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河地理——洛阳无险可守吗?

洛阳非但不是无险可守,事实上它凭山背河,形势极其险要。正如《史记·留侯世家》所言:“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这就是洛阳附近山河形势图。

你们看,洛阳周围群山环绕,崤山扼其西,熊耳、外方山镇其南,嵩山、箕山控其东,只有北部略微开阔,而又有黄河横亘,而在黄河沿岸,又有邙山为其屏障。此外,在其西北,隔着黄河,还有中条山雄峙。

在这群山河流包围之中,则是一片由伊河、洛河冲击而成的平原。洛河从崤山、熊耳山之间流出,伊河从熊耳山、外方山之间流出,两河逶迤北流,回合之后,最后汇入黄河。在这黄河以南、众山环绕之间,伊洛两河冲出一大片沃土,这地方就被称作伊洛盆地(或者叫伊洛平原)。

所以你看,洛阳地区崇山环绕,黄河襟带,形成了山河四塞之势。其实从地图上来看,可以明显看出,中条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三面环绕,形成了一个太师椅一样的形状,将洛阳盆地包围其中,洛阳就这样背靠崇山,面向东面一望无垠的豫东大平原。——然而就在东面,嵩山、箕山、具茨山却如同屏风一般立在面前,阻断了洛阳与豫东平原之间的联系,只留下一些山谷狭道以供交通。

这个形势之险固,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见的。

说完了山川地形,下面我们再来说洛阳的交通。所谓军事地理,说破天也不过就这两件事情。

由于群山及黄河的阻隔,洛阳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是很有限的。主要道路有这么几条,看图:

1、向西的道路,这条路主要是沿着黄河前进,最后抵达关中。

这条路基本上都是在黄河和崤山之间狭小的空隙里行进,非常险要。尤其是要经过函谷关,函谷关号称“丸泥可塞”,也就是用泥丸一个弹丸就能把路给堵住,这不是夸张。

函谷关战国时设立,最早设在今天的灵宝市,但到汉武帝时,他把关城东移,移到了新安县,这就是函谷新关。若论险要形势,自然是旧关远胜新关,但由于新关距离洛阳较近,所以对于洛阳城来说,反而是新关意义更为重要一些。

2、向东的道路,也是沿着黄河前行,在黄河和嵩山之间。扼守这条路的关键节点,则是虎牢关。

说到虎牢关,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三英战吕布了,这当然是演义了,不是真事。事实上,当初各镇诸侯屯兵酸枣,不敢前进一步,只有曹操一人领兵西行,意图夺取成皋,结果在荥阳被徐荣所败。

在虎牢关(也就是成皋)最著名的战争,当属即楚汉相争时刘项在成皋的对峙了,当时刘邦自彭城大败后,就退守成皋、荥阳,在这里和项羽对峙三年,成皋虽然时又易手,但项羽却不能再前进一步。

隋唐之时,李世民围洛阳,窦建德领兵来救,李世民率骁勇三千五百人急趋虎牢关(唐朝避李虎的讳,改称武牢关),以拒窦建德,窦建德十万余大军攻之不克,最后为李世民所擒。

这是虎牢关的形势图,这是个什么形势呢?你看,虎牢关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一马平川。而在虎牢关的西面,则是崇山峻岭,虎牢关恰好位于这平原与山岭之间的分界线上。在这个地方,虎牢关背靠崇山,无后顾之忧,有居高之势,正因为如此,刘项相争时,以项羽之能,在这里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放大一点,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呢?

这是中国地势的三级台阶图,大家都知道,初中地理就学过的。如果我们在图上找虎牢关,你会发现它的大概位置在什么地方?

对,就是在第二级和第三季台阶的分界线上。换言之,虎牢关不仅仅是豫西山地和豫东平原的分界点,而且是中国第三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的分界点,所以,虎牢关之所以能成为千古雄关,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我们再来看第三条道路。

3、洛阳向北的道路。由于洛阳北面是黄河,所以这条道路也就是渡黄河北上。

这段的黄河,以西的部分,都是峭壁陡岸,水流湍急。以东的部分,则豁然开朗,河道开阔,在此以下,黄河将一直流淌在平原之上,再无峡谷约束。就在这段黄河之上,有一个天然的优良渡口,就是孟津。

孟津之得名,源于武王伐纣。据说当年周武王征讨商纣,就是在孟津渡的黄河,在这里,天下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全部来了,和周武王会盟帮忙,所以这地方就被叫做“盟津”,也就是会盟的渡口的意思,后来盟津讹为孟津。

孟津是自古以来洛阳防守的重点,东汉末年再次设孟津关,西晋时在这里架了座桥,并且在桥的两头分别建城防守,后来在河中间的河渚之上也建了座城,三座城共同防守河桥。安史之乱时,九节度围攻相州的安庆绪,结果踉跄大败,李光弼于是放弃洛阳城,退守河桥,据三城以固守,叛军屡攻不下,虽得洛阳,但惮于李光弼兵势,不敢远出。杜甫《石壕吏》说老妇是“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其实就是说要补充到李光弼队伍里去。

4、第四条路,是从洛阳南下,沿伊河河谷而行,渡过伊河后到达临汝,再沿汝河南下,最后到达淮河。

这条路上有两个关口,一个是洛阳南边的伊阙,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龙门。这地方现在有龙门石窟,是旅游胜地,但在古代却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谓“伊阙”,就是说伊河上的门阙,也就是大门。它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伊阙那真正是洛阳的南大门。

伊阙在战国时发生过一次大战役,就是秦国白起在这里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伊阙之战后,韩魏门户大开,再没有力量对秦国形成有效抵抗。伊阙之战和长平之战,是白起所指挥的最重要的两次战役。

在这条路上,过了伊阙之后,在汝阳附近还需要经过另一个关隘,就是广成关。山东诸侯讨董卓时,孙坚由此进兵,董卓遣胡轸与吕布迎击,被孙坚在广成关击败,孙坚并于此地斩杀华雄。

5、第五条路,就是从洛阳向东南而行,在嵩山的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间穿过,然后沿颍河而行,可以到达许昌。

扼守这条路的关口,是轘辕关,这座关位于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间的峡谷之中,山路“有十二曲径,盘旋往复”,极为崎岖难行,但自汉魏以来,这里就是洛阳和淮北、颍上交通的重要途径,自洛阳出轘辕,就可以直接抵许昌,乃至于淮河,因此它的地位就非常重要了,凡是洛阳有战事,轘辕关是必争之地。五胡乱华,刘聪围攻洛阳时,其子刘粲就从轘辕关南下,至梁、陈、汝、颖之间。之后石勒出镇许昌,也是自轘辕关而出。

除了以上几条路之外,还有一条路,就是自洛阳南下,经太谷口越过嵩山,扼守这条路的关口是大谷关(即太谷关)。

函谷关、虎牢关、孟津、伊阙、轘辕关、大谷关,这几个关隘,是洛阳最重要的几个战略支撑点,自古以来,围绕着洛阳的一切战事,全部都是围绕着这几个点进行。

比如汉末,以袁绍为首的山东诸侯讨伐董卓,个个逡巡不进,曹操独自前进,却被徐荣败于荥阳。事后曹操在酸枣指责众将,说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部署:“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我们来看曹操的这个部署,就是让袁绍攻取孟津,酸枣诸将占领成皋(虎牢关)、轘辕关、太谷关,而曹操所没有指明的伊阙和广成关,当时已经被孙坚所占领,如此一来,洛阳北面、东面和南面的支撑点就全部被攻占,只剩下函谷关因为在西面,诸将鞭长莫及,却又有袁术陈兵丹、析,攻占武关,对关中形成威慑。如此,洛阳四面战略支点全部被攻占,则洛阳已成为孤城,势所难保,根本不必交战,胜负已定。只可惜众将碌碌,不思进取,不能用此策。

解放战争中的洛阳战役也是如此。战前,华野八纵从禹县出发,攻占登封后直插偃师,这条路显然就是轘辕关道,八纵攻占偃师后,由于未能攻克黑石关,便在黑石关以西、芝田镇一线设阵阻敌,截断郑州与洛阳的联系,这就是在虎牢关一线。同时留部队扼守登封山隘,其实就是扼守轘辕关。此外陈赓兵团九纵攻占新安,这就是占领函谷关。战役开始后,华野三纵抢占龙门,也就是占领伊阙。至此,洛阳战略支撑点全部被攻取,洛阳就已经成了囊中之物,仅仅5天之后,洛阳守军全军覆没。

然而,由于在黑石关(也就是虎牢关附近)和轘辕关八纵未能钳制诸孙元良、胡琏援兵,以至于两处据点被冲破,孙、胡两兵团得以会师,并力西援,解放军在洛阳也已经无法立足,被迫撤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洛阳之险要,不在洛阳本身,而在虎牢、轘辕、函谷(新安)、龙门、孟津等支点,若得之,则洛阳安如泰山,若失之,则洛阳危如累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古代饱受战乱,真的是无险可守吗?
洛阳八关
洛阳八关指哪里?有哪些关于这里有趣的历史故事?
洛阳靠什么成为十三朝古都的?
历史上十多个王朝,为何都选择洛阳为都?
从洛阳的地形来分析其地缘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