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闹蝗灾,老百姓为啥不吃蝗虫充饥?现在生活太好,导致你对蝗灾一无所知

我小时候家家都穷,买肉还得用肉票。

那时候馋啊,一群小孩出去玩,但凡逮到点活物,一定会有人问,这玩意能吃吗?

这种灵魂拷问很容易引起共鸣,为了得到答案,我们就会生起一堆火,把逮到的东西一一烤熟了尝尝。

这其中包括了鱼、蛇、青蛙、蜻蜓……耗子也烤过,但是没人敢吃,大家怕得鼠疫。

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蚂蚱了

论味道,其实蜻蜓最鲜最甜,吃着有点像螃蟹钳子里的肉,可惜只有胸肌那么一点肉,吃不过瘾。

蚂蚱的味道没那么鲜甜,但是更香,关键是可食部分大,而且好捉,串串儿烤了供得上一群人吃。

这玩意香到什么程度呢?

几乎我们每次在外面烤,路过的人都会被吸引过来,问我们烤的什么这么香?

在这种美味的诱惑下,没过多久那些原本打死也不吃的人很快也开荤了,然后纷纷表示,真香。

所以你说老百姓宁可饿死也不吃蝗虫

这事根本说不通,我们没饿死的都吃。

所以中国古代闹蝗灾的实际情况是,老百姓不但吃蝗虫,而且还吃出了花样。

烤着吃,炸着吃,炒着吃,晾干了吃……甚至还有人晾干之后,磨成粉,掺在面里烙饼吃。

当然了,吃蝗虫虽然不算稀奇,但确实也有很多不吃的人。

一种是觉得这玩意是虫子,看着就恶心,所以不吃。

另一种就有点迷信了,认为这玩意有神仙罩着,怕得罪了神明不敢吃。

不过吃的人吃归吃,但终究不会把它当成个正经菜。

就有点像内陆人也爱吃海鲜,但偶尔尝尝鲜还行,没人把它当家常菜,更不可能成为下饭菜。

为啥不能当家常菜呢?

刨除抵触虫子的心理因素外,这玩意的供给也不稳定。

就夏天那几个月里有,而且时多时少,平时一只只捉也费事,自然上不了日常菜谱。

你以为闹蝗灾的时候就能管够了?

想得美。

人家蝗虫是飞行部队,流窜作案,别看来的时候铺天盖地,可一来就是几十亿只啊,几十亩地半天就吃完了。

吃完了人家还留在你这干嘛?

扑棱扑棱翅膀就飞走了,去吃下一片儿了。

就算你好这口,留给你的时间也不多,来一波基本就半天时间。

当然前后可能会有几波,你没准可以吃三四天。

但品质可不保障,先头部队和后续部队个头都太小,吃着也不过瘾,就中间几天的个头大,能让你吃爽。

你说这么两天多抓一些屯着?

这玩意放家里隔夜就死了,第二天就臭了,你怎么屯?

当然了,如果你实在瘾大,倒也不是没办法,古人也有把蝗虫晾晒成干的。

如果瘾再大点还可以把蝗虫干磨成面,跟别的粮食混在一起补充蛋白质。

但这么大瘾头的毕竟是极少数,蝗灾基本是在夏天,那时候家里还有余粮,一般人家也犯不着跟它死磕。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蝗灾一般都不止一年,只要遭灾,一次就会延续三四年,秋天死绝了,夏天又繁殖出一新的。

第一年有余粮的时候用不着使劲吃蝗虫,第二年没有余粮了会不会使劲吃呢?

也不会。

第一年遭了灾,来年春天家里一般就没有余粮了,这个时候就叫“青黄不接”。

等不到蝗虫出来,人就已经饿得不行了,只能外出讨饭。

大家都去讨饭了,自然也就没人再有心思琢磨吃蝗虫了。

还有说蝗虫聚集之后会发生变化,体内产生毒素?

这个也得看品种,中国主要是亚洲飞蝗和东亚飞蝗,这两种就算有毒,毒性也不大,只要不是大量生吃是吃不死人的。

所以这一点可阻止不了吃货。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中国蝗灾频繁,为何现在很少见到
奇怪,为什么古代会怕蝗灾?
在非洲被称为“吃不够”,所在之处寸草不生,国内成了“不够吃”
发现微博上很多人对于蝗灾想象的太简单了
蝗虫这么贵,古代闹蝗灾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不用它来补充营养?
蝗灾发生时,除了吃还有哪些妙招?三分钟带你了解古代的扫蝗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