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为什么把老虎叫做大虫?跟避讳唐代先祖李虎有关系吗?

例如《水浒》中,武松在景阳冈打死那只,就叫“吊睛白额大虫”。

“虫”这个字,古时读hui三声,甲骨文中是一条蛇的形象。

与“虫(hui三声)”相对的是“豸”,甲骨文里是一只猫的形象。

后来“虫豸”合称,指所有的动物。

比较有意思的是,本来没有脚的“虫(hui三声)”引申指代有脚的动物,而本来有脚的“豸”反而引申指代无脚的动物,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使得这两个字颠倒讹化了。

而“蟲”这个字出现得就比较晚了,要到战国才有,显然是用“虫(hui三声)”造出来的会意字,指众多“虫(hui三声)”,引申指代所有动物。

那“虎”这个字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甲骨文其实就有“虎”字了,形象就是一只长着嘴的老虎,非常形象。

所以,“虎”的叫法应该早于“大蟲”。

“大蟲”的叫法应该起源于中原地带,后来才逐渐向四周辐射。

还有东北人管蛇叫“长蟲”,这都是山东方言的遗留。

《大戴礼记》有: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大戴,就是戴德,梁国人,基本就在河南与山东交界处,“蟲”这种习惯用法应该发源于河南、山东一带。

如此看来,避讳唐代先祖李虎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毕竟大戴早在西汉时就已经用“蟲”来称呼动物了。

另外,李白有诗句“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杜甫有诗句“猛虎冯其威,往往遭急缚。”

韩愈有诗句“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

唐代诗人写虎的并不在少数,而且用到“虎”字颇多,并不需要避讳,所以避讳一说就无从谈起。

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有一种可能了,中原方言本就习惯称呼动物为“蟲”。

而作为百兽之王,老虎叫一个“大”字也顺利成章,就像蛇要叫一个“长”字。

至于施耐庵作为一个江苏兴化人,为什么非要跟着中原方言叫“大蟲”?

有可能兴华离山东不远,受到山东方言辐射,当地也叫“大蟲”?

也有可能是他参加元末起义,走南闯北学会了这个叫法,正好水泊梁山是山东的事,为了原汁原味就用了“大蟲”的叫法?

或者干脆就是读书人掉书袋,跟着《大戴礼记》叫总没有错吧?

抑或多种原因兼而有之,总之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虫
“马子”其实是夜壶?这个没当过皇帝的人让老虎被改名为大虫
陶喻之:《石门颂》“恶虫”考
老虎为何叫大虫?
学甲骨文识汉字
在古代, 为什么把老虎称为“大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