我很愤怒,各种心灵鸡汤却告诉我说不能愤怒;
明明我很贪图物质享受,但懒得努力,却欺骗自己是知足常乐,不图富贵;
明明我很烦躁,但这是不对的,我要忍一忍;
……
 
不仅仅是修行者,有多少人在这样欺骗或是压抑自己的内心呢?
不承认它的存在它就不存在了吗?
 
我内在也有许许多多我所不喜欢的习性,我认为“不应该”有的感受或情绪,在我刚开始研究心学时,也试图改变自己,但很快我就发现能凑效的时间很短暂,在下一次感受失效之前得尽快找到新的“善知识”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洗礼。
 
后来在开始打坐静修时,又试图让自己“静”下来,渐渐地我又发现,那种“静”是偶然现象,是很短暂的,大脑仍然不断地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它根本安静不了。
这时候我终于明白,我被大脑骗了,它制造了各种幻像让我觉得我做到了,但实际上没有。因为灵性还没有完全得到开发,所谓的情绪管控、安静、明心都只是有条件地出现,并不长久,因为内在并没有真正地接纳那些自己所不喜欢的“客人”。
 
但,这是个过程。
 
“我执”是一种常见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修行者会执着“善良”“安静”“包容”“境界”这些表象,普通人会执着“金钱”“外貌”“名利地位”“舒适感”这些表象,我执也有分正面态和负面态,不管是什么,有执着必然就有对抗,有对抗便会有心魔,轻者则很长时间走不出那个段位,重者便是精神分裂。
 
人都会有执念,也会有不断冒出来的想法和情绪,有些是我们无法接受的(讨厌的),有些则是我们所欢迎的(喜欢的),当有喜欢必然就会有讨厌,讨厌的感受产生出来便会在内心排斥,厌即是恋,你越厌恶它就越强烈,所以你能做的,便是接受它的存在,承认它的存在,在反复出现多次之后,那种感受便会慢慢消失。
 
心魔是由压制心理所产生的,消除心魔的方式就是接受你所厌恶的感受存在,并且愿意去经历,不然它将会以更丑恶的面貌出现。

关注《拾相记》公众号

发掘世界真相,聊聊心理学、哲学、科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灵书写】是什么阻碍了表达的自由
练体位的“术”何时转变成瑜伽之“道”?
真正的富足心灵包容一切,包括喜悦和忧虑、得失和荣辱,甚至是死亡。
狂喜之后:宽恕是心灵迈向高度成熟不可或缺的导师|《野兽爱智慧》
真假强迫症如何识别?又该如何克服?
“知行合一”让我们的修行更接近大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