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不喜欢上学?理想的教育大概是这样的

中学的数学课堂上,老师站在黑板前奋笔疾书推导公式,学生在课桌后凝眉抄着笔记,这是典型传统课堂方式,我们从科举时代就延续了这种方式,现在只是内容从四书五经变成了数理化,但方式还是一样,老师只要学生记住,而已。但效果显然不好,大多数学生遇到新问题仍然不会解答,于是去问老师,老师则又自己重复了一遍解题过程,只是速度上放缓了一些,结果看似懂了的学生,再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于是他又去问学习好的同学,那位同学也会同样的把题再解一遍,可能方法上与老师的不同,或高明或不高明,总之解完之后便看着问问题的同学,表现出一副“这么简单还不会?”的反问表情,于是回答者收获“天才”的虚荣,提问者也收获了“认命”的坦然。偶尔有些好奇宝宝会追问一句,为什么你知道这个二次方程要这样分解?绝大多数回答者会说“我就是知道”,仿佛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秘力量。于是提问者便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就像见到了超人。而实际上,他根本不是天才,因为他根本没有思考过“我为什么会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世界上不存在如此麻木的天才;亦或者是他知道方法,但是想保密从而让这个方法成为自己的独门秘籍,这种事情在科学史上倒是屡见不鲜 ,只是针对如此简单的问题保密,眼界未免太窄了些 ,要成为天才恐怕也难;最后一种,是知道方法但只是懒得废话多说的,这些人中确实存在天才,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这三种人中,第一种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掉进了思维惰性的陷阱,未经审视的将能力直接神秘化,当然这样做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不但省时省力同时还能收获一些虚荣,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现在我来回答这个"如何"的问题,作为一个曾经给人解答过无数次此类问题的人我还是足够资深的。我如何知道这道题怎么解?方法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我之前做过类似的题目 ,然后通过联想照葫芦画瓢来找答案。哪有什么天才,做的题多了,联想的熟练了,就成了旁观者眼里天才。这种联想能力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想象力,而获取模板的动力则是之前提到的好奇心。所以,即便是为了考试这个功利目的而实行的教育,也应该把重心放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上面,一遍又一遍让他们看别人解题的结果就是他们仍然只会看不会做,拿到新的题目仍然呆若木鸡。注意,这里面我们用到训练这个词,对于考试而言训练是比教育更精准的词,考试是一种短期的、目标明确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接近于一种运动项目,一种脑力运动项目,同样具有竞技性,目标和评价方式都是明确的。既然是一种脑力竞技运动,我们就应该用训练运动员的方式去提高成绩,没人会觉得运动员是通过观看教练标准动作进行提高的吧?要理解和实践,就是关联已知和场景,再做出动作,对于考试也是同理,当然运动需要反应更快,甚至将大部分反应变成下意识的肌肉记忆或者叫条件反射。既然是一种运动,提升考试成绩的方式也应是训练,它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训练和教育等价起来,而在教育的范畴内与考试这种脑力运动并列的门类至少还包括了体育和艺术。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不得不承认到目前为止,考试训练是针对最广大人口教育的最有效方法。相比于体育和艺术,前者个性化太强,无法针对广大人口实行;艺术则无法标准化也不应该标准化,同时门槛又太高。更关键的是,这两种教育方式对经济建设的目标而言兜了大圈子,成本收益比一般,最终选择现在的考试形式与学科内容对于整体而言,仍然是最优解。

实际上目前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方式,其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培养科学素养,只是良莠不齐的师资力量以及薄弱的群众基础导致整个方向严重导向了应试,为什么?因为这是最简单粗暴、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的方式,评价科学素养很难而且需要排除功利因素的干扰,除了考试恐怕还没有人想到性价比更高的评价方法,既然我们选择了低成本的方式就需要同时承受其带来的“唯分数论”的副作用。只会找问题叫做抱怨,找到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并去身体力行叫做实干,我们需要的是后者。

但是,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学校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选择了考试这种方式,家庭和个人自己则应承担个性化教育的职责。一个理想的教育路径应该是这样的:

1、鼓励好奇心,好奇心是一切发展的动力,我不知道有什么积极方法去增强好奇心,但我们起码要保护他,好奇心驱使我们去收集建模素材,有好奇心在素材就不会枯竭;

2、训练想象力 ,我同样也不知道有什么积极的办法,这里的想象力是指广义的想象力,即通过关联已知而解决问题的那种想象力,当然自然也包括了那些天马行空很难追根溯源的想象力,但是我们起码可以做到不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浪费时间,例如:1加1为什么等于2这类的底层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记住结论,暂时搁置问题,当具备足够条件时再回头思考这些问题,避开这些“简单”陷阱之后我们的想象力可以集中于建立知识结构;

3、实践从体育运动开始,为什么要从运动开始,因为有趣,为什么有趣,因为目标明确规则简单从而使得反馈快,反馈快就不会无聊就有趣。有趣就容易坚持,坚持就能够发现不足,发现不足就可以想办法去改进,如此循环,任何实践过程也无外乎是不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这样一个循环,而从运动切入去找到适用于自己的普遍实践方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他有趣,没有人会拒绝玩,动物不会人也不会,这甚至是动物的天性,所以利用好这个天性,推而广之使得所有的天性为我所用,不要放纵也不必克制,天性是客观存在的,利用和引导他们去追寻绝对自由;

4、建立知识结构,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偏向于知识点的灌输,这种倾向的产生当然有其历史背景,人类长期以来信息传递受到极大的客观条件限制,直到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前我们一直处于信息饥渴的状态,人们如饥似渴的希望把书抄下来或者背下来,等到有了机会再从头脑中翻出来咀嚼,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学习方式那么强调背书背公式背这背那。但是这几年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个状态,信息爆炸,只是这个转变来得太突然,我们的学习方式还没来得及转过来。当信息资源不再稀缺,我们追求的重点应该从数量转向质量。追求信息质量我们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筛掉劣质信息,如何做?在后面的科学方法中讲。二是把信息充分地关联起来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其最根本的优势恰恰在于可以不断进行演化,从简陋的甚至漏洞百出的,逐渐演化成严谨而精密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闻过则喜的态度,我们需要不断的挑战已有的结构找到矛盾处进行修正,即便自洽的部分我们仍然需要挑战其是否是独断的,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追求为宇宙建模、是追求绝对自由,那么每一个否定都是我们向着目标迈出的坚实步伐,难道这还不能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吗?反而我们要警惕掉入完美陷阱,在我们达到绝对自由前,所有的完美都必然是假象,因为它意味着我们无法继续前行。对于知识结构我们不用从零开始,不要无谓的重复发明轮子,已有的哲学、科学体系已经给出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文明所能构建的最优框架,掌握它,有余力则发展它;

5、让科学方法融入血液,想象力为我们创造新的假设,假设需要验证,两种验证方式分别是逻辑推理和实践检验。单独的逻辑推理是不足够的,逻辑推理只能保证理论的自洽,但问题往往发生在假设上,假设时空是绝对的有了经典力学,假设时空是相对的有了相对论,逻辑推理无法检验假设,所以,我们需要实践检验。对于任何信息,我们都需要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甄别,在信息过剩的年代,相比于广开言路,我们对信息更需要的是审慎甚至是保守的态度;

6、美是起点,也是终点,工具理性建构在直觉之上,直觉告诉我们什么是美的什么不是,这是价值判断,所以也叫价值理性,对和错是工具理性范畴,但是对错只能局限于工具理性的范畴内,这是不完备定理证明过的,在那以外的广阔范围内没有对错,我们愿意接受的也就是美,不愿意接受的也就是不美。审美是如何形成的,部分是遗传部分是文化,总之是个复杂系统,很可能是个混沌系统,这是从决定论的视角去看,我们无法分析美的形成。但从概率的视角看,我们大多喜欢简洁,这是美的基础,这是进化的结果,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我们永远追求高效利用资源,而简洁与高效通常是相关联的。规律是由简洁派生出来的偏好,越有规律也就越简洁,而对称就是一种最常见也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规律。为什么我们追求大统一理论,不是因为他存在,而是因为他简洁因而美,所有科学理论都是被创造的,不是被发现的,我们不断的试图创造更简洁的理论来描述这个宇宙,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他们都不能绝对准确的描述宇宙,但是他们的进步在于用单一理论描述了更广阔范围内的宇宙,当然他们都不可能绝对精确,但是他们越来越美。直到最终我们创造出一个大统一理论,他将是至美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叫他绝对自由。

所有的过程不是只针对孩子的,同样适用于大人,多大是孩子多大是大人本来也没有界定,如果18岁算步入成年,那么以上这些过程就要发生在一个人出生以后的18年内,这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年龄不是问题,死亡甚至也不是问题,绝对自由是人类文明的追求,这个追求不只是18岁之前的追求,甚至不只是毕生的追求,应是整个文明直至终结前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跟着马老师“重回课堂”,永远对未来充满好奇心
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12种方法
孩子想象力会被“弄丢”,父母该如何保护?
一百零一、好好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是什么扼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想象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