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磨磨蹭蹭,除了发飙,我还想出来了7个好办法

不少朋友都曾私信或留言问我:

“果妈,我家孩子总是很磨蹭。一顿饭就能吃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内就能完成的作业,却硬是磨叽了一个多小时。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说实话,我也为此担心。果果要上一年级了,吃饭也慢,做汉字描红等作业时,也容易走神。

何况,他亲爹就很能拖。我认识他这些年,他参加任何考试,都是临考前一晚才匆忙刷夜复习,从无例外。

我稍好一点,但偶尔也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就是拖延症,我们明明知道会产生负面效果,但仍然会习惯性的拖延或推迟某些事情的行为,几乎每个人都多少有点“病症”。

它似乎有一种力量,日复一日,阻止大家完成应该做的事情。严重的话,这还可能导致内疚、自卑、抑郁,降低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什么会发生拖延症?到底该如何克服呢?

今天,我就结合心理学的一点研究,以及我和果果身上的实践,来和大家聊一聊。

1

为什么我们要回避应该做的事情?

行为心理学研究揭示了“时间不一致”的现象,即大脑更看重眼前的快乐,而不是未来的回报。 

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但却经常控制不住熬夜刷剧等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导致我们身体变差,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

总之,我们很难用远期的回报,激励现在的自己。

对小孩子来说,他们即使知道应该认真学习、及时完成作业,才能取得好成绩,但是仍然忍不住开小差,先玩够了再说。

事实上,如果有任务悬而未决,我们在拖延中(A点)往往比行动中(B)更痛苦和自责。但是,我们往往还是只能在deadline前才能完成任务。

对孩子来说,不是学习困难,而是开始学习更难。

2

所以,如何停止拖延?

我们必须找到一些方法,让孩子行动起来。

以下几项措施,我大致按照有效性排序。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项或者几项措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提前一天定计划

这也被称为Ivy Lee Method,顾名思义,叫Ivy Lee的人发明的非常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它有六个步骤:

1、每日结束前,让孩子写下第二天计划要做的任务,数量上不能超过六项。

2、将几项任务按照重要性排序。

3、第二天,让孩子先专注于完成第一项任务。未完成前,不要分心做其他任何事情(中间休息时间除外)。

4、睡觉前,将未完成的任务挪到第二天接着做。

5、每日,不断重复上述步骤。

即使有时候有些突发情况也没关系。我们得始终秉持着这个原则,尽量按照计划表顺序依次完成。用最简单的方式,指导更复杂的情况。

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因为它消除了行动前的散漫和拖延。

制定这样的计划表,也可以避免多任务的负累,最大程度保证了孩子的专注度。

另外,我们可以将任务表贴在墙上,或者放在桌子上显眼的位置。善用视觉性刺激,提示孩子们应该行动起来了。

比如,在寒假期间,果果主要任务是拉英语听力。

我总是把这项任务写在最前,也总是一早就帮他打开倾听者听起来。最终,他的完成度还可以接受。

大家可能会担心,如果总是完成不了定下来的任务该怎么办?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检讨是否任务布置的过重了?过难了?培养高效做事习惯很重要,但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立即达成。所以,我们不妨把开始的任务定的少一点、简单一点,以培养习惯为主。

等到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后,再逐步增加任务数量和难度。

2)专注于过程本身,完成后即给一定奖励

有一次,我让果果听英语,我监督做Quiz《纯分享:这就是娃圈都在用,可以提升2倍英语学习效率的神器》,他却没做。

是什么原因呢?

他告诉我:“我害怕做完后,会错很多。”

我安慰了他一番,并告诉他:“你只管专心先听半小时,只要认真听了,肯定能能对Quiz。之前错的多,是因为你放着音频,人跑掉了。怎么可能对呢?”

很多时候,我们是担心完成任务的结果不好,所以迟迟不愿意开始。孩子也不例外。

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番茄钟法”,用计时器定25~30分钟,让孩子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只要做就行了,不要担忧“不会做”、“做错一堆”的结果。

当他们专注完成后,我们可以奖励他们阳台上远眺,并吃一点儿水果、坚果、酸奶等小奖励(对吃货很有用),或者偶尔玩一会儿玩具及电子游戏(孩子大了,宜疏不宜堵)给予即时的满足。

我们要避免被遥远而艰巨的任务吓倒,而是制定短暂的小目标,化难为易。

唯有这样,才能将更长效的激励(比如刷完RAZ、大白本),提前到短期内就能获得一些成就感(20分钟1本书,或者1~2道题),日拱一卒,直到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刻。

回到本段开头,果果听故事正确率这事儿上。他在做到认真、专注后,正确率一般在80%以上。那如果是认真听故事后,正确率仍然很低,那么我们就得反思,是否应该适当降低难度。

任何学科学习,不是一味难就行,关键得合适。

3)将拖延的“惩罚”效果提前

很多孩子磨磨蹭蹭,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所以,他们也常常晚睡,早上又得早起,上课无精打采。如此不断恶性循环。

我们在一开始就应该果断打破这种循环。

怎么做呢?

我们得帮他们确定固定的入睡时间,比如9点。一到时间,不管是否完成了作业,都让他们先睡觉。第二天,如果因为未完成作业,遭受了老师的惩罚,他们也能逐渐有所改变。

高效的完成一件事,才能逐渐养成高效的完成每件事的习惯。

(进入一年级了,爸妈不能再把他们当孩子)

4)每日任务不宜过多,且把孩子最爱做的事情放在最后

有段时间,果果喜欢玩重力球。那么,我就把这件事情放在最后。

他在此前若干个环节,如吃饭、听故事、练琴、刷raz,都不得不加快,才有可能在睡前玩一会儿。

这就需要我们换一种方式投其所好,将其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最后。

当然,前面的任务也不宜过多。如果他们发现无论怎样赶时间,都无法在睡前做完所有事情,那这样的安排显然也是无效,甚至有反效果的。

5)给他们不得不做的理由

我上初中时,都很少把作业带回家。一方面,因为那会儿我们负担确实不重;另外一方面,因为班里有几个同学总是喜欢比赛谁做的更快。

我们往往在课间,甚至上课时就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

这也给我们一定启发。我们可以在学校里、辅导班里找个和孩子年龄、水平都差不多的竞争同伴,比赛着谁能更快完成作业。

6)让行动后的回报更直接

从前文中,我们都知道大脑更喜欢即时的快感。如果我们能够把长期有益的事情和即期的快乐结合在一起,就更容易避免拖延。

行为经济学研究称之为“诱惑捆绑”,比如:

  • 锻炼及收拾房间时,听喜欢的节目或音乐;

  • 刷题及看书时,听着舒缓优美的音乐。

第2条是否会不可思议?

我无论是当年看书学习,还是现在码字时,总喜欢带着耳机听歌,让困难的任务变的更享受。

这一条可能不适合所有人,切勿随意模仿。

7)三秒之内就行动

前几日,我就想着把小朋友的学习桌换个房间。我想了好几日,都没有行动。

昨晚,我告诉自己,必须马上行动。

于是,我在内心倒数了“三、二、一”,立即动起来,花了15分钟做完了这件事。

想做事时一声吼,然后动起来。不要拖,越拖越不想动。

我家孩子他爹,已经是拖延症晚期,几乎没有挽救的可能了。

但我和果果还有救,相信大家也是。

今天分享的这些方法,前五条我都实践到果果身上了,效果还不错。后两条是给可能有轻度拖延症的兄弟姐妹们的。

我特别理解大家在看到孩子磨蹭时,忍不住想发飙、怒吼的感觉。但是,我们偶尔为之也就罢了,总是这样肯定会有反效果。

小学低年级的重点,就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而这都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真正形成一个习惯只要21天。

赶紧行动起来,从买一个好看的计划表开始。

如果这篇文章让您有所启发,不妨点个在看,留个言,转发下吧~动起来,兄弟姐妹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磨蹭拖拉的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
【养儿育女】孩子磨磨蹭蹭有“拖延症”,家长不要着急,这样做效果更好
抱怨孩子拖拉磨蹭?说明你的耐心和能力都不够,7招教你如何搞定
你越催,孩子越慢!如何让孩子不再磨蹭拖拉,聪明家长有妙招
〔家教指导〕让孩子远离磨蹭,爱上做作业
孩子作业磨蹭怎么办?妈妈这样做就省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