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个月实践,翻了很多论文,我发现这个爱好真的挺神奇!
果果已经学围棋9个多月啦!不久前,我在爱棋道给他做了一个棋力测评,老师说我们已经接近北京线下1段水平。


兴趣的力量如此强大,老母亲真是惊了!真的吗?可能有水分,毕竟真正打比赛时,和临场发挥及心态也有极大关系,但我还是得来嘚瑟一下。

在这9个多月里,我对果果学棋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怀疑动摇,变成了坚定不移支持

人生那么长,孩子难得有一项略有天赋(我瞎猜的
),而且受益非常多的爱好,很不容易了。

我没有想过一定要取得业余N段的,但起码可以作为坚持终生、受益终的兴趣爱好。

以为,学棋,最重要的不仅是围棋技术,而是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如何坦然面对胜负,如何胜不骄败不馁;对局过程中,不能因一时占优势而得意,不能因暂时逆境而放弃。

以上这些才是学围棋过程中,孩子能够获得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让他们获益一生。

01



果妈第一次对这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感兴趣,还是在大三的时候。那会儿,我们就已经提前进入各个实验室为保研做准备了。

咦,这怎么能和围棋扯上关系呢?别急~~

在一众给我们介绍研究方向的师兄师姐们当中,有一位师兄与众不同,笃定睿智、逻辑清晰,总之就是学神本神啊!

后来,我们才发现他不但专业能力出色,围棋更是一流经常参加“北大杯”学生棋牌赛、“京华杯”北大清华棋牌对抗赛(始于1987年)、“应氏杯”中国大学生围棋赛(始于1991年),斩获颇丰。


原来,这就是学霸圈儿长久偏爱的智力项目啊!

这位亲师兄从5岁开始学棋,棋力水平相当于业余6段。如今他掌舵着一家高科技企业,打拼事业之余,看看吴清源棋谱,仍然是他释放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

(这位亲师兄,万一凑巧看到了我的文,要不要留个言?)

果妈不禁下了羡慕的泪水。从小在小城市生活的我,只听说过“围棋”而已根本没有机会学。

这个情况至今也没有太大改变。全国那么多城市和地区,很多城市根本没有靠谱的围棋机构;哪怕在北京,靠谱的机构也不多见。

我家附近正巧有个小众&非连锁的线下机构,应该还算可以,起码已经从零培养出2位业余6段的小学生。

PS,判定围棋机构是否靠谱,肯定得从它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学员水平等多方面全方位考察。

机构里有多少业余5~6段位的孩子?定级之后,由几段的老师授课?过了启蒙阶段,靠谱的机构都会安排业余5段及以上的老师授课哦~

果果从两三岁起,就经常在这家机构门口看大哥哥大姐姐们下棋,兴趣的种子便开始萌芽。

国家大力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果果幼儿园都有围棋棋盘,供孩子们对弈;上小学后,万一碰到糟糕的天气,体育课也会临时改成围棋课。没毛病,围棋本来就属于竞技体育项目。

耳濡目染之下,去年7月底,果果就缠着我给他报了围棋课,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他现在输棋也经常嗷嗷哭,下棋时还控制不住紧张
但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几个月前,他曾经和职业二段的老师下让9子友谊赛输得很惨,但还顽强拼杀到了最后
~


果妈以前埋藏在心底的隐秘愿望,阴错阳差之下,居然要由孩子来实现了~

在此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围棋就是传统文化和竞技精神的有机结合,还有诸多好处。

在围棋起源的传说中,“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强调的就是围棋的教化功能。

古代人更把围棋列为“礼、乐、御、诗、书、数”六艺功课的“数”类,以围棋培养品格、端正礼仪、训练思维、修身养性 。

下棋究竟有何好处呢?我也做了一番研究,详细给大家聊聊。

02



学棋,无疑需要花费时间,但因为学棋占用了学习时间,是否就会影响成绩呢?

事实情况正好相反。很多下围棋的孩子学习成绩反而更突出,尤其是数学。

现实生活中,某著名学神就是极突出的例子,二年级业余4段,后来数学和信息学双料IMO竞赛金牌,现在已经成为MIT的本科生。

因为,数学和围棋有逻辑相通之处:数学是研究数和形变化的科学,围棋是研究数和形变化的技巧。

围棋中计算技巧,很容易运用到数学学习中。比如,围棋特别强调计算的精确性,这种训练的效果能被小学生直接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

解决围棋死活题时,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强化逻辑推导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每一步该如何走,都需要在大脑中想象,推导验算,从而给数理逻辑、几何学打下很好的基础。

研究表明,围棋有益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益于辩证思维和全局观念的形成。

01

训练记忆力

围棋有许多术语,围棋定式、死活题更是数不胜数。下围棋就是要记住并灵活运用它们,这本身就是对记忆力的极好训练。

小棋手们更是在对棋的“筋”和“型”的感悟中,培养棋感,属于理解记忆。

02

提升观察力

下围棋时,孩子要不断洞察对方设下的种种圈套,从而设法趋利避险、转危为安。

03

提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棋分为布局阶段、中盘和官子阶段。

在布局阶段,孩子想象飞驰,创造出意境高远的构思,这是形象思维的体现;

在中盘和官子阶段,则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估算棋势的厚薄、地与势的均衡,计算目数、官子与劫材,以正确判断形势,把握行棋方向。这个过程,极其锻炼逻辑思维。

因此,一盘棋的最终结果,既是逻辑思维的结果, 也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更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有趣的是,科学家们还通过FMRI技术扫描了孩子们在中英文阅读、计算,以及下围棋时的大脑动态脑区激活图通过这直观而科学的方式,一看便知。

中文阅读
英文阅读
计算
下一手棋
解决围棋死活题
形势判断
做各项任务时的动态脑区激活图

什么意思呢?按照Brodmann分区,大脑可分为如下解剖区域。


做这6项任务时,调用的大脑区域如下所示。


总体来看,中英文阅读及计算时,大脑左侧调用较多;下围棋时,大脑右侧调用较多,左右共同协调趋势明显,大脑顶叶、枕叶、边缘系统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如此,下围棋能很好地开发大脑功能,提高智力水平。

大脑越用越灵活嘛!

03



提高智力水平只是其作用之一,更重要的还在于学棋过程中,培养孩子很多良好的品质,抗挫力、得失心、懂得取舍之道、大局观等等。

可以说,几乎没有任兴趣班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娃刚过线下3级时,我就咨询了老师“何时能打上2级”,结果……


唉,这就是棋如其人,下棋时的选择,完全体现出了TA的性格。



能力有,但心态不好,上赛场发挥不出水平?那中考、高考怎么办?

对输赢看得太重?人生还长着呢,抗挫折能力和逆商最重要

信心不足,看到机会却不敢尝试?那这人生,恐怕将充满了遗憾。



说实话,看到这些评价,我心里哇凉哇凉的
。主要是联想到了娃爹,他就是这样,心态不好,不敢尝试,错失了无数机会。
人的一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所以,学棋过程中,能锻炼到哪些品质呢?

1. 增强韧性和受挫能力

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何对待挫折和失败是最重要的一门功课。

下围棋的孩子,会在人生初期阶段,比其他同龄人更频繁地经历失败,培养竞争意识,提高风险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当然这也是一道坎,有些孩子可能无法承受频繁的失败而早早放弃。这时候也考验爸妈的处事智慧,鼓励还是放弃?

2. 提高专注力

围棋好静,孩子学围棋,首先学的就是这种入静入定的状态。

做任何事情,中途哪怕神游几分钟再回来,区别都不大。但下围棋不行,一个小错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因此,学围棋的孩子普遍“坐得住”,专注力强。


研究人员发现,学棋的孩子之所以成绩突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普遍比其他孩子专注力更强,学习效率更高。

3. 培养大局观,养成思考的习惯

围棋每一步,都需要把握质(战略方向)+量(战术方向,精确到几目如何下)。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下棋过程中,孩子一次次模拟了选择的过程

比如,开局很重要。早期的一个昏招,可能导致一路被动。所以下棋讲究“谋定而后动”,就是说下一步棋之前要考虑之后的几步甚至十几步

学棋时间越长,便愈发养成孩子谋定而后动的习惯,性格沉稳而少冲动,不会做出让人后悔的决定。

4.弥补性格缺陷,平衡进攻和防守

孩子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最初下棋时是冒冒失失、横冲直撞,还是谨小慎微、犹豫不决。

但真正的棋手一定是攻防兼备的,既要积极进取,更要会防守,保住自己的地盘。

通过“攻”与“防”的不断历练,孩子一定会找到平衡,进而影响他们处事的性格。

5. 复盘,学会自省

下棋的孩子,逐渐都能学会复盘,是布局,还是中盘,或者收官,哪个环节没下好,导致输棋呢?

这就涉及到分析自身的优劣势,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复盘的经验和自省的能力,也可以迁移到学习及工作上,学会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04



各种权衡之下,我现在非常支持果果下棋。当然压倒性因素还是因为他热爱——兴趣是事半功倍的驱动力。

考虑让孩子学围棋的爸妈,都会关注如下问题:

1. 多大开始启蒙?

4~5岁就可以接触围棋了,8~10岁开始启蒙也并不晚。重要的不光是最终的段位,更是学棋过程中带来的种种收获。

家长如果会下围棋,买个棋盘一起下,就是很好的启蒙方式。当然最好还是报个试听课,看看孩子究竟有没有兴趣。

2. 一周需要花多少时间?

在不同家庭里,围棋的分量完全不一样。作为兴趣爱好还是特长,还是走职业道路,压根不适用于同样的标准。

如果想持续取得进步,稍有所成,每周一次围棋课+3盘左右的网棋(一盘平均20~40分钟)+一定量的死活题,还是很有必要。

甚至曾有读者表示,没时间的话,光做死活题,也能进步神速。因为就像前文说的,围棋 ≈ 数学。


只要孩子感兴趣,以上任务根本不会成为负担。每次我都会和果果约定:

8点前完xx、xx和xx任务,就可以下一盘棋。看出围棋在他心的分量了吗?

有了以上约定之后,他学习效率反而变得特别高。

3. 家长不会围棋,孩子能不能学习?

我和娃爹基本都不会围棋,家长什么都要会,完全不现实。

其实家长是否会下棋,长期来看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长时间维护和激发小朋友心底的热爱,帮他们创造条件,比如选择靠谱的机构和合适的老师,带着参赛,创造不受干扰的练习环境以及发自内心尊重孩子的每一努力,在输棋时及时给予安慰和开导。

4. 费眼睛,该如何平衡?

若想保护视力,其实线上比线下学更占优势。

在家上课和下棋,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优质的照明环境(有些线下机构居然还开在地下室…),保持用眼距离(投屏/睛延宝/读写台),定时望远休息,每天至少保持2小时户外,对视力也就没有太大影响。

(这个大大大屏幕,可是高大上新品哦~)

去年7月底到现在,果果学着棋,眼轴却保持零增长,也是因为我时刻把握着上述用眼原则。


当然,我最看重的,还是围棋带来的诸多好处,如提升专注力、提高工作记忆、培养大局观、提高心理素质等等。

毕竟,人生远远复杂过棋局。这些才是有益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的重要品质。

之前也有很多亲们来咨询,所以明天我将给大家带来千挑万选的靠谱机构的大羊毛,只要想学围棋的,无论是零基础,还是学过一两年的,都可以来看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学围棋的5大好处
围棋教会孩子这几样能力,终生受益
【家长问答篇】其他孩子已经学习大局观了,我的孩子还沉浸在吃子的乐趣当中,怎么办?
围棋视频:揭秘围棋大局观2行棋的方向
平平无奇的一天,娃学了国际象棋!差生变优等,核心能力提升
这四种类型的孩子,让他来学围棋就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