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闫建军:深切悼念陈学勤校长

   高山仰止   风范永垂

        ——深切悼念陈学勤校长 

5月8日,在微信朋友圈中获悉,原盂县中学老校长陈学勤先生不幸离世。得此噩耗,心底咯噔,难免沉重。次日晨,县文联李彦青同志来电邀约去陈家搜集整理陈师故旧亲友学生挽联挽文,我因事未能前往。提起陈校长,在盂县自然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他为盂县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无人能敌,已然也必将代代相传。作为一名盂中走出来得学生,得惠陈校长教育理念的滋养,我心里多日来不停地翻滚,似有许多话语欲对陈校长说,但又说不出个道道来。我知道,这是自己卑微平庸,才疏学浅的缘故。令人欣慰的是,有很多陈校长的门生故旧和从盂中走出的精英学子撰写了大量悼念老校长的高水平高品格挽诗挽联,掀起了一股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悼念陈校长热浪,这种现象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实在是难能可贵,善莫大焉。说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受惠报恩的传统美德在广大知识分子心中依然保存着、驻留着、赓续着。陈校长当含笑九泉了。

日前晚间,与诗人赵五四、张文艺小酌,席间,话题不觉又转到陈校长上来,二君对陈校长崇敬有加,不胜景仰,我也不时加入议论,气氛怡然,如沐春风。忽然又觉得,自己怅然若失,似有对不起陈校长之念,当即表态,我要写一篇追念陈老师的文章。此念一出,夜里竟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思虑再三,披衣而起,拙笔成篇,不胜惶然。

陈氏写生

近来,夜里常读《红楼梦》,今斗胆用曹雪芹给林黛玉画像手笔为尊师陈校长画像一幅:头顶后倾带舌青布帽,脚踩方口玄色千层鞋;身袭笔挺严正藏蓝中山装,指夹两毛半钱玉碟黑棒烟;一双如炬观火坚毅目,两张形若虎熊有力掌;闲静时如铁塔矗立,行动处似巨鹤信步;态似神将多一威,面若包公胜三分;躬身事教育桃李,人送外号“陈黑桃”。

陈氏现象

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的输入,多种光怪陆离的思潮甚嚣尘上,且多经刻意包装冠以“某某文化”、“某某现象”之名,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于此,我不敢赞一词。但借用一下这种时髦的舆论,我想把陈校长和他的教育事业命名为“陈氏现象”是未尝不可的。什么是陈氏现象呢?我认为,陈氏现象就是在陈校长的带领推动下,一班老盂中人惜时如金、拼命硬干,把大批农家子弟输入大中专院校的平民教育现象。这一现象发轫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兴盛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至今,这一现象还在影响着盂县一中的办学走向。这一现象孕育出7000余名盂县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这些人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其中不乏走入政商学军各界的精英,有的甚至漂洋过海留学深造,成为所学领域的佼佼者。这一现象曾成为古老盂县的一张响亮的名片。这一现象极大地带动了盂县兴学办教的积极性,尊师重教的风尚成为那个时代盂县的最强音。这一现象吸引了盂县周边县市乃至省城太原的学生慕名来盂县中学就读,且大多得偿所愿。这一现象的核心关键人物就是陈学勤校长。这一现象的精神内核是实干苦干拼命干。这一现象被多家外地学校借鉴并发扬光大,有名的衡水中学李金成办学模式、怀仁中学、清徐中学办学模式都晚于盂县中学模式,不同的是这些学校吸纳招收的全部是大区域的优等生且引入了大量资本运作,终成办学重镇且倍受诟病。我以为,陈氏教育现象是陈校长留给我们盂县人的一笔丰厚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学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总结、挖掘、提炼、传承、借鉴,遗憾的是这样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

陈氏幽默

许多成大事者,给人的印象往往高大威严,不易接近,但实际上这些人大多平易可亲,颇具幽默感,陈校长就是这样的人。下面,略举两例,加以证明。说来惭愧哑然,我读高二时,年轻食量大,晚10时自习后总觉肚子饿,散自习后,总要游荡出校门外,在小卖铺买两张烧饼充饥,其实,与我情形相似者实在太多了。一次,我出去打食多逗留了一会儿,不料,校门已锁,情急之下爬越两米多高的铁栅栏而入,不想,灯火阑珊下,那株盛开的丁香旁走出来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是陈校长,心下想,糟了!真是糟了,陈校长走上前来,招招那只大手并道,过来!明天早饭后到前楼工地挖土方。第二天,我不敢怠慢,准时来到正在基建的办公楼前“服役”,陈校长端一大瓷茶缸时而在教学区逡巡,时而又出现在我挖土的高台边上。我听说,陈校长处罚学生的主要办法之一是刨“树圪墩”,学校操场东边鱼塘边上原植有许多榆槐树,后被砍掉留下了许多大树根,俗称“树圪墩”。这些树圪墩坚硬盘大,根须错杂,刨起来是很费力气的。幸好我受罚时,树圪墩已被受罚的前辈学长刨完。我自幼出生在农村,劳动本不算什么,但心里不免有怨,又实不敢有丝毫表露,见我干得满头大汗,陈校长笑笑说,“热火朝天啊”!引得周围工友哄堂一笑。见我无丝毫反应,陈校长郎朗笑道,“熟了,回教室上课去”。我一脸茫然,磨了两手水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教室。多年后,我多次结合陈校长的说话风格琢磨“熟了”二字,终于悟出了其中机锋,“熟了”二字一语双关,一说我劳动态度好,“改造”功德圆满。二说熟者,谐音“属”也,意指我服帖了,以后不会犯错,不敢造次。从中我真正领悟到了陈氏幽默的魅力。例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县司法局宣教科工作,因普法教育进课堂一事,与县里、局里领导来到母校,陈校长把我么一行迎入办公室。刚落座,一位我也认识的副校长端着茶杯对我道,“赶快倒茶”,不想,陈校长微笑着用他那熟悉的不紧不慢的口吻道,“他以为他也是一位县里领导哩。”我不觉已羞红了脸,忙不迭迎上去先恭恭敬敬地给陈校长端上茶去,陈校长和蔼地对我点头笑笑。陈校长一语绵里藏针,既敲打了我这个木讷愚钝的学生,又舒缓了我们一行人的拘谨气氛,满座都感到轻松愉快。现在想来,陈校长真人物也!

陈氏格言

早年间,听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先父说过,陈老师有两句名言,一曰“树起招兵旗,自有吃饭人”。一曰“谁是理?领导就是理”。初听,除了觉得这两句话有点霸道外,不甚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厚,方解得陈老师两句话的深意。陈老师作为一校之长,既要考虑学校的后勤,又要考虑教育质量,还要考虑学校的基建和后续发展,要号令上千人的师生,政令怎能不畅通?不排除杂音和干扰,怎能打胜仗?不树立权威,怎么能统驭师生?不树起振兴盂县教育的大旗,怎么能吸引有志老师学生来校执教求学?不坚守初心苦干实干,怎么能出现“陈氏现象”?细细想来,陈老师的这两句格言,颇有宋儒陆九渊“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意味。

陈氏评价

梁启超在其名著《李鸿章传》中说,自古以来,天下英雄有两种,一种是时势所造之英雄,一种是造时势之英雄,他的结论是,晚清名臣李鸿章是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当然,李氏代表清政府与日酋订《马关条约》、与八列强订《辛丑条约》备受指责,另当别论。我以为,陈校长实乃时势所造之英雄,亦为造时势之英雄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公复出,以圣明烛照之巨眼开始了教育科技大整顿,一股尊重教育、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之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陈校长顺应这股清风,扛起了全面振兴盂县教育的大

旗,成就了盂县中学人才辈出的蔚然景象和声名鹊起的陈氏现象,陈校长居功至伟,实堪时势所造英雄之名。同时,陈校长以一己之身,顺势而为,用实干苦干硬干之精神,引领了一个区域一个时代的学风,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弟在他的感召下成就了鲤鱼跃龙门的梦想。陈校长虽已仙逝,但他的精神永驻,风范长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陈老师造时势英雄之名亦当之无愧!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宋包拯、明海瑞是为民请命的人,晋法显、唐玄奘是舍身求法的人,焦裕禄、陈学勤是埋头苦干的人,是拼命硬干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行文至此,我这个诗词门外汉也想附庸风雅一把,搜肠刮肚,脑际中突然闪出范仲淹凭吊严光的几句诗来,不揣鄙陋,班门弄斧,化用以深悼陈老师,诗曰:

高神苍苍,秀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作者简介】闫建军,山西省盂县人,1968年10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忻州师专中文系。曾任中学教师,司法干警,县委办公室秘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地震局局长。爱好文学,近年已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杂论等10余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时势”英雄不可羡,教育初心不能忘》
【今日衡中】“衡水现象”的启示 ——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之言
爱心与责任——向时代楷模陈立群老师学习
市实验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
25万余名高三学生陆续返校!全省高三学生开学复课
衡中校长道真言:家长与老师配合的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