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荐读】寇方墀:《老子》“玄德”的现实指向 ——论《老子》中社会系统决策者“侯王”应有之德

一、《老子》中的“玄”

“玄”,在《老子》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多次出现在文本中,以通行(王弼)本为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6)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10)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5)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56)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到,除了第1章“玄之又玄”中的“玄”是以单字出现外,其余各章多以“玄”来修饰后面的字词:玄牝、玄鉴、玄通、玄同、玄德。关于“玄”,历代以来,学者注家有基本的解释,多认为是深邃、幽远、不可测、不可知、不可言说之意。高亨《老子正诂》释“玄”:“古书玄字其用作具体名词之状词,则为形而上之义。”因此,“玄”指形而上,而与其后的字词组合时,则是状写后面名词所代表具体事物的高深、高妙、深邃难测。

二、《老子》中的“德”与“玄德”

在通行本《老子》五千余言中,仅“德”字就出现了44次之多,近年来出土文献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甲、乙本以及西汉竹简本《老子》更是以“德经”为上篇,可见,“德”在《老子》思想中地位之重要。
概而言之,相对于万物而言: “道”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者, “德”也。“德”以“道”为体,“道”以“德”为用。“道”尊“德”贵,两者是万物的根源、基础和保障。在“道”与“德”之间,“道”先于“德”, “德”以“道”为根据,两者既有主有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又相辅相成,如文子在论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时所言:“德之中有道,道之中有德,其化不可极。”
此为本体意义上的“道”与“德”的关系,从认知意义上来说,万物因道而始,因德而畜,则“德”又是内在于万物的自然之性,是每一物独特的内在自然品格。同时,因万物皆源于道,畜于德,有其普遍性,那就是天然去雕饰的本原之真,道生之,德畜之,而后,物形之,势成之,从幽微到显化,大化流行,自然而然,“德”是万物涌现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据学者统计,“玄德”在《老子》通行本中共出现了四次,其中三次是以“是谓玄德”的形式表达……一类是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为规定的“玄德”;另一类是“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为内涵的“玄德”;此外,还有第三种情形是描摹“玄德”的性质特点的“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第五十一章论述更为完整明对于了解玄德、如何践行玄德,意义更为重要。“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前文对此章已有所论述,其大体涵义为对于道与德的关系论定,彰显由道而德进而形成万物的自然过程,遵循自然大化,倡导无为之玄德。

三、“玄德”的现实指向

从现实践行的意义上来说,《老子》中则有“上德”、“下德”、“广德”、 “不失德”、“有德”、“无德”的区分。其中,上德,即为道之用。上德之人顺任自然,依循天道办事,符合规律行动,一切皆是自然,以人道践行天道,并非由个人主观愿望所决定,是无私、无欲、无身、无为而成。“如婴儿之未孩”、“无为而无以为”, 是天道的体现,是在社会现实中没有被异化和减损的玄德。
而下德,则是人有了主观意愿,想要去做“有德”的事,这个想要就是“欲”,在这个“欲”的驱动下,不失德,有以为,但却能够客观上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妄作,也完成了有德之事,这就是“下德”。上德是不求而得,下德是求而得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区别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在具体的现实中、社会中,去践行“德”,上德与下德之人的心境、意念不同,因而,境界就不一样。在《老子》中,是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一体,立足于人的角度出发,人当合于地、合于天、合于道,一派自然浑融,才是符合自然无为的上德之人。
然而,人终归是人,人生而有欲,有物质情感的贪欲,有愚痴偏狭的遮蔽,有成见固执的法欲,等等。那么,对于有学习和体悟及思考和修行提炼之人来说,能够把握自然、社会的规律,反思自身的局限,进而做到《老子》所说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能做到像婴儿那样纯真自然而无所主观意念,无为而无以为吗?应该是很难做到。恐怕只有臻于“天人合一”之境,可以“无为而无以为”的圣人才可以做到。在社会现实中,凡夫其实很难做到,甚至相差不啻千万里的距离。毕竟“德”是关乎实践的,而不仅仅是讲得通就行了。因此,现实中的玄德很难做到的。但是玄德作为高标的存在,却可以像清泉和阳光一样,净化和朗照人的心灵,指导人们在现实中的起心动念、言行举动,防止主观欲念太重,流于偏失而离正道玄德太远,以致祸患及身而不自知。
上德很难做到,那么,就退而求其次,“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加入主观的企图心与意志力,在它们的驱动下,努力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可称为“不失德”。但是由于人的局限和短视,很难全面而又正确无误地反映天道自然,有时善意企图的行为,却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或者,虽做出了短期有益之事,却对于大众长期是有害的行为。在现实中,人的主观意念驱使的行动,很可能造成灾难,尤其是那些手握权力的“侯王”决策者,更是如此。

四、现实社会系统中“侯王”应有之德

“侯王”在《老子》中是现实社会的统治者,有论者认为侯王等于圣王,也就等于圣人。
细读文本,并非如此。在对于道的体悟和践行上,圣人远高于侯王。圣人绝不等于侯王。就《老子》原文来看,圣人是道之原则的体现者,可以“为天下式”。而侯王决没有这种资格。侯王是应该遵守道之原则的,但谁也没有把握他们一定会遵守之,所以只能说“侯王若能守之”,如何如何,“若”字说明他们不必为圣人。
对于侯王这样掌握着社会权力又极可能不遵守道之原则的统治者,《老子》是关注且予以提醒的。事实上,在老子所在的春秋末期,诸侯以武力争霸的战争越来越激烈,侯王之德已经下滑到很低的程度,他们不再遵守道的原则,连德、仁、义、礼也逐个抛弃,只剩下武力和伪诈。在《老子》第十七章中,“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三、四层级的侯王,其表现已经到了使百姓畏之、侮之的程度,社会关系已经陷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故攘臂而扔之” (38)的混乱局面。
老子冷静地洞察到整个社会的堕落和苦难的原因是因为远离了道、失去了德,侯王不再尊道贵德而只是一味崇尚武力、争夺权力财货土地,百姓因此陷入战火频仍的苦难之中,不再有宁静的田园和小国寡民的自然生活。《老子》认为,化解百姓的苦难和制止社会向下的崩溃滑落,要以改变君主、侯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于是,《老子》从外、内两个方面进行告诫和劝导。一方面是以天道的最高权威性来规范和制约侯王。
老子将形而上的天道秩序下贯于现实社会秩序中,以天道来规范君主、侯王,提出侯王当以天道为准则,以天道观的基础上构建价值原则,依此原则,则应顺天道,无为、好静、无事、无欲,民自然就会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百姓安居,天下太平。如果妄为多事,则会“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果对民众施威,则会有一天“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提醒甚至是警诫统治者,偏离道的轨道和原则,会导致更大的纷争和最后的失败。这是从外在天道制约的方面进行提醒和警告。另一方面,则是从侯王内在修为方面进行劝导,指明侯王当如何成为“玄德”之人。

五、“侯王”当如何修为而成“玄德”之人

《老子》从目标与价值理念、原则与行为准则、途径与方式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引导:
1、目标、价值理念:为腹不为目
《老子》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敦病?”亲、多、病是用人身的存亡与名、货、利进行比较得出的价值尺度。这个价值尺度回到了生存本身,其深刻之处在于:价值不仅是一个内在尺度,而且主体人身是价值的原初之物,身外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否则就没有价值可言。
人们对于虚幻的价值却有着极大的占有欲,一方面是因为贪欲,一方面是因为恐惧,于是争相去抢夺和试图占有。这种过分看重占有的观念,老子称为“甚爱”、“多藏”。其实,人们生存所需并不需要太多,大家都应放下紧张和恐惧,从容少取,不要有太多贪欲,不要争夺,就能各享太平。“甚爱”和“多藏”的结果是“大费”和“厚亡”,是因为,人们的贪欲过度了,形成了当前我们网络上所说的“内卷”,继续不断地彼此增加焦虑,在有限的区间里过度竞争,虚幻的价值不但不能带来真正的滋养和幸福,反而会被这些虚拟和占有欲所拖累,既劳精耗神,又增添抢夺的危险。
对于侯王而言,吃喝过度,病症缠身;妻妾成群,身必早亡;金玉满堂,惹祸杀身;好战征伐,国运堪忧。所以,向外夺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错误的,侯王当以百姓为本,为腹不为目,重生存而不是重占有,才能够以平和的治理,获得休养生息的长治久安。
2、原则、行为准则:
知足、知止
有了正确的目标和价值理念,才会相应出现正确的做事原则、行为准则。既然知道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规律,那就要对自身的爱和藏进行节制和适时地停止。对此,老子提出了知足、知止的行为原则:“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以人的生存为本,不企图“甚爱”和“多藏”,不以占有为追求目的,保持克制,知足、知止,可使社会安定,身不危殆。
3、途径、方式方法:
有了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方式方法,《老子》中指明了途径和方式方法:
1)、恢复灵性:复归于朴
人有超越世俗的智慧,能够把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就能够接近于上德,在正确价值观指引下,知其所止。所谓天下有道和无道,指的就是侯王作为社会系统的首领和决策者,是否把握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为社会系统的实践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庄子·大宗师》说:“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嗜欲会遮蔽和消损天机灵性,贪求会招来祸端。因此,减少嗜欲,清明节制,从容知止,复归于素朴,可以恢复人本有的灵性,与道相感相通,便是“得一”,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贞”即是正固、安宁。
2)、顺天应人:为天下浑其心
侯王能够自我节制、内敛,知足知止、体道用德,自身修为得到提升,这是实现良好治理的前提。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侯王如何处理与其治理所面对的对象:国家和百姓的关系。侯王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在治国、理政、安抚百姓的实践层面体现以人为本、知足、知止的原则呢?《老子》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3)、身心康健:载营魄抱一,善摄生,无死地
道家贵身,《老子》指出“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讬天下。”(第13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第26章)
侯王、决策者不仅要有智慧灵性,要与百姓浑然一心,要有洞察机微的决策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心,贵身养生。因其善摄生,无死地,身心洒然,健康而有生命力,才有能力和心力托起天下,才不会被兕虎、甲兵所伤:“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50章)
一方面,要有判断,不使自身入于猛兽、甲兵之地。
另一方面,既修性,也修命,饮食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健康有力的心志,充满活力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是上德之人良好的面貌体现。
可以说,《老子》“玄德”的现实指向,对于社会系统决策者“侯王”的应有之德是给予了充分关注和全面指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帛书《老子》全文贯通(德经)
道德经第39章解读
【韩湛海专栏】‖学习《道德真经》(十三)
《老子》《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德经 2、以贱显贵
细说《道德经》对老子思想的篡改(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