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子汤与真武汤鉴别

304.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   茯苓三两   白术四两  人参二两  芍药三两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附子一枚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芍药三两

病人本有水气病,太阳病单发汗,病不能解。应该用小青龙汤发汗,而用麻黄汤发汗致变证百出。水气散于外,则肿、四肢沉重、身瞤动;冲于上则心下悸、头眩、重者振振欲擗地,或咳、或呕、或小便不利。用真武汤,水气偏于外,用生姜发散水气,白术茯苓利水,附子振奋机能。

水气停于胃则背恶寒(如掌大,位于胃的后面),胃虚寒则手足寒,水气(寒)沉于肌表深处及关节则脉沉、身痛、关节痛。与真武汤证相比,附子汤证的水气偏于里加白术而不用生姜,机能沉衰更甚加附子,胃停水、虚加人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附子汤和真武汤的区别,方歌方解,临床医案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夜读伤寒-316
真武汤配方,方歌方解,真武汤的功效与作用
刘渡舟用经方:真武汤证,王庆国 刘燕华
真武汤方 第九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