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戒骄戒躁,慎终如始


上班的日子到了,返程务工的人潮汹涌。小视频里摩托车在闸口排起长龙,火车站里川流不息。天气转晴,阳光大好,人心一振。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正在好起来。

朋友圈里,江苏省医疗队伍支援孝感的段子乱飞,十三太保各走各路,向着一个目标前进。令人忍俊不禁。许多调侃,许多欢快。似乎这是去越野、旅游。
压抑太久,需要释放。
但我却有些谨慎,切不可麻痹大意,要防止死灰复燃。

又想起读过的书。
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齐名,只是研究者略少。其实相对孙子,吴子的历史记载更为详尽,事功更为突出。这个人才的经历,充分证明了那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名言。吴起先后分别在鲁国,在魏国,在楚国为将。无论治军还是用兵,均验证其为天才。相比于孙子的事迹渺茫,成就更显突出。吴子兵法论及为将有所谓“五慎”,分别是“理、备、果、戒、约”。


原文是:
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虽克如始战。约者,法令省而不烦。
译成现代文:将领必须慎重的有五个方面:一是“理”,二是“备”,三是“果”,四是“戒”,五是“约”。理,就是统率百万大军如同治理兵力很少的部队一样。备,就是军队一出动如同遇到敌人那样警惕。果,就是临敌作战不考虑个人生死。戒,就是虽然已经打败敌人却如同战斗刚开始那样戒备。约,就是法令简明而不烦琐。
这五个方面,分别讲的是治军才能、敌情观念、献身精神、谨慎态度、治军作风。
在这里我们要取一个“戒”字,“虽克如始战”。必须要保持谨慎,切不可麻痹大意。
在战争中,因为初战告捷,心生骄慢,以至满盘皆输。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既然大家以江苏说事,不妨拿发生在江苏的战事为例。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三月,郑成功率兵进攻定关(今浙江镇海)、宁波,将该处船支全部焚烧,以防主力北进后清军在海上切断其后方交通线。五月,郑成功率大小舰船两千余艘,兵将八十三营、水陆十七万大军,大举北进。六月至焦山,破瓜州,遂派张煌言率一部兵力溯江西上,越南京直趋芜湖,阻止清军水军来援。郑成功自率主力于二十三日攻克长江重镇镇江。七月四日继续西进,初七日包围南京。此时张煌言部已攻克芜湖,南京附近、大江南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或降或克,势如破竹,俱为郑军占领,一时全国震动。
在局部出现抗清大好形势下,郑成功志得意满,认为南京指日可下,“属邑节次归附,孤城绝援,不降何待”。清江南总督郎廷佐困守南京,八旗主力部队已去西南,城内兵力缺乏,遂伪称要降,派人送信与郑成功,请限一月期。郑成功因轻敌误信诡计,既未阻止杭州、苏州、崇明等地援军入城,也未采取积极的进攻措施,顿兵城下近二十天无所事事,坐待敌降。以致军队战斗意志松驰,竟“日夜张乐歌舞”,“释戈开宴,饮酒捕鱼为乐”。
此时,西南战场的李定国军已经失败,进攻贵州的清军噶褚哈、马尔赛部已经回军荆州,东下来援,与南京守军取得了联系。由崇明来援入城的清总兵梁化凤,乘郑军丧失警惕、麻痹无备之机,于二十二日由凤仪门穴城而出,对郑军实施突然袭击。部署在凤仪门外的两镇郑军,全部被歼。二十三日,清军乘胜全力出击,郑军又因指挥、通讯失灵,各部互不联系,郑军被清军各个击破,纷纷溃逃。郑成功当机立断,迅速收军登船,救出长江,返回厦门。张煌言孤军深入,在荆州清军攻势下,部队溃散,个人只身逃回浙江天台。南京战役以失败告终。(出自《中国军事史·兵略卷下》)
郑成功南京战役的失败,影响可谓巨大,教训可谓深刻。
从历史回到现实,什么时候才能够放下戒备,恢复太平日子的过法呢?
个人体验,至少等各地医院或者当地医院的门诊恢复正常。
官方渠道,到了那一天某些媒体肯定会敲锣打鼓,歌舞庆功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成功北伐南京为何遭到惨败:连犯两致命错误
使命的召唤——郑成功及其事业 / 醉罢君山 / 第40页
第二节 郑军进抵南京城下后的双方动向
郑成功北伐失败
李晖|【长篇历史小说】铁血孤臣谱(四十二):功败垂成
崇明历史 两次战争及相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