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巫鼓文化的历史

新疆屈原文化研究会整理
X


凤鼓舞

  神州大地,古往今来,“鼓”的用场确是很宽泛的:图腾崇拜、巫(巫见)绛神,自然以鼓为舞;庙堂祭祀、宫廷庆典,都离不开鼓人掌教。傩祭驱邪、百(人振)鼗鼓逐疫;岁除腊祭,腊鼓除旧布新
僬楼击鼓,更夫以鼓报更;军旅作战,鼙鼓鼓舞士气。旧官衙大堂悬鼓,击堂鼓可以鸣冤;释、道教僧道道场,铙鼓伴作法事。迎神赛社盛会,村社都有社鼓;婚丧喜寿礼仪,乐人专事鼓吹。盲翁负鼓作场,伎乐踩鼓起舞,水乡龙舟竟渡,村姑月下踏歌,儿童摇歌 戏耍,货郎招徕生意,酒令击鼓传花,戏曲鼓板领奏,农事击鼓插秧,围猎以鼓驱兽。千里无云祈雨天;万家灯火元宵夜。鼓声都是少不了的。甚至鼓可以编入戏曲故事或作装饰艺术:《十棒鼓》、《弥衡击鼓骂曹》、《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张飞击鼓古城会》,都属于鼓的表演。庙堂、豪门府第门前的石雕,常常雕一对石狮子踏鼓作为镇宅物;厅堂园林单人座墩做成鼓形,名之曰“鼓墩”、“绣墩”。先秦的《石鼓文》,也是刻在十块鼓形石头上的,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至于佩饰和玩物上的鼓形,那就更广泛了。
  “鼓”在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更由于时代不同、地域不用途同、部族和民族不同、用场不同,在鼓的制作材料和形制上,出现了许多不同鼓形与名称。诸如土鼓(即陶鼓)、鼍(鳄鱼皮)鼓、木腔鼓、牛皮鼓、麋革鼓、蟒皮鼓、羊皮鼓、牛皮鼓、铁圈鼓、瓷腔鼓、铜鼓、竹鼓、骨鼓等等,都属于制鼓原料之别。属于形制和不同的,如鼗鼓、(上十下鼓)鼓、骑鼓(又名提鼓)、鼙鼓、晋鼓、建鼓、应鼓、朔鼓、县(悬)鼓、田鼓、搏拊、扇鼓、鲁鼓、街鼓、铜鼓、羯鼓、汉震、杖鼓、拍鼓(即魏鼓)、腰鼓、檐鼓(又名担鼓)、齐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鸡娄鼓……等等,都属汉唐以前的鼓宋、元、明、清,鼓又因用途不同,有很大的演变与创新
加上留存于今天少数民族中的鼓群,那真是千姿百态、不胜枚举了。因此,也可以说鼓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有着广阔而又深层的不解之缘。人类对于鼓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原始先民渔猎生活有了剥皮的能力;二是必须具有制陶工艺。至于制革,它和猎获物剥皮可能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在中国古代先产生陶鼓和鼍鼓。远古先民为什么要制鼓?也就是初始制鼓的目的?我认为和制陶一样,可能只是一种不自觉的偶然发现。制陶产生于先民们控制了取火技术之后,泥封烧烤肉食的外壳,大火成陶,鼓也可能是陶器晾晒兽皮敲击发声的启示。至于鼓的使用,初始可能用于围猎驱兽。灵魂观念的产生,先民们对于种种不可解的自然现象的畏惧心理,鼓可以起到壮胆和酬神、辟邪作用。巫文化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巫的以舞降神、图腾崇拜,形成了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把鼓列入祭祀礼乐器,具备这样的条件,大约要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据一些考古专家分析,鼓的产生,大约在公元2800年间的龙山文化早期。但是,这样原始的鼓,考古尚未发现。
  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燮皮”冒鼓的古老传说。《庄子?春秋》“释文”说:“燮,求龟反,一足兽也。李(颐)注云:黄帝在位,诸侯于东海流山得奇兽,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燮。黄帝杀之,取皮以冒鼓,声闻五百里”。剥开玄虚的描述,这里说明燮是兽,且近似牛却无角。能在东海流山出入水中,又可能是一种两栖动物。所以又名“燮龙”。其实它就是鼍、鼍龙、猪婆龙。即现在的扬子鳄。鳄鱼的习性,每当大雨来前,都要吼叫,其吼声如雷,所以才有“出入水即风雨”的传说。夔皮,鼍皮即鳄鱼皮无疑。夔又是尧舜时的乐官名,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说明鼓的发明创造,冒鼍鼓技能的掌握,演奏鼓乐的专业,当为夔图腾部族人。
  1978—1980年间的考古发掘,从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古墓发现了土鼓、木腔鼍鼓、特磬和铃等礼乐器。鼍鼓鼓腔用树干挖空制成,口小底大,上蒙鳄鱼皮,鼓腔外壁粉红或褚红底色,尚留残白、黄、黑、宝石兰等云纹、几何纹图痕迹,鼍鼓皮虽已腐朽,尚留鳄鱼骨板数枚,为中国文献记载的鼍鼓无疑。土鼓造型奇特,初定名为“异形器”,因为它和鼍鼓等礼乐器都在大型墓中成对地出土,后经鉴定为“土鼓”,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实物。土鼓看来不象鼓,先民们在产鼓之初,尚无鼓的形制与概念,只不过为了敲响而已,这才是真正的原始土鼓。尚不知蒙皮前的土鼓。
与此同期挖掘,在南方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湖北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以陶为腔的土鼓。由于鼓皮已腐朽,初发现时定名为“器座”,后鉴定为“陶鼓”。山西陶寺龙山文化,经放射性炭素测定,大约为公元前2500年至前1900年,略早与夏代中晚期,因此,鼍鼓、土鼓至少为夏代中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之久。湖北的陶鼓,可能稍晚一点。
  日本学者滨田耕作等的《删订泉屋清赏》一书著录了河南安阳铜鼓,近年湖北省崇阳铜鼓,都是商代遗物。从这两面铜鼓的造型与文饰可以看出,它们的鼓面都摹仿鼍皮,鼓腔边沿都摹仿木腔皮鼓钉钉的装饰。联系1935年在河南安阳殷墓中出土木腔蟒皮一面的造型,鼓身虽然腐朽,从残留下来的痕迹,仍可与上述两面铜鼓相应证,说明殷商早期或中期,木腔鼍鼓的形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最早的陶鼓是什么样子的?听听一万年前大地的心跳 视频
考古揭示:大禹治水新证据
抟土为器——山东大学博物馆陶器文化微课堂(三)
没想到,雷州换鼓你竟然是这样!!
从战争的通神祭祀,再到音乐、礼仪功能,浅谈中国建鼓的演变
湖北襄阳:诸葛亮发明之十二诸葛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