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宝玉真是个啥都不行的废柴吗


者按:

现在许多穿越红楼题材的小说,都把贾宝玉描述成一个啥都不行,被贾母宠坏的大脸宝。在这些作者的印象中,贾宝玉手无缚鸡之力,柔弱不堪。穿越者凭借自身优势必定完虐贾宝玉,更何况《红楼梦》里还说贾宝玉于国于家无望捏。那么贾宝玉真是这样一个人吗?曹公为何塑造这样一个人呢?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2920,阅读时间:约3分钟

首先回到小说里,小说里对贾宝玉的脸型说法是面若银盆,结果被理解成大脸宝,许多读者觉得贾宝玉的脸是经常不动导致脸变得很胖。实际上这里说的面若银盘是类似面若朗月的意思,因为薛宝钗也是这种脸型。不是所谓大脸的意思,更多是描述皮肤的状态。

因为贾宝玉家庭不错所以有面若银盆的描述,实际上不少明清话本小说里对不少美人描述都有面若银盆的记录,包括那位喂武大郎喝药的女士。所以小说中,贾宝玉是个典型的美男子。而且年龄跨度来看修大观园时贾宝玉也不过12岁左右,是一个还有点带婴儿肥的男孩。所以不能因为贾宝玉面若银盘就说贾宝玉太胖脸大的像脸盆,这就涉及到之后要讲的贾宝玉是不是真的走几步都受不了。

▲少年贾宝玉

贾赦生病了贾母命贾宝玉去探望——

宝玉见过贾母,来到外面,人马俱已齐备。贾宝玉扳鞍上马,众小厮围随,往贾赦这边来。

说明贾宝玉是会骑马的,不要觉得骑马很轻松。实际上现在娱乐圈里会骑马的演员可都是和武戏挂钩的,比如现在的硬汉小生吴磊。

▲吴磊

宝玉骑术水平如何? 很强——

只见宝玉遍体纯素,从角门出来,一语不发,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下去了。

茗烟也只得跨马加鞭赶上,在后面忙问:“往哪里去?”宝玉……说着,率性加了两鞭,那马早已转了两个弯子,出了城门。茗烟越发不得主意,只得紧紧跟着。一气跑了七八里路出来,人烟渐渐稀少,宝玉方勒住马……

可见贾宝玉骑术水平非常不错。

除此以外贾宝玉射箭也相当擅长,贾母问贾珍贾宝玉练习射箭的情况——

贾珍忙起身道:“大长进了,不但样式好,而且弓也长了一个力气。”

增长一个力气,一个力气对应多少呢?一个力对应今日12.11~12.61磅,长了一个力气说明贾宝玉当时用的是20磅以上的弓,但是当时都贾宝玉的年龄也就和今天小学生差不多,说明贾宝玉相当有力气,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

贾宝玉的社交能力并不差——

宝玉谒北静王辞对神色,方露出本来面目,迥非在闺阁中之形景。(15回甲戌本脂批)

所以宝玉的社交水平,绝不是那些同人小说里甚也不懂的任性巨婴。

▲北静王

那末宝玉为何给人一种无能形象呢?主要还是他祖母和母亲的过分宠溺,就像北静王说的——

“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

由于宝玉长得可爱、天资不错,外加大哥早逝的缘故,所以被宠坏了。并且在那个家庭许多事他知道,但是又不敢忤逆他的祖母和母亲。而贾府,本身也已经不可避免地衰落。作者塑造贾宝玉的形象仿佛一个时代缩影,因为贾家是武训之家,却不断衰微,贾府的人的堕落也加速了这个趋势。贾府如此,清朝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像八旗子弟一样。因为小说的作者就是旗人,对于当时八旗的腐化也是有直接体会。红楼虽是近似明朝背景,但也融入了不少清朝的社会现象。

▲贾宝玉

八旗子弟曾经是满清的军事支柱,顺治元年清廷下令:“凡八旗壮丁,差徭、粮草、布匹,永停输纳。”免去了他们除兵役之外的全部义务。同时还发口粮赡养其家属,七岁以上即食全俸,食物可以自由的享受,如待哺之鸟。但是八旗子弟后来不断沉迷享乐,而清朝皇宫卫队战斗力下滑也体现八旗子弟的没落。

比如嘉庆八年(1803)的“陈德行刺嘉庆案”。陈德是镶黄旗人,家奴出身,曾于内务府服役,熟悉宫廷门禁、宫内路设及日常护卫情况。因生活窘迫不满于现状,闰二月二十日这天,他混进大内,伏于神武门内顺贞门前,待嘉庆皇帝御辇经过时持刀行刺

▲嘉庆剧照

面对一个打杂的家奴,众侍卫、护军章京、护军校、护军等一时竟都呆了,后才有一御前大臣迎前拦挡,侍卫门才缓过劲来蜂拥而上,陈德力竭被俘,后被处死。虽最后刺客被抓,但是一个打杂人士将众侍卫弄得如此狼狈,和我们印象中的大内高手差别也太大了。

嘉庆十年(1805)二月二十日又发生一件离谱的事,一中年男子肩扛一杆用袍子裹着枪头的铁枪,摸到神武门外,看见门口有护军把守也不避让就要硬行闯入。这时值班护军图塔布上前拦挡,这位勇士用枪直冲图塔布扎去,图塔布一闪身,衣服已被戳破。这时在神武门当班的其他护军听到声音过来围捕,这位中年男子毫不示弱,一看长枪不能发挥作用就抽出藏在腰间杀猪用的两把短刀,冲着护军们劈头盖脸一阵狂砍。在战斗中砍破守门章京舒当阿帽檐,捋伤了护军莫尔根的手指头,砍伤护军校八十四的头脸,伤势严重。

这位勇士一人大战多个满清高手,最后寡不敌众,被围上来的护军用乱棍打倒,带至东值房审问,但该人仅供他叫萨弥文,山西五台王家庄人,没过一会儿刺客因为伤势过重身亡。

这件事发生后,嘉庆皇帝一开始觉得值班护军精勉骁勇功不可没,马上发出上谕奖励有功人员。但后来才发现当时萨弥文冲进禁门时当班的护军竟然都没有佩戴武器,有些当班的护军擅离职守甚至在屋内闲坐聊天。

更不必说之后的天理教徒攻打皇宫事件,起义军战士只有200人,而清朝皇宫守卫不少人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而攻入皇宫的五十名战士则是坚持了一天一夜,还有一些人突围成功。

除了军队纪律涣散以外,八旗子弟在士兵素质上也不断下滑。康熙三十年三月,温都尔罕、噶喇勒图、多尔开等三牛录官兵,就因见先前编设的萨木巴克图等四牛录官兵所领到的战弓过软,而要求将军衙门发给其硬弓,后经将军萨布素亲自验看,最终要求兵部全部配发给其七至十力之弓。但是一开始的满洲精锐是可以开十力弓的。

十一月,在办给新编齐齐哈尔城十六牛录达斡尔官兵军械时,萨布素复专门行文兵部,强调所发弓张必须为七至十力硬弓。当时关内八旗的战弓拉力已经不比关外了,虽然盔甲作用下降但是这可不是简单的弓拉力问题,后来满清越来越依赖索伦兵,多少和这有关。因为索伦兵是少数可以开十力弓的。

到了道光年间又如何?道光自己都说:人之气力,强弱不一。六力为率,原属旧制。但马上步下均能用四五力弓,且能有准, 即可制胜。要求四力弓就行,也就是四十多磅的弓。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能开大力弓的没几个了。

《清宣宗实录》记载这样一段话——

向来绿营兵丁,步箭三四力弓居多,马弓则不过两力。临阵不能杀贼,即技艺娴习,亦属无益。批、现在除东三省外,皆染此习,可恶之至。又奏、臣标马步兵丁。总以六力为率。

▲八旗子弟

实际上不光绿营八旗也出现这个问题,不少骑兵队弓拉力就20多磅,基本上和小孩的弓差不多了。而且清弓的形制本身就是适应大拉力,结果这样一来,整体弓还不如小梢弓。然后就是围猎,清朝围猎不只是为了消遣也是为了练兵结果猎场士兵也是越来越不愿意参加,有的甚至找猎户代替。

以上种种最终曾经以武力著称的八旗子弟逐渐的成为游手好闲的代名词,而满清也终将迎来末日,纵有人想改变,也无力回天。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双尾猫。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清灭亡后, 赫赫有名的八旗子弟都到哪里去了
妙玉与惜春为什么带发修行
清朝灭亡后, 满族的八旗子弟如今在哪儿?
从《红楼梦》看清代“废人”下场 无材可去补苍天
袭人为何没能成为贾宝玉的小妾
《红楼梦》里贾宝玉烫伤后用的败毒散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