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彼得堡,一座曾承载着复兴之梦的城池(上)

圣彼得堡坐落在波罗的海的芬兰湾,规模仅次于莫斯科,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八位受欢迎的旅游城市。1703年彼得大帝在此建立彼得和保罗堡的水路要塞,后扩建为城市起名圣彼得堡。1917年这里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在列宁逝世以后曾改名为列宁格勒,它是一座历史名城。历史上,从彼得大帝时期到十月革命的200年间,圣彼得堡一直都是俄罗斯的首都。“没去过圣彼得堡,就没有真正到过俄罗斯。”—俄罗斯人如是说。

圣彼得堡,一座曾经承载着复兴之梦的城池,一个彼得大帝用梦想建造的杰作。300多年的历史造就了俄罗斯皇室宫廷的宏伟壮丽,是俄罗斯对西方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一座令旅游者兴奋的城市。作为俄罗斯最欧化的城市,它被普希金赞颂为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1990年整个圣彼得堡历史名城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目录》。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行程

圣彼得堡素以建筑景观闻名,面貌雄伟高雅,风景引人入胜。城市规划简洁、开阔、大气,建筑物大都体现着浓厚的18世纪欧洲巴洛克式的风格,房屋颜色和造型五彩缤纷,宫殿的颜色则以绿白相间或天蓝与白色相间多见。街头巷尾花木葱茏,与我们中国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不同,随处可见风格迥异的各种神或人物的雕塑,有青铜的、大理石的,也有其他材料铸成的,使整个城市充满了文化艺术氛围。

置身彼得堡这座城市当中,首先感到的是她的厚重与灵动。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皇宫等古建筑都曾经是皇家之所,而如今物是人非,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向现在的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青铜骑士像@十二月党人广场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是圣彼得堡城市的象征,在涅瓦河南岸。

铜像的底座是一整块花岗岩,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彼得大帝骑在腾越的骏马上,神情坚定,马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了的敌人。

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样,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在这片沼泽地建起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带向了海洋与繁荣。 

1834年在青铜骑士像周围开辟了一个巨型广场,命名为参政院广场;1925年苏联政府为了纪念100年前俄罗斯出现的反奴隶制度的热血贵族青年组织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把这片广场命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1992年苏联解体后,又重新起用了它的老名字“参政院广场”,但是圣彼得堡人还是喜欢称它十二月党人广场。

站在广场,从任何方向欣赏这座塑像,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这一塑像曾受到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的高度颂扬,写下了他最出名的叙事诗《青铜骑士》。

广场西面就是卓尔不群的海军总部大厦,大厦融合了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安置在中央阶梯式屋顶上闪闪发光的镀金塔尖,远远望去,像定海神针般直刺苍穹。

圣彼得堡的发源地—彼得堡罗要塞

彼得堡罗要塞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三角地,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军事堡垒,与圣彼得堡城市同龄,是圣彼得堡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

1703年5月27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彼得堡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而建造的,同时圣彼得堡城市也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彼得堡罗要塞原本是为战争之用,但建成后却没能用上。1717 年要塞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了国家监狱,它宽厚的墙壁里筑有许多暗炮台,以及阴沉、寒冷的单人囚室。从长长的在押犯人名单中,可以找到许多名人的名字:拉吉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等。另外,彼得堡罗要塞的炮声充当起了报时和涅瓦河泛滥之时的警报系统。

彼得堡罗要塞中有彼得堡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1950年代一度为中国造过纸币)、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

最著名的是建于1703年彼得堡罗大教堂。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到本世纪中叶,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塔尖金光闪闪,直刺蓝天。

彼得门是唯一从彼得大帝时期保留至今的历史古迹,门墙上装饰着带有预言色彩的石雕像,半浮雕及1069公斤重铅铸造的俄罗斯帝国徽章。

冬宫里的辉煌岁月

对于冬宫的最初记忆是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早就向往它的金碧辉煌。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驾齐驱)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一个拥有五大部分的建筑群,其中最大的也是藏品最多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冬宫”。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初建于1754-1762年,是一座极具欧陆风情的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外墙面的颜色绿白相间。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成为国立博物馆。

冬宫比我想象的更辉煌,让很多欧洲大国羡慕妒忌恨。博物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珍品,共约270多万件,从原始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绘画到雕塑、从服装到珠宝,甚至到埃及的木乃伊,数不胜数,价值连城。据说,如果在每一件藏品前面只停留一分钟,每天参观6小时,也要至少22年的时间才能看完。其中绘画作品闻名于世,享誉欧陆,包括14至20世纪以来,700年跨度之间的艺术作品;从拜占庭古老的宗教画,到西欧各时期著名画派的经典之作,以及现代精品,如马蒂斯、毕加索及其他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足以让你震撼。可以说,冬宫的典藏就是一部完整的世界美术史。

达·芬奇现存于世的油画总计不过10幅(一说6幅),卢浮宫只有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而冬宫却有两幅,即《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与婴儿》。还有拉斐尔、伦勃朗、梵高、高更、提香、塞尚、雷诺阿、莫奈、毕加索等大牌画家的画作,以及骨灰级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的雕品,都是该馆不得不看的极品珍藏。

镇馆之宝NO.1:乌东大理石雕塑《伏尔泰坐像》

镇馆之宝NO.2:伦勃朗油画《浪子回头》

镇馆之宝NO.3:达芬奇油画《圣母丽达》

镇馆之宝NO.4:达芬奇油画《圣母与婴儿》

拉斐尔的《圣母像》画和画框是一体的,弥足珍贵

金色大厅中的沙皇宝座,沙皇举行庆典和宴会的地方。

宝座上方有双头鹰,这是权利的象征。

马赛克镶拼而成的一幅叶卡捷琳娜像

军事画廊两面墙壁上有著名统帅和将领的画像

孔雀钟,如此巧夺天工的机械钟真不多见。孔雀上的每一片羽毛都像是真的一样,一到时间,孔雀的尾巴会打开,公鸡会打鸣,猫头鹰会眨眼

不管是走马观花也好,飘然而过也好,细细品味也罢,冬宫的豪华和气魄,艺术的珍贵与精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感受和震撼是强烈的。如果能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浏览,那该是怎样的享受。

走出冬宫的大门,是气势恢宏的皇宫广场,这是为纪念1812年战胜拿破仑的卫国战争而建。广场中央的亚历山大纪念柱,由整块花岗石制成,高 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没有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铜像,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是战胜敌人的象征。仰视那巨大的柱体,再回望冬宫,似乎谛听到俄罗斯心脏的跳动,感觉到一种庞然大国的气魄,一种傲视苍穹、睥睨四方的自信。这应该是那个时代,俄罗斯强势精神和气势的象征。

纪念柱后面黄白相间孤形展开的超大建筑是昔日的参谋总部大楼,与主体淡绿色的冬宫迎面相对,流光溢彩,交相辉映,让整个广场充满了皇家的气息。驾驶着仿古马车的“马夫”和一些身穿古代宫廷服饰的俄罗斯年轻男女在广场上兜售着自己的生意,也为广场增添些原本的历史味道,让到访者似乎看到了从前穿着华丽的皇家人生活状态,找回了一点回归历史的感觉。

这座举世瞩目的艺术殿堂,用一切语言来描绘都显得那么多余,相信只有此刻眼里之所见才是最真实的,也许除了影像我们什么也带不走,唯有俄罗斯帝国的艺术珍品会永远驻留心中。

从一座帝王的辉煌宫殿,到今天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冬宫见证了圣彼得堡的历史和今天,也收藏了世界历史的昨天和今天,如果没有战争和灾难,它还会走向明天,见证明天。愿明天会更好!

光彩夺目的彼得大帝夏宫

北方战争的胜利,使彼得大帝的野心得到极大满足,为了彰显俄罗斯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地位,便在圣彼得堡郊外建造了一座能与之相适应的宫殿——夏宫。后经历代沙皇对它进一步的雕琢润饰,使得它更加美丽迷人。曲折的历史,让夏宫饱经磨难,如今的场景是数度建复来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夏宫建于1704年,1723年竣工,由彼得大帝亲自选址并参与设计,简直就是多面手大帝啊!正是因为他的设计智慧,才让夏宫花园成为皇家园林的典范。

夏宫宫殿曾是彼得大帝和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的住地,内外装饰极尽奢华,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

从高处望下去,夏宫的整体设计很有气势,宫殿高高在上,下面的水道似一把剑,笔直插向海边,是波罗的海的入海口,水道两边的丛林和草地,是典型的俄罗斯园林风格,能让人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大宫殿前,有举世瞩目、蔚为壮观的大瀑布喷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级台阶,闪耀着鎏金的光辉和水流的银影。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相搏的雕像,这一雕塑象征着俄罗斯战胜瑞典。

周边广袤的树木和草坪呈几何状排列,其间池水潋滟,纵横交错,景象开阔,让人赞叹。

彼得大帝喜欢海,喜欢造船,特意把这座宫殿建在了芬兰湾的岸边。站在宫殿门口看出去,路的尽头就是波罗的海芬兰湾。此时任凭怎么眺望,都是一片白雪迷茫……

夏宫本应夏天去才好玩,冬天到这里,有点萧条,喷泉也没开,但也很宁静,你仍然能感觉它的辽阔和美丽。夏宫仿佛就是一幅立体画,宫殿、雕塑、瀑布、喷泉、运河、森林、草地、蓝天、大海、动物,大自然的美景和艺术大师的精美作品巧妙地融为一体,对每一位到访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视觉享受!

据说普京特别喜欢夏宫,他的所有重要活动都在夏宫举办,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P.S.再来说说彼得大帝的女人叶卡捷琳娜一世,她是立陶宛农夫的女儿,三岁就成了孤儿,被一个路德派牧师收养。她最初嫁给一个瑞典骑兵,1702年,在北方战争期间成了俄军的俘虏,后来变成彼得宠臣缅希科夫的情妇。1703年,彼得大帝在缅希科夫家和她邂逅,从此俩人结下不解之缘。彼得大帝死后,在缅希科夫和近卫军的拥护下,叶卡捷琳娜成为女皇。

足迹

海  外

南极  马达加斯加  |  肯尼亚   |  马尔代夫

莫斯科  |  以色列  |  埃及  |  尼泊尔  |  土耳其

不丹  | 智利  |  斯里兰卡  |  毛里求斯 

国   内

北疆  |  南疆  |  三坊七巷  阳泉

燕都第一仙山

禅之旅

在西藏,感受信仰的力量  |  高山之巅的信仰 

盘踞在崖壁上的苯教圣境  |  悬空修行

乘着大鹏鸟的翅膀回归  |  狮面佛母峰

转山   |  那山、那景、那美食、那些人   

生命中最后一次上供下施

 宁波佛教  |  探茗问禅  |  福建丛林古寺

雍和宫  |  法缘寺  |  龟龄寺  |  乐佛寺

二祖庵  |  《心经》玛尼墙

大道行

问道榕树下  |  龙山石窟

行 者 说

孤独行者  |  巴丹吉林沙漠

·

2017,感恩有你  |  2017(上) |  2017(下)

温暖2016  |  2016(上) |  2016(下)

2015(上) 2015(下)

古美塾庭

“天路文华”  |  梵天东土,并蒂莲华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  |  开化寺

晋北古风遗韵  |  晋祠  | 龙山石窟  |  童子寺

洪福寺  |  南禅寺  |  岩山寺  |  佛光寺

应县木塔  |  净土寺  |  永安寺

原创是一种坚持,打赏是一种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彼得堡夏宫
2016.8俄罗斯圣彼得堡之行
【图文】(俄罗斯)金秋俄罗斯之旅
俄罗斯游记与往事(一)
第八十讲 世界遗产: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及其相关古迹群
圣彼得堡:我离开的每一天都会想念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