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悟经络(16)|| 调脾胃亦调情志~胃经45穴
足阳明胃经是循行最长、分支最多的经脉,胃经上的腧穴自然少不了,从承泣到厉兑,左右各45穴。
穴位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
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
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
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
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免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
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
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头面部穴位:
承泣穴:足阳明经、阳脉、任脉交会穴。位于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口眼歪斜。
(注意:面部穴位非专业人士用针风险比较大,建议以按揉为主,禁灸,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少时温和灸。)

四白穴:眶下孔处。
主治:(1)目赤肿痛、目翳、迎风流泪、眼睑动,面痛、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颜面多种疾患。要想气色好、要想眼睛明亮,多揉四白穴!
(2)头痛(前额痛)、眩晕。
配伍:(1)配太冲、睛明、丰隆主治眼动、目翳、青光眼。
(2)配瞳子髎、攒竹主治眼不合(闭)。

巨髎穴:足阳明经、阳脉交会穴。横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
主治:青盲、目视不明、目翳、眼睑动、口眼歪斜、唇颊肿,有泻热作用。

地仓穴:足阳明经、阳脉交会穴,口角旁开0.4寸(指寸),面部足阳明经使用频率很高的穴位。
主治:口眼歪斜、说话障碍、流涎等一切与口有关的病症
配伍:配颊车、合谷等主治口角歪斜;配颊车、内庭等主治三叉神经痛。

大迎穴:下领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颊肿、口噤(口缩在一起张不开)。

颊车穴: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面部咬肌最高点的位置。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颊肿、口噤。

下关穴: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交会穴。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闭口时取,张嘴时会有骨顶手指)。
主治:(1)齿痛、颊肿、口眼歪斜、下颌关节脱位。
(2)耳聋、耳鸣。
配伍:配听宫、合谷主治颞颌关节炎;配颊车、合谷主治牙关紧闭。

头维穴:足阳明经、足少阳经、阳维脉交会穴。 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1)头痛、眩晕;失眠(安神定志)

(2)目痛、迎风流泪、眼睑动。

配伍:配风池、率谷、合谷主治偏头痛、眼痛。

脖部穴位:
人迎穴: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交会穴。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慎灸。
主治:(1)头痛、眩晕,(2)气喘,(3)咽喉肿痛、瘰疬、瘿气。(有针灸大师用针灸手法治疗高血压。)

水突穴: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前缘。
主治:(1)咳嗽、气喘。(2)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气舍穴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
主治:(1咳嗽、气喘。(2咽喉肿痛、瘰疬、瘿气,颈项强痛。
通过按揉、推揉脖子部位的穴位(不要轻易动针,可以用我们的手指即指针),帮助疏通局部经络气机、气血循环、经脉通畅,对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甲状腺等都有帮助。

胸部穴位:

缺盆穴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1)咳嗽、气喘,(2)咽喉肿痛,瘰疬,缺盆中痛。

气户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1)咳嗽、气喘,(2)胸胁胀满。
库房穴:第1肋间隙。
主治:(1)咳嗽、气喘,咳唾脓血(2)胸胁胀痛。
屋翳穴第2肋间
主治:(1)咳嗽、气喘,(2)胸满,乳痈。(有针灸大师配合谷、肩井治疗乳腺增生。)
鹰窗穴第3肋间
主治:胸满,气喘,乳痈。
乳中穴:乳头中央。(第4肋间隙,多用于定位)
主治:癫狂痫、滞产、乳痈。
乳根穴:第5肋间
主治:(1)咳嗽、气喘,胸满,胸痛;(2)乳痈,乳癖,乳汁少。
通过点按揉胸部穴位,除了上述主治病症,还可调动胃经的经气经血,促进全身的活血化瘀及血循环,以达到治病、美容目的。

腹部穴位:(“腹部深如井”)

不容穴: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下同
主治:(1)腹满,呕吐,食欲不振。(2)腹痛引背(腹痛辐射到背部,可能是胆囊问题,也可能是胃的问题,病根在阴部时取该穴阳病治阴)。
承满穴:脐中上5寸
主治:肠鸣,腹痛,噎膈,吐血。
梁门穴:脐中上4寸
主治:脘腹痞胀,腹痛,泄泻,食欲不振。(食欲过旺时,重点按揉该穴用于抑制食欲,减肥)
配公孙、内关、足三里主治胃痛、腹胀、呕吐。
关门穴:脐中上3寸。(关闭前后2阴的门户
主治:(1)腹痛,腹胀,肠鸣,泄泻。(2)水肿,遗尿。
太乙穴:脐中上2寸
主治:(1)癫痫(神志性疾病)、吐舌(小孩脾胃有火)。
(2)腹痛,腹胀,呕吐。
滑肉门穴:脐中上1寸
主治:(1)癫痫、吐舌(神志类疾病)。
(2)腹痛,腹胀,呕吐(脾胃肠腑疾病)。

天枢穴:大肠募穴。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1)腹痛、腹胀、肠鸣、泄泻(浅刺),便秘(深刺)(有双向调节作用的穴位,既可治疗腹泻,亦可治疗便秘。按揉逆时针为泻,顺时针为补)。(2)月经不调,痛经。
配伍:配足三里主治消化不良、腹泻;配上巨虚、曲池主治细菌性痢疾;配足三里、大肠俞主治肠麻痹、便秘。

外陵穴: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下同
主治:腹痛、腹胀。
大巨穴:脐中下2寸
主治:(1)腹痛、腹胀。(2)小便不利,疝气,遗精。
水道穴:脐中下3寸
主治:(1)小便不利,小腹胀满,阴中痛,(2)痛经,不孕。

归来穴:脐中下4寸
主治:(1)少腹疼痛,疝气。(2)妇人阴冷、肿痛、月经不调。
配伍:配太冲主治疝气偏坠;配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气冲穴:足阳明经、冲脉交会穴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不宜灸。
主治:疝气,月经不调,不孕。

部穴位:

髀关穴: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下肢的关口。
主治:下肢痿痹(包括膝关节痛),屈伸不利。

伏兔穴:髌骨底上6寸,骼前上棘与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大腿弧度的最高点。
主治:下肢痿痹,膝冷膝痛(受冻受凉或受过伤年纪大时容易导致),脚气(指脚肿、行走不便)。(有用针灸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配伍:配髀关、犊鼻主治腿膝腰疼痛。

阴市穴: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
主治:寒疝痛引膝,下肢痿痹,屈伸不利。
梁丘穴:胃经郄穴(阳经郄穴治痛症)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大腿外侧,取穴可用虎口掐住髌骨下缘,大拇向上压的穴位即是穴。
主治:(1)胃痛,(2乳痈、乳痛(胃经循行过乳)(3)膝肿痛,下肢不遂。
配伍: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主治急性胃痛。(可做深的、重的按压);配犊鼻、阳陵泉主治膝关节痛。

犊鼻穴: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叫外膝眼)。
主治:膝肿痛、屈伸不利、脚气。

足三里穴:胃经合穴、下合穴。犊鼻直下3寸(凹陷中),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一切与肠、脾、胃有关系的病;还有与神志、乳腺、虚劳(气虚、血虚、脾虚、阳虚)有关的疾病都参与治疗;还有膝足肿痛。主治范围十分广泛。
人体最大的保健穴“灸了足三里犹如吃了只老母鸡之说
配伍:配中脘、内关主治胃脘痛;配脾俞、气海、肾俞主治虚症腹泻;配三阴交、神门治疗心悸。等等。

上巨虚穴:大肠经下合穴。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1)腹痛,泄泻,便秘,肠鸣, 肠痈。(2)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配天枢(大肠募穴)、曲池(大肠经合穴)治疗细菌性痢疾(湿热型,清热);配支沟、大肠俞主治便秘。(上下配,俞募配;治疗大肠疾病)
条口穴: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小腿共16寸)。
主治:下肢痿痹。
针刺方:条口透承山(膀胱经穴位)治疗肩周炎非常有效(左右对治)。
下巨虚:小肠下合穴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1)小腹疼痛,泄泻,腰脊痛引睾丸。(2)乳痈,(3)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配伍:配曲池、太白等主治泻痢脓血;配阳陵泉、解溪主治下肢麻木。

丰隆穴络穴(沟通表里经脾经,脾与水液代谢、水湿痰浊有很大关系,化痰要穴外裸尖上8寸(与条口穴平 ),胫骨前肌的外缘。

主治:(1)腹痛,腹胀,便秘。(2)咳嗽、哮喘、痰多、咽喉肿痛、胸痛。(3)头痛(闷痛、沉重、头痛如裹,痰湿引起的头痛典型特点)、眩晕(与痰有关)、癫狂。(4)下肢不遂,痿痹。

配伍: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

解溪穴:经穴。裸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1)头痛、眩晕、癫狂。(2)腹胀、便秘。(3)下肢痿痹,足踝无力。

配伍:配昆仑、太溪治疗踝部痛;配商丘、血海治疗腹胀。

部穴位:
冲阳穴:穴。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在二、三趾之间往上推,推不动的地方即是穴。
主治:(1)胃痛、腹胀;(2)口眼歪斜、齿痛、面肿。(有胃火上炎,可从下而治降火)(3)癫狂。(4)足痿无力,肿痛。
陷谷穴:输穴。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
主治类似冲阳。
内庭:荥穴(泻热作用好,清胃火)。第2、3跖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1)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2)腹胀、泄泻、食欲不振。(3)热病。(4)足背肿痛。
配伍:配合谷主治牙龈肿痛;配太冲、曲池、大椎等主治热病。
厉兑穴:井穴。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脚侧后方0.1寸(指寸)。
主治热症:(1)齿痛、咽喉肿痛、面肿、鼻衄,口眼歪斜。(2)热病、癫狂、多梦、善惊、神昏胃不和则卧不安)
配伍:配隐白、中冲等主治中风昏迷;配内庭、太冲等主治五官科炎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年再版初七篇 十二经脉解读之八、足阳明胃经(共45穴)
足阳明胃经【经穴图文详解】
常用穴位取穴法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特效穴位
1_肺经大肠经10-18
每日一穴---内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