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朝小国史——许国

许国为炎帝之裔的姜姓诸侯国,在西周初年被封为许地(河南许昌一带)。西周时期许国人生活较稳定,自春秋开始,许国被郑、楚两国压迫,被迫迁都(国)六次,分别迁至叶、城父,再至叶、白羽、容城,终至战国初为楚所灭,享国约七百年。

许国源流

《国语》载;“齐、许、申、吕由大姜。”这里的“大姜”指的是古公亶父(周太王)之妻,周太王是周文王的祖父。《国语》此言是指齐国、许国、申国与吕国的分叉点就在这里。

历史上姜姓是远古炎帝的后裔,分布相当广泛,从山东到甘肃,东夷、北狄与西戎都有姜姓的存在。而在西戎与北狄之间的姜戎有部分向东迁移(主要是山西南部地区),受夏商文化影响,产生“华化”,这部分的姜姓发展出二个主要分支——姜姓吕族与姜姓申族

“吕”是指云层,而“申”指闪电,吕与申是姜姓华化的二个主体部分,其中的“吕族”可能是华化姜姓的大宗,之前《吕国》一文中介绍过,“吕族”不光有吕尚(姜子牙)这等人物,还有在西周王朝世袭卿士的人物,尤其是在周穆王时期,奉王命修著一部《吕刑》,就是吕国国君吕侯所做。

“吕族”中还有另外一支,就是许国的源头。

初封许国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里面有一篇周成王册封吕丁于许的公文,称为《封许之命》。

据《封许之命》,吕丁在周文王时代曾“司明刑”,在武王时代曾参与伐纣的战争,所谓“干敦殷受,咸成商邑”是也。所以“侯于许”,可简单认为是“侯爵”,只不过西周时期的“侯爵”可能与东周之后的“爵位”意义不一样。

吕丁在周成王时受封许地,为许国,就像《封许之命》末语——王曰:“於呼,丁,戒哉!余既监于殷之不若,稚童兹忧,靡念非常,汝亦惟就章尔虑,祗敬尔猷,以永厚周邦,勿废朕命,经嗣世享。”

大意为周王说道:“愿天地保佑我们吧!吕丁,务必要戒备小心啊。我们一定要借鉴殷商……的失败教训。所谓儿童都担忧的事情,一定不会是高深莫测。所以,你务必谨记应该彰显什么,更要深思熟虑应该敬畏什么。你务必继续维护周王朝利益,不要辜负我的任命。如此,才能保障你的子孙后代。

也就是说“封许”的背景是西周初年“三监之乱”后,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进行了一次大的重新分封,其中重点是齐国鲁国燕国,他们仨的初封地在鲁山、郾城和南阳,“此三国者,初皆封于成周东南,鲁之至曲阜,燕之至蓟丘,齐之至营丘,皆后来事也。”

齐鲁燕被迁走后,余下的土地便被卫国与许国等国占有。这也是春秋初期,郑庄公曾请求用泰山的祊田来交换鲁国位于许国土田的原由,鲁国在初始的封地上留了一块土地,《括地志》记载“故鲁城在许昌县南四十里,本鲁朝宿邑”,方便“进京”时使用。

春秋时期许国“六次”迁国

春秋初期,许文公与申侯、缯侯拥立周平王为天子,并帮助周平王东迁至洛邑,说明此时的许国国力不算弱小,至少在国力与申国同水平。

进入春秋初期,许国内部应该出现某种大的变故,许国国力减弱。原因就出在国君的称号上,许文公——许男单——许男悦——许庄公。

春秋各国的君主,在死亡之后皆称呼为“某某公”,这并不表示爵位,而是对死者的一种“敬称”,当然这种“敬称”的前提是“你”是名正言顺的君主,被大家与礼法承认的君主。

比如郑国国君“郑子婴”,他是郑国政变后被推上的去的君主,在位14年,因郑厉公还活着,所以“郑子婴”不是合法的郑君,没有“郑某公”的头衔。

而许男单与许男悦的出现,很可能是许国内部出现事故,但没史书记载,大家也只能推测。

许庄公时期正巧碰上“春秋小霸”的郑庄公,于是在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郑庄公联合齐 、鲁两国伐许,许庄公不敌,就逃奔到了卫国,于是许国沦为郑国附庸,这成为郑许两国结为世仇的开始。

郑庄公死后,诸子争位 ,郑国陷入长达二十余年的内乱,同时齐 、楚、晋三个大国相继崛起并进军中原,进一步打击了郑国的影响力。许国借此机会依托楚国而挣脱郑国,恢复诸侯国的身份。

到了春秋中叶许灵公时期(前 591一前 547年在位 ),郑国趁楚庄王去世(前591年)楚国国力减弱之机,于公元前588年派兵伐许,并在此后连年对许国展开攻击。

公元前 587年 ,“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 ”。紧接着,郑悼公再次伐许,攻取许国的 “锄任 、泠敦之田”。

许灵公受不了,把“状”告到了楚国,《左传》载郑悼公也跑到楚国说明原因,结果楚国偏向许国,郑人失败。不甘心的郑国转投晋国。

公元前583年,郑国会同晋国征伐蔡、沈二国,顺路偷袭许国而 “大获 ”;次年,郑又围许。

公元前 577年,郑国再次进攻许国,这次郑国攻到许都外城,最终许国被迫割地予郑。

就这样在郑国无休止的困战中,许国本来就小的土地变得更加小了。许灵公没得办法,向楚国请求迁都到楚国内陆,寻求庇护。楚国则派大军,在公元前 576年将许国迁徙到了楚国方城外重镇叶地 (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 ),旧许之地遂为郑国据有。

这是许国第一次迁徙,这次迁徙使得许国暂时避开了郑国的攻击。

也就是许国迁徙后的第一年(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爆发,楚败晋胜,迁到叶地的许国又一次受到晋郑的威胁。

本来已“铁了心”跟楚国的许灵公,又有悔意,于是许灵公与大臣商议,想脱离楚国归晋国,但许国国内诸大夫的强烈反对。

许灵公也只得遵守众意,决定赌上一把,于是在前557年楚许联军与晋郑等国开战——湛阪之战,结果楚许战败,郑国又开始侵扰许国。

战败了,许国又回到原点,许灵公也没办法,只得求楚国出兵。

公元前547年,年迈的许灵公前往楚都,在屡次请求楚王伐郑无果后,留下一句重要的话话——— “师不出,孤不归矣 ”(楚国不出兵 ,寡人就不回去了 )。

然后许灵公就真死在楚国。许灵公一死,楚国被逼的没办法,毕竟许国是自己小弟,如果再不出兵拉许国一把,就会失去盟国的信任与支持,这才出兵攻打郑国,稳住许国。

许悼公的四次迁都

许灵公死后,由其子许悼公 (前546一前523年在位 )继位为君。

公元前533年,楚国把许国迁到夷地,也就是城父(今安徽毫州)。从今天河南叶县到安徽毫州,有数百公里,这种距离以当时的交通道路水平来讲,无疑与一场灾难。但许国也没办法,寄人篱下,不得不从。

公元前530年,楚灵王攻灭了方城外的最后一个敌国——蔡国。灭蔡之后,楚国在方城之外己无敌手,所以楚国将方城附近的小国全都内迁,因为已无须拿它们当“缓冲区”了。

众小国内迁的地点在荆山,大约在今天湖北以西,具体位置不知。

公元前530年,楚平王造反上台,鉴于此前楚国树敌太多,楚平王决定恢复诸小国,比如陈国与蔡国,还包括许国,也因此许国又被迁回叶地(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

但好景不长,许国迁回叶地的第五年 (即前524年 ),又被楚国迁徙到析地(今河南西峡县境内)。

许国的这次迁徙,原因是一次次谏言——楚左尹王子胜言于楚子曰:“许于郑,仇敌也,而居楚地,以不礼于郑。晋、郑方睦,郑若伐许,而晋助之,楚丧地矣。”

楚左尹王子胜说许与郑是世仇,且晋国是郑国盟友,若郑国联合晋国来取叶地,楚国恐怕会丧地。所以楚王迫使许悼公再次迁都于析地

许国经过楚国这么折腾,元气消耗的差不多了。但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许国迁析地的第二年 (前523年)许悼公患上疟疾,太子止进献了汤药,许悼公喝了后死亡。太子止害怕,逃亡晋国。

太子止跑路后,许国发生内乱,或者也可以说是叛乱,许国新国君许公佗被迫出逃到晋国,晋国收留了他,并在汝水之阳筑城,让许公佗住在容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当时的楚国没工夫管许国,许国国民就在十几年间不断从析地跑到容城,到公元前506年 ,留在析地的许国最终全部迁徙到容城。

许国迁徙到容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 504年,郑国派兵灭了许国,并将许男斯(名字叫斯的许国国君 )俘虏到郑国,许国被灭国。

公元前503年,许元公在楚国扶持下被拥立为君,许国又又被复国。

前375年,史料记载“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

许国,“六次”迁国,许一叶一夷 (城父 )一荆一叶一析 (白羽 )一容城 ,用今天的地名表示就是;河南许昌一河南叶县一安徽毫州一湖北荆山一河南西峡一河南鲁山县,没有一次是自愿的,这也是春秋小国的悲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个国家爵位最低,迁都六次,最终和自己的天敌国同年被灭|齐国|许国|郑国|周天子|楚国
周朝爵位最低的诸侯国:只有数十里的地盘,却延续七百余年
大梦春秋033|晋文公召天子参会?孔子说:NO,天王是去打猎的!
春秋是实力说话的时代,夹在几个大国中间,小国自有小国的难处
左传·昭公·昭公十八年
百年难遇奇怪之事:楚国竟两度贿赂郑国求和,郑国突然强大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