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正宗传人,写下第一法书,影响后世1000年,学魏晋绕不开它!

但凡学书法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书圣”王羲之的,在平日的临摹练习中,王羲之的字帖常常被作为首选。不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王羲之都有绝佳的范本,如《乐毅论》《十七帖》《兰亭序》等。他的笔法丰富而高深莫测,入门容易而精深很难,后世凡是能学成其笔法者,要么是王氏一门,要么则是天赋异禀。

直到今天,书法家的笔法也是以内传为主,尤其是家传,而在古代这一点就更为明显了。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记载笔法传承:“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由此可见一斑。

“二王”之后其家族书法成就居于魁首的当属智永了。不夸张的讲,哪怕与羲献相比,智永依然不落下风。智永,俗名王法极,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是王羲之七世孙,因居永欣寺,故称“永禅师”。智永是王羲之书法的正宗传人,他为沿袭祖宗成法,曾数年不下楼。这份虔诚与勤奋,使他成了隋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皆受他影响。

智永历经南梁、南陈、隋等朝代,书法亦被打上了时代烙印,他的字不仅能再现魏晋法度,也开唐代书法之先河,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智永曾写《真草千字文》800多份,赠与浙东诸寺,可惜已无真迹存世,所幸有拓本可见。《真草千字文》被誉为“天下法书第一”,影响了后世1000多年,想学魏晋笔法,就不可绕过此帖。

明代才子解缙评价智永:“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这卷《真草千字文》不仅有“兰亭”笔法,亦有个人创新。相似之处在于,横画延续《兰亭序》尖起与钝起两种形式,起笔细、渐行渐粗最终回锋收笔,捺画也同样有尖、钝两种变化;以“林”“含”等字为例,撇捺的交叉起笔和捺画的残尾亦有羲之风格。

智永在笔画、结字上亦有创新之处,他将王羲之行笔蓄势之意进行了缓和,《兰亭序》中有些提按强烈的字在智永这里变得顺滑了一些,如“亭”“所”等字,结字也更加紧密、笔画更为集中,竖弯钩的弧度也变小了。智永的草书险奇的风格弱于王羲之,但笔法精熟则过之。

苏轼曾说: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即是说智永延续二王笔法的典型,同时又充满韵致。《真草千字文》有一绝佳拓本,保存于陕西西安碑林,此本为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由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摹刻上石,被称为“关中本”。

现在,我们将这卷真草千字文关中本拓本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点画自然、纤毫毕现,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書法学习坚决不能绕过去的古代大师!
他是王羲之笔法真正传人!写出唐代最美行书,直逼《兰亭序》
王羲之行书《临钟繇千字文》“圆转流利、端庄秀媚"虽是伪托逸少,然技艺精能。笔法旨意兰亭!【难得稀有】
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法训练
古代书法最好的和尚,临终留下1000个字,被誉为“法书第一”
这个百岁老僧留下了1000余字,被誉为“天下第一法书”!隋唐书法家都学他,苏轼、文徵明也极力模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