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江全面禁捕近两年,刀鱼明显多了野生河豚也出现了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生在长江边,郑金良养鱼卖鱼研究鱼,和鱼打了一辈子交道。郑金良是个生意人,在江苏江阴有自己的饭店,主打河豚和各色江鲜;他也是个水产工程师,研究了多年刀鱼和河豚的人工养殖。对于长江里的鱼,郑金良有发言权。近几年,每年刀鱼季,记者总要找他聊一聊。

刀鱼、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往年聊起这“三鲜”,郑金良总免不了一番慨叹:长江空了!的确,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让鲥鱼彻底绝迹,河豚全面转为人工养殖,刀鱼虽然还在,但是数量稀少,身价每年涨。不仅是“三鲜”,甚至是鲢鱼、草鱼等“泛泛之辈”,在长江中一度也难觅踪迹。

长三角一同发力保护长江,各方面工作迅速推进。2020年1月1日开始为期10年的全面禁捕,终于让长江里的鱼儿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禁捕开展至今近2年,效果很好。最近,记者和郑金良聊起长江里的鱼,对方的兴奋与欣喜表露无遗:“鱼多了!肉眼可见地变多了!”

“前两个月天气闷热,在长江边甚至还能看到鱼群跃出水面。这种场景,有年头没见过了。”郑金良告诉记者,随着禁捕的全面实施,长江鱼类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尤其是长江中四大家鱼的数量提升最为显著。不仅如此,曾经金贵的刀鱼也多了起来。去年的检测数据显示,自2019年2月1日禁止生产性捕捞后,长江刀鱼资源量和个体规格明显回升。一度被认为已经消失了的长江野生河豚,去年6月也在长江海门段露面。

今年7月,郑金良放流了100多万尾河豚鱼苗。放流这件事情,他坚持了近20年。在他看来,每一次放流,都是将河豚种群恢复的希望投向母亲河:“放流这个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甚至可能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才能看到结果。但是眼下如果不放,肯定没希望;放了,就一定有希望。”

让郑金良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他已不再是孤军奋战。除了江苏的江阴、扬中等地,上海、浙江、安徽都开展了鱼苗放流工作。

与此同时,三省一市的禁捕工作在制度上有更好的协同。去年12月,长江“十年禁渔”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大联动监督、协同立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长三角三省一市要率先建立“十年禁渔”的省际人大工作协调机制,开展联动监督、协同立法,推动“十年禁渔”相关措施的落实,促进和保障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今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1个月后,沪苏浙皖四地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定”,于4月1日起实施。

禁捕工作,不仅需要严抓重管,更需要三省一市齐抓共管。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协同的闭环监管机制,探索建设船舶登记信息共享、渔船动态监管、水产品市场流通追溯监管和执法信息互通共享“四个平台”,共同打击破坏禁捕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有了制度保障,有了共同参与,郑金良充满信心:“鱼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多。10年后,见分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起禁止捕捞长江刀鱼,专家:十年后才可能开放捕捞;网友:我有钱了也吃不到了!
爱恨交加养殖路
今日食普893期:江鲜菜,禁渔后的替代
“长江第一鲜”将告别餐桌,长江刀鱼今年全面禁捕
鮰鱼该排在老几?
长江刀鱼,最后的美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