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只想做凡庸的常人


很多人都在为一位陕西的女子而感动。因为她白天在幼儿园里工作,晚上又去做了代驾。那么冷的天,那么黑的夜,那么远的路。
有评论为她写道:“如果说2020年度最美女性是张玉环的前妻,2021年度最美女性恐怕就是这位代驾姑娘了。”
还有人为她写道:“她的笑容、她的脸庞、她的乐观,她的大方,都绽放着粉脂无法涂抹的美。愿她遇良人,此后数冬暖。”
具体的,请看“零下10度的凌晨1点,这位代驾姑娘,你笑得让我好心疼”。
 
在一个群里,很多人也在为陶勇医生点赞。称赞他大智、大爱、大胸怀,在关心他的康复。
 
而在此时,我却想起苏轼写的一首诗。诗题“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读罢当时,第一反应是三个字:“想得美!”假如用四个字,“想得真美!”五个字,“想得太美了!”
在那些讲出身、论血统,“世胄蹑高位”的时代,愚而且鲁却能够“无灾无难到公卿”者,当然不乏其人。但很显然,苏轼本人不是,否则他爹爹也不用成为发奋刻苦的典型。三字经甚至为他编成歌谣:“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傻子都能做高官,还用寒窗苦读吗?
但是,苏轼的这点心思我是赞同的。因为对我而言,我只想做一个凡庸的常人。只想无灾无难,平平安安过一生。我不要金戈铁马,更不要血雨腥风。既不想扬名立万,更不求万众瞩目。
 
再回到那两则感动或点赞吧。
首先请回答我的疑惑,电瓶车充满电能骑多少里?
接下来,我们难道不该问一问,是什么使这位姑娘活得如此艰辛吗?难道幼儿园里的工作不足以保证她的开销吗?是她要的太多,还是正常的报酬太少?
接下去还要问,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收入分配,到底是谁决定的,凭什么而决定的?
请不要以为多此一问,因为前不久看了一本书,说在欧洲某些国,体力劳动者的收入非常高。因为非如此不足以保证他们拥有足够的闲暇。
我的问题是,当有些人疲于奔命尚不足以保证衣食所安时,社会的分配真的公平吗?
那还要进而问,你们为这位代驾的女子点赞,在赞美她的不屈不挠后,是否想对现实的不公不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还是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无需改变的?假如那是应该改变的,您想做些什么呢?
无论如何,我又想起一句话:“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而对于陶勇医生,他被患者所伤一事。即使伤人者受到法律制裁,问题就此了结吗?患者为什么会伤他,他是不是仅有那位被伤的医生,会不会是最后一个被伤的医生?医患关系何以至此?为什么让医生付出血的代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谁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谁?
事情难道就以赞美付出惨重代价的医生个人作结吗?
 
当我们赞美一个人崇高、伟大时,我们到底在赞美什么?
 
我进而想到了孔门之学。
静夜读书,好像老庄对儒学颇多批评的。在有关孔子问学老子的记述里,老子甚至批评了孔子,告诫他“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孔子动辄要树立君子的典范,让大家向风慕义,高山仰止。却没有从人性本恶出发,倡导把权力关进笼子。
这是我在苛求古人吗?
要不我们再看看他自己做的事,他的那个“贤哉回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德行真好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颜回的德行真好啊!”
多少代人都拿着颜回做榜样,都念着颜回对于困苦生活的不忧而乐,然而,这是好的吗?
颜回用生命做出回答,“不幸短命死矣!”
他为什么会短命而死呢?跟那所谓的“一箪食,一瓢饮”难道无关吗?那样的生活条件,如何能够保证健康,保证营养,如何能够不短命而死?
孔子自己想过吗?古今的读者诸君对此想过吗?
 
我们再看看孔子自己吧。既然他称赞颜回的贤,那么,“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他老人家自己愿意吗?
我们知道,当他在举办丧事人家吃饭时,是不会大快朵颐、大吞大嚼的。“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我们同时还知道,他对吃饭是很讲究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非但如此,“食饐(ì)而餲(à),鱼馁(ě)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同“饩”,音xì)。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ǔ),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他老人家,不仅要吃肉,而且要喝酒,吃饭的规矩还很多。您甚至可以说,伺候他老人家吃饭,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但他却在那里称赞颜回过“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不是说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
噫!孔老师呀。
 
当我们赞美典型,为他人感动时,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简单一问,换做是你,放在她(他)的位子,你愿意吗?
又想起老子对于儒家的批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仁义啊,孝慈啊,背后究竟都是些什么?
就因为孔老师一意瞎搞,中国人才走不出历史的死循环,分久合,合久分,你方唱罢我登场,赶明儿换一拨儿人发财,一边还满口的仁义道德。
反正我属意他提倡的生活:“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思维导图
经历了,才知道健康的重要
珍爱生命,远离“国学”
聪明反被聪明误
苏轼最可爱的7首诗词,逗人一笑,又引人深思,绝对值得一读
从白居易的读《老》诗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