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砚城文苑】王金虎:延伸的思念
疫情前后,心态从平顺到焦虑再到平和,最后坠落到麻木,这是时间一帧帧考验的印记,更是现实生活一板一眼的锤炼。

有时,看似安适的状态下,窝到一个地方久了,思维自然有些呆滞,于是常以梦的方式,在无休止的入眠中真实不真实地浮现出来。

梦醒时分,只知新的一天又开始周而复始,日子还得继续,就像计算机做的一个版面需要重复粘贴复制,呆板没有新意,愚钝了无生趣。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按说梦也是常做常新的。然而我这些梦里缠缠绕绕,最后牵成一条线的,多是汽车部队的缕缕过往、南疆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新藏线上的起起伏伏、生生死死……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魂牵梦绕,牵肠挂肚,连续剧似的铺展开来,剧情虽有跳跃,但扯不断,理还乱,场景恍如昨日重现那么真实,绕梁三日之后,仍让人挥之不去。

霜降过后第二天,静默的乌市就赶趟似的下起了一场令人颇为心冷的雨。此时不禁想,南山景区该是下的雪吧,但封在家里寸步难行,又因目力所不及,无法远眺考证,恰恰仅是这场深秋的雨,让人提前嗅到了少许冬天的感觉。

照以往,远在3000公里外的昆仑山早已该被大雪掩没了,高山险峻,垯坂耸立,雪路茫茫,气候恶劣,难以穿越,山便要自然封了,那时新藏线的路也就“断”了。现在因高山路都修成了柏油路,无论部队装备,还是社会车辆,也都升级换代、鸟枪换炮,便也不存在冬天不上新藏线的旧闻了。

因为路,新藏线成了我延伸千里的思念。因为新藏线,山上驻守的战友依然是我无时不刻的牵挂。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话也曾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髦用语。我原来所在的单位就在南疆重镇——叶城,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曾经是通往胜产美玉和田的必经之路,距美丽的边城乌鲁木齐市1700多公里,又是连结藏北阿里新藏线的起点处,以此为起点到阿里需在生命禁区跋涉1400多公里。

想当年,在昆仑山下的营房里,我渴望着都市的繁华,想象着在都市生活该是多么惬意的事,一门心思地想调离那个一天都不想呆的地方。

现在的我身居闹市,坐在宽敞的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办很多事情,同时与繁华近了,与城市近了,心中倒没有了往日对都市的向往,激不起多少优越感和舒坦感,倒是愈来愈回忆起在新藏线生活的每个细节。

那个原本想逃离的地方竟然变成除我故乡之外、余生最想念的地方。公路距离长了,而心路的距离却短了,新藏线成了我梦中的主角,把高原上经历的风风雨雨演绎得五彩斑澜、跌宕起伏、刻骨铭心。

奔驰在新藏线上的汽车兵,是新藏线上奔涌的生命。因为有了高原汽车兵,这条新藏线也称“边防生命线”。


新藏公路蜿蜒于“生命禁区”喀喇昆仑和藏北高原,全长146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就最高的艰苦公路,沿途要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冰山达坂(即山口)16个、跨越冰河10多条。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度,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8%。

在这条艰险的运输线上,高原汽车兵每年行驶的里程,相当于绕赤道环行百圈之多。每次执行高原运输任务途中,随时可能遇到暴风雪、冰雹、雪崩、泥石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没有到过高海拔地区,就无法理解挑战生命极限、征服自然的快感和生命所蕴藏的内涵。

每次执行高原边防运输任务,我的战友们都以此为一生的荣耀,敢在生死之间游走,敢与风霜雪雨搏斗,敢与恶劣自然抗衡,车轮往前挪动一步,就会增强一分战胜困难的信心,海拔每升高一米,人生的境界就会得到升华。

他们对新藏线上的沟沟坎坎、弯弯道道熟记于心,而对自己的亲人和家庭却欠下得太多太多。建团58年来,如今虽撤团改旅,团魂依在,初心未改。

多年来,为完成边防运输任务,40余名官兵长眠在雪域高原之上,近百名汽车兵终身冻伤致残,无数的官兵患有不同的高原疾病。他们为保卫和建设边防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性,用鲜血和生命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诚。

记忆中的新藏线,山是高的,地是厚的,多的是自然的俊美和无尽的雄浑,少的是城市钢筋混凝土中夹杂的世俗。到过高海拔地区,你才知生命的可贵与渺小、自然的凶险与奇美、战友的生死相依和厚重情谊。

过去和我一块在新藏线上奔波的战友只要到了乌鲁木齐,我就会拉上他们坐在饭店里喝上几杯。从20年前调入乌市开始喝“英雄本色”,并从“伊力特”喝到了“伊犁老窖”“伊犁小酒海”,但无论喝什么酒,酒到甘畅时,谈得最多的是新藏线,问的最多的是战友们的近况。

一份牵挂,一份友情;一份思念,一段故事;一条路上,生死与共。

情在酒中酝酿,思念在漫淡中更浓。时间飞逝,24年前的10月,当时的我正在标兵连队任副指导员,团队发生的每件事至今仍清楚记得。

那是1998年10月8日,286名官兵奉命执行冬季换防运送冬菜的运输任务。17日凌晨,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风雪从天而降,天地间一片混沌。

分散执行任务的5个车队同时受阻。在红柳滩通往甜水海方向的30台车无法辨识方向,滑下路基。在巴尔到狮泉河60公里的地段,能见度不到5米,20多台车被迫停止前行。更严重的是在空喀山口17公里处,3台探路车因视线不清,相继陷进了120米宽的冰河。286名官兵为了能尽快将边防物资保质保量送到一线哨卡,自觉发扬“两不怕”精神,战友间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当时的二营教导员王加谋(我当组织干事时,是我的干部股长,如今也是退役多年、卸甲归田)率领15名官兵跳进刺骨的冰河推车,手上的皮都被粘在铁皮车厢上,身上的衣服见水瞬间立了起来。救助车钢丝绳多次被拉断,衣着单薄的战士张建设再也坚持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上。

起初的10多天,大家以自带的干粮充饥,可是时间一长,连取暖点火的东西都无法找到。50多天后,在团派出的救助小分队的全力营救下,286名官兵与暴风雪殊死博斗,谱写了一曲悲壮而又惊心动魄的高原赞歌,人员虽有18人冻伤,但御冬物资完好无损,最终圆满完成了高原运输任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那286名官兵中的大部分都早已脱下军装,有的已经调换工作岗位,不再奔波在新藏线上,有的甚至执行完当年的换防和冬菜运输任务,就带着昆仑山留下的高原"烙印”返回故里。

时间的消逝很容易,但是积存在心头的高原冷酷和高原天地一体的美好印象是再悠长的岁月也抹不掉的,为边关为战友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必将经久不衰,永存史册。

人到不惑之年,多了怀旧和回忆。人至淡泊名利,更知战友情最深。碰见战友小聚或是与战友电话、微信,总会第一时间把部队的新老旧闻、枝枝蔓蔓拿出来挦一遍,然后再小心地摞起来,在兴奋与酒精的燃烧烘焙下,慢慢来品,咋吧咋吧,依然是那个味,五年未变,十年未变,余生保鲜,军味不变!因为当了高原汽车兵,才上了新藏线,因为这条新藏线,我才有了无尽的思念,让我的人生不那么单薄,多了点厚重。

天渐渐冷了,思念拉长时,昆仑山上将会变成一片冰天雪地,但流动在边防的战友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汇成一股钢铁洪流,奔流不息,保供边防寸土不丢。

身为一个脱去军装的老兵,我虽不能再赴征途,更不能雨中送伞、雪中送炭,但心中不免为仍然奔波在新藏线上的战友们增添了太多的担心和挂念。 


 
王金虎
REMEMBER
山西广灵人,弃笔从戎十五春秋,驭铁骑征战昆仑,缺氧不缺精神;卸甲入警十五冬夏,着藏蓝护佑平安,退伍不褪本色。
 
编审  徐茂(1569866718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中有轮明月
守防14年<BR/>既恨又爱写阿里
湟水河畔的牵绊
终于!20式被装、19式军品,配发了!
散文||梦回帕米尔
海拔5000米之上,这场“团圆”看哭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