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名将录之一 李靖(下)

激流勇退

五月,御史大夫温彦博弹劾李靖,说他治军没有纲纪,以致攻破颉利牙帐时,突厥人的奇珍异宝,皆被乱兵抄掠殆尽,请求将李靖交给有司审理定罪。太宗予以特赦,不许弹劾。等到李靖回朝觐见,太宗大加责备,李靖恭敬有加,顿首谢罪。

沉默良久,太宗又说道:“前隋史万岁攻破达头可汗,有功劳未获封赏,有罪却遭杀戮。朕则不这样做。朕记录你的功劳,赦免你的过错。”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给绢一千匹,加实封到五百户。不久,太宗又对李靖说:“之前有人在我面前说你坏话,如今朕已醒悟,你不要放在心上。”再赐给绢二千匹。

(中国古代有将名人神化的传统,李靖也享受了这种“待遇”,关于他的神话、传说、故事非常多,其中托塔天王李靖恐怕是最著名的,这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珠联璧合的产物

八月,李靖被拜为右仆射,成为宰相,地位仅次于左仆射房玄龄。李靖性格沉稳敦厚,每次在朝堂上与宰相们议事,都十分谦虚恭谨,像是说不出话来。

(四大天王:佛教四大护法天神。右边第一个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最为出名,唐高祖嫡长子李建成的小字就是毗沙门。唐玄宗天宝年间,这位护法神开始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而在佛教中他还身兼财神)

(北宋金漆木雕毗沙门天王像。毗沙门深受崇信,而大唐第一名将李靖于晚唐开始被神化,两者杂糅,最终演变成托塔天王李靖。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使这个形象更加家谕户晓。不过毗沙门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而托塔天王李靖则是道教中的护法神

贞观八年(634年)十月,太宗任命李靖为畿内道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官员的风评。但李靖不久便以足疾为由请求辞职回家养老,奏表中言辞极为恳切。太宗对此十分赞赏,派中书侍郎岑文本对李靖说:“朕看自古以来,身居富贵之人,能够知足的很少。无论愚笨聪明,没有谁能有自知之明,才能虽不堪任用,却仍竭力想任官职,即使身有疾病,仍要勉强为官,不肯放弃权力。你能明识大体,非常值得嘉奖。现在朕不仅要成全你的美德,还要让你成为一代楷模。”

关于李靖的另一个著名民间故事是《风尘三侠》,三侠是指李靖、红拂女张出尘和虬髯客,出自杜光庭所著唐传奇《虬髯客传》。怎么看它都是一段关于才子佳人的美谈,所谓主角虬髯客却更像是一个打酱油的

于是,太宗于十一月三日颁下优诏,加授李靖为特进(正二品文散官),听任其在家休养,又赐给绢物千段,宝马两匹,俸禄赏赐给用,一并依旧供给。如果足患有所好转,可每两三日到门下省、中书省商议国家大事。

贞观九年(635年)正月,太宗又赐给李靖一根灵寿木手杖。

(张大千《红拂女》。红拂女出自《虬髯客传》,她原本是隋朝宰相杨素府中的一名侍女,对文韬武略但正值穷途的才子李靖一见倾心,于是女扮男装,乘夜私奔,后助李靖成一代名将,正所谓“美人巨眼识穷途”

西征吐谷浑

吐谷浑原本与大唐关系尚好,太宗继位后,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已年老,大权旁落于宰相天柱王之手。他玩弄两面派手段,一面进犯大唐,一面又遣使朝贡,还让可汗慕容伏允为儿子尊王请婚,想要迎娶大唐公主。太宗着眼于民族和睦,不愿燃起战火,故同意请婚,唯一条件是尊王亲自到长安迎娶公主。

(青海互助县吐谷浑广场东侧的吐谷浑西迁雕像。吐谷浑出自辽河流域的草原民族慕容鲜卑,第一代首领吐谷浑因受其弟、部落首领慕容廆排斥,带领部众历三十余年从辽河西迁至青海

但吐谷浑不仅没有让尊王到长安,还继续进犯边境重镇凉州,甚至还软禁大唐使者赵德楷。太宗先后十次派人传谕,吐谷浑才将人放回。太宗又亲自对吐谷浑使者晓谕祸福,但吐谷浑终无悔改之意。太宗便打算给吐谷浑一个教训,于贞观八年(634年),派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领军出征。唐军击败吐谷浑,追至青海湖,段志玄因担心后勤不继,故勒兵撤回。

(青海互助县吐谷浑广场的吐谷浑可汗塑像)

但吐谷浑以为唐军远征乏力,于十一月再度进犯凉州,太宗忍无可忍,决定大举征伐。他希望李靖能挂帅,但又担心李靖年老,且此时距准许李靖致仕方才半月,也不便开口让他挂帅出征,便对身边侍臣说了一句:“如果李靖为帅出征,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料此言传到李靖耳中,他顾不上年老足疾,找到宰相房玄龄,说:“我虽年迈,但还可以胜任此行。”太宗得知李靖主动请缨,非常高兴,当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又分别任命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为各道行军总管,统由李靖指挥。

青海互助县吐谷浑广场西侧的吐谷浑西征大军雕像

出征之时,正值寒冬,全军踏雪践冰,风餐露宿,备尝艰辛。翌年闰四月,李道宗部在库山(今青海天峻)大败吐谷浑,唐军首战告捷。

慕容伏允意识到无法与唐军正面对决,在唐军刚抵鄯州时,就主动放弃王城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境内),往西退入荒原,企图用恶劣的自然条件拖垮唐军。后撤时,他还令人把野草烧光,以断绝唐军马草。

(吐谷浑王城伏俟城遗址,位于青海共和县境内。“伏俟”为鲜卑语,意为“王者之城”

诸将大都认为马无草料,不可长途追击。侯君集认为吐谷浑已作鸟兽散,其君臣离心,父子相失,连斥候都不曾留下,此时攻取易如拾芥,如若不追,日后必定后悔。李靖表示赞同,决定不给敌人喘息之机,遂兵分两路,一进发。

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进展较为顺利。不几天,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今属青海)击败吐谷浑军,杀其名王,用缴获的大批牛羊充作军粮。接着,李靖再败敌于牛心堆,又乘胜进军,三败敌于赤水源。五月,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又败天柱王于赤海。李大亮则败吐谷浑军于蜀浑山,俘其名王二十人。

(吐谷浑王陵,位于甘肃凉州境内。吐谷浑为吐蕃攻灭后,王室存,大唐仍对其进行册封,直到末代可汗慕容复死后无嗣才停止)

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军则极为艰苦,深入荒原二千余里,其地气候恶劣,盛夏降霜,沿途无水,部队人啮冰,马吃雪,克服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于五月,在乌海(今青海兴海)追上伏允,大败其军,俘其名王。然后继续越过星宿川(今青海黄河上源星宿海),至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 )后与李靖会师。

李靖都督各军继续进击,经积石山河源,至且末,直抵吐谷浑西部边境。伏允率一千多骑兵继续逃窜至突伦川(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打算奔往于阗。契苾何力率精骑千余人,直趋突伦川,薛万均引军随后,穷追不舍。沙漠无水,将士们刺马饮血,终于追上伏允,袭破其牙帐,斩首数千,获杂畜二十余万,俘虏伏允妻子。伏允拥残兵继续逃命,十余日后自杀身亡(一说为部下所杀)。

(大唐平吐谷浑之战)

伏允嫡子大宁王慕容顺原出质于隋朝,久不得归,伏允在国内立别子为王储。隋朝灭亡后,唐高祖遣送慕容顺回到国内,慕容顺郁郁不得志,心有怨恨。李靖此次率军征伐吐谷浑,吐谷浑国内皆怨天柱王挑衅大唐,召来战祸。于是慕容顺顺应民意,杀死天柱王,举众降唐。李靖奏报太宗,吐谷浑已平。太宗下诏,复其国,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甘豆可汗。至此,吐谷浑成为大唐属国。李靖平生最后一次挂帅出征,圆满落幕。

(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640年,唐朝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浑和亲,这是唐朝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663 年,吐蕃灭吐谷浑,弘化公主逃到凉州,改封光化公主。武周时期,赐姓为武,进封西平郡大长公主)

晚年及后事

李靖出征吐谷浑时,受其节制的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率部首先进入青海,击破了当地的羌族部落。后因没有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受到李靖责备,由此怀恨在心。出征结束后,他便诬陷李靖谋反。太宗派人查清后,将高甄生流放边境。李靖经此一事,有点心灰意冷,又自感年事已高,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改封李靖为卫国公。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将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像悬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李靖列第八。

翌年,已七十三岁的李靖向太宗表示仍愿出征辽东,太宗念其年事已高,未予允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逝于家中,年七十八。册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景武”。

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面对藩镇割据之势,倍思良将,便置武成王庙,祭祀历代名将,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姜子牙为主祭,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其中张良为配享),称“武庙十哲”,李靖位列其一。

人物综述

李靖生活的年代,正值隋末唐初天下大乱之际,而他归唐以后,又得遇明主唐太宗,这两大因素为他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戎马一生,为大唐东征西讨,纵横万里,取得诸多重大军事胜利,立下有唐一朝其他名将难望项背的赫赫功勋。唐肃宗将其列入历代名将“十哲”,可谓实至名归。

唐初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政府分给农民土地,农民平时耕种、农闲训练,战时出征,自备武器和战马。当兵人家可以免除税赋(即租、庸、调)。这种兵制起源于西魏, 鼎盛于唐太宗时期。《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是平南梁,萧铣献降。当时大唐的战略并非急于平萧铣,而是东向扫灭洛阳王世充。但为防止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乘虚而入,故派出四路人马进行牵制,使之不敢轻举妄动。李瑗的襄州路、田世康的辰州路、周法明的夏口路,皆恰如其分地执行任务,即抵达指定位置,看住萧铣。唯有李靖的夔州路,“超额”完成任务。他乘南梁大军在外,都城江陵空虚之机,抓住萧铣以为秋汛水涨,三峡路险,唐军不敢进兵,从而疏于防范的错误判断,果断催军奋进,一举平定南梁。事后,萧铣心有不甘,因为若再晚几日献降,十几万援军抵达,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兵府分内、外府。中央设十六卫,其中十二卫受钦命后可以统领外府(外军),监门、千牛是皇帝侍从和仪卫。外军平时由府将(正职折冲都尉,副职果毅都尉)管理和训练。内府设三卫(亲、勋、翊),称内军,由十二卫中的左右卫兼领。东宫卫率、司御率和清道率也统领少量府兵)

二是抚南越,豪酋尽附。如果说平南梁,尽显李靖行云流水般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抚南越,则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头脑。他既以文治安抚民众,又借兵威震慑豪强。文武并举之下,岭南各路酋长,争相归附,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唐朝征兵要“政审”,即不同的“卫”对出身资历有不同要求(见上表)。全国户口分九等,下三等的贫苦子弟想当兵糊口,连资格都没有,家庭比较殷实的人才可考虑入伍去博一个封妻荫子。另外,满20岁、身高170cm以上 的壮丁优先考虑

三是讨辅宋,公祏枭首。辅公祏是乱世枭雄,手下不乏精兵良将。此役李靖充分显示了为将之勇。他没有采纳其他将领提出的意图取巧之策,即先取丹阳,而是从外围向内平推,先击溃冯惠亮、陈正通水陆两军营垒,使丹阳成为孤城。辅公祏知独力难支,不得不弃城而逃,被当地百姓抓获后送到丹阳枭首示众。江南由此平定。

(唐军一个军团约2万人,步弓骑混编,而且装备齐整精良,以一个多用途步兵为例:步长矛+陌刀+塔盾+鹤嘴镐+斧头+格斗匕首+双手刀+单手刀+角弓+30支箭矢+腰开弩+50支弩箭

四是灭东突,颉利受擒。颉利是东突厥最后一位霸主,也是大唐当时最严重的边患,太宗曾被迫与之订立渭水之盟。李靖此次出征,将兵贵神速的用兵要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将颉利的退路全部堵死,然后步步紧逼,致使颉利走投无路,束手就擒。大唐不仅一雪前耻,而且向北斥地千里,北疆边患得以解除。

(甲骑就是那个时代的坦克。图中为唐军典型的组合式马铠。而一名甲骑除了盔甲以外,还装备:骑枪+角弓+30支箭+格斗匕首+钉头锤+双手刀+单手刀

五是征吐谷,伏允自尽。大唐在与强敌吐蕃的争斗中,如据有吐谷浑之地,则可固西域、屏陇东,安河西,图吐蕃。李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以花甲高龄,主动请缨征战荒原大漠,采用兵分两路,穷追猛打之策,将伏允驱至沙漠自尽,将吐谷浑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收入大唐囊中,使大唐在此后约二十年与吐蕃的争斗中处于战略优势。

(唐朝步兵战锋队示意图,步兵基础单位为五十人队。多个战锋队组成更大的阵形)

李靖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常胜将军,一生未尝败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对军事理论有深刻的研究和理解,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军事大家。他根据唐军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一整套关于军队如何组成、编阵、训练、行军、宿营、警戒、侦察、通讯、作战、后勤保障的战法,并形成制度。唐朝前期各将领,甚至包括太宗李世民,基本都是按照李靖兵法行军打仗。他曾撰写一系列优秀的军事著作,可惜后世均已失传,如今仅能在新旧《唐书》、《宋史》等史册中见到名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代表作。一般认为此书是后人假托李靖之名,足见李靖在兵学上影响之大。

(图为唐军弓箭手与陌刀手配合对阵骑兵,后者一般无法攻破前者)

李靖具有罕见的军事才华,治军又严,后来还位高权重,加之原本仕隋,因此一生难免招人猜疑或妒恨。他两次差点被李渊所杀,幸得自身机敏及得贵人相助,方才免死。他又两次被大臣弹劾,尤其第二次弹劾的罪名是谋反,使其身陷凶险之境,幸亏李世民是待人宽厚的一代明君,保得其周全。而他一生为人,也谦恭勤谨,明大局,知进退,最终成全了他年少时所希望实现的逢时遇主、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唐军威——收服吐谷浑
探究|隋唐时期著名英雄、唐朝名将侯君集
大唐荣耀----平定吐谷浑(中)
攻灭吐谷浑:李世民雷霆一怒,让一位名将走向了大唐军事舞台中央
大唐军神,唐史上的最强帅才,把唐朝的疆域拓展到了最大
侃大唐104丨这一仗告诉你,汉族骑兵的战斗力实则远超游牧部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