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论农民起义——读吴晗著《吴晗论明史》

《吴晗论明史》汇集了明史大家吴晗多部关于明史研究的作品,涵盖了明朝政治、制度、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卡片式的《郑天挺明史讲义》不同,这本明史专著中都是完整的专题文章,而且文字通俗易懂,可读性极佳。

一、农民起义

(一)红军与红巾军

在十四世纪中叶,元朝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二十年的战争中,反对元朝的军事力量大致可以分为红军和非红军两个体系。其中红军是反对元朝的主要力量,以参加起义者都头包红布而得名。在当时政府的文书上称其为“红军”,也有个别的叫作“红巾军”。非红军的系统有浙江的方国珍、江苏的张士诚、福建的陈友定等。

现在有些历史学家不大愿用“红军”这个名称,大都称为“红巾军”。大概有这样一个顾虑:怕把历史上的红军同我们党建立的红军等同起来。

国民党政府怕红军,不但怕今天的红军,也怕历史上元朝的红军。吴晗曾给国民党政府的一个机构写明史,就被要求改掉里面的“红军”,否则就不出版。吴晗果断拒绝,这本书至今都没有出版。为什么吴晗不肯改,是因为根据历史记载,这支起义军本来就是红军,并不涉及什么政治内容,只与他们头上包了一块红布有关而已。

(二)红军提出的口号

元朝政府经常搜刮南方的物资,供北方的少数人享受,造成了“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局面。这样的统治使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红军就起来要推翻元朝的统治。

1. 对农民进行宗教宣传

红军初期的主要领导人韩山童,是传布白莲教起家的。他就提出“明王出世”、“弥勒佛降生”的口号。明王是明教的神,也叫“明尊”或“明使”。明王出世的意思是光明必然到来,人类必然走上光明极乐的世界。传说在释迦牟尼灭度后,世界就变坏了。释迦牟尼在灭度前称,再过若干年,会有弥勒佛出世,让世界又变得好起来。这种宗教宣传,对当时受尽苦难的农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对知识分子号召恢复宋朝

这种宗教宣传对农民能够发生作用,可是对知识分子就必须有另外一种口号。红军的领袖们就利用一些知识分子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对宋朝怀念的心情,提出了“复宋”的口号。刘福通是南宋大将刘光世的后代,他假托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是宋徽宗的第九代子孙,以恢复宋朝的口号来团结一部分知识分子。

所以红军有两套口号:一方面宣传“明王出世”、“弥勒佛降生”来团结和组织农民;另一方面以恢复宋朝政权来号召,团结社会上有威信的知识分子。

(三)朱元璋的成功

红军遇到的最坚强的敌人,不是已经腐化、没有战斗力的元朝军队,而是一些坚决抵抗的地主武装,元朝政府把它称为“义军”。因为红军世代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必然要对他们进行报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的地主阶级都组织力量来抵抗红军。加上红军自身没有形成统一指挥和互相配合,战争持续了二十年。最后,取得胜利的是在韩林儿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成功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抓住机遇积蓄力量

朱元璋起兵时,元朝军队正与刘福通的部队作战,无暇他顾。朱元璋占领区的北面都是红军,不必直面元朝的军队。所以,朱元璋趁此机会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占领许多城市。

2. 争取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支持

朱元璋出身于红军,受过地主的压迫,理应打击和消灭地主。不过,他发现这样做会遭到地主的顽强抵抗,就改变了红军的传统,开始和地主合作。安徽、浙江地区的地主也看到不能再依赖元朝政府的保护,与其坚决反抗而被朱元璋消灭,还不如依靠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所以,一些浙江、安徽地区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宋濂、章溢、叶琛等,加入了朱元璋的军队。

3. 引导民族战争

朱元璋的军队加入了这样一批力量之后,它的性质逐渐改变了。在他之后对张士诚的檄文中,不但不再承认自己是红军,反而叛变了红军。

到了1368年,他已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派大将徐达进攻北京。这时,朱元璋提出的口号已不再是红军的“贫极江南,富称塞北”了,而是少数民族不能当中国的统治者,要建立和恢复汉族的统治。如此,战争的性质就由原来的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改成了汉族与蒙古族的民族战争。

(四)评论农民起义

1. 起义改变不了阶级剥削

在元末的战争中,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一种情况,原来的大地主被消灭,他们的土地被分配给了无地、少地的农民,或者是新来的移民。这样,土地由集中变成了分散,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

第二种情况,还有一些原来的地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拥有了更多的土地。像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宋濂这些人,大都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做了大官。

第三种情况,出现了新的地主阶级,像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个人,他们后来都封公、封侯。

整体而言,农民的士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民还是要向地主交租,受地主阶级的压迫。明太祖是红军出身,是反对地主阶级的,现在他自己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主。因此,明太祖建国之后,农民的反抗斗争就随之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

2. 起义不能突破历史的循环

通过分析元末农民革命以及朱元璋建立政权,吴晗得出这样的结论:

(1)农民革命必然要建立政权,以便统治;

(2)它建立的政权形式遵循旧制,而不能采取未知的新东西;

农民起义的领袖只能称将军,称“三老”,称王,称帝,不可能称总统或者主席。不只是农民战争如此,连旧时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也是如此,玉皇大帝的天宫和龙王爷的龙宫都脱离不了对现实的反映。

(3)这个政权不可能是为农民服务的政权,国家财政开支只能取之于农民。

李自成以“迎闯王,不纳粮”为口号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但老百姓都不交粮了,没有了经济基础,他的军队和政权也无法维持下去。它要维持下去,也只有采取明朝的办法:向农民收租。

农民革命要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就必须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实行土地革命。但是这样的思想认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有的,农民革命只能局限于对个别地主进行报复。农民革命的领导者从反对地主阶级开始,结果是自己又变成了地主阶级,新的地主阶级代替旧的地主阶级。因此,农民革命在它取得政权之后,必然变质,从无例外。这就是历史上农民革命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同是草莽出身的刘邦、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却失败了?
从朱元璋出生入手,浅谈明朝官府地主色彩出现的原因
弘光政权的覆亡和南方的阶级斗争
吴晗的《朱元璋传》
朱元璋反对地主,而地主却为何,还要支持他呐?
中国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