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某大学期末考试的“神仙考题”走红网络!

   

   近日,河南某高校大二古代文学课期末考试的几道开放性考题引发网友热议,包括“结合本人姓名,论证《西游记》是自己所写”、“主持一个饭局请《聊斋志异》中人物吃饭”、“给‘金陵十二钗’某一钗找对象,并简要说明原因”等各种“奇葩”题目,被网友们戏称为“神仙考题”。

     试题一经披露引发网友热议,在新鲜之余,更有很多网友表示了担忧:这样的考题是否太天马行空,没办法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考题没有标准答案,老师批改试卷时是否会有失公允;如果这样的考题过多,是否会让学生更少地在书本知识上下功夫……虽然近些年来,很多学校都曾爆出这种“奇葩考题”,但似乎这样的考题并没有被大众广泛接受。

       其实这些考题并不是需要学生们进行多么严谨的论证,主要是希望学生们在答案中体现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像此次披露的“神仙考题”,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联系原著内容,老师从答案中就能看出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这样的创新就是成功的。

      现如今,我国的大部分考试制度虽然在不断激发考生创意和想象力上下功夫,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依旧挥之不去。这并不是教育改革的缓滞,而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从科举考试到八股文,“应试教育”已经在我国根深蒂固,不是说改就可以改的。毕竟, 当前大部分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盲目的教育改革只会欲速不达。

      作为高校的老师,在保持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探索更创新的学习方式,这恰恰表现出了我国高校老师的别出心裁,他们既保持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敬畏,又不乏教学的创新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还需要老师们下一番功夫。拿“神仙考题”的考试来说,如果老师希望在期末考试中以这样的方式考学生,那么在平时的课堂中也要带领学生做类似的思维训练,这样既让学生更能接受试题,又保证了考试不失公允。另外,“神仙试题”也不能太过天马行空,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依旧是考试的主要目的。

      教育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踏步不前,更不能操之过急。考试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一环,不能孤立存在,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日常教学等实际情况,才能让考试不落俗套又不失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6名学生126道试题 定制考题警示教育短板
“结合本人姓名,论证西游记是自己所写”
白老师语丝1448:中考备考:河南省中考语文2021年考题变化
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张名片
“神仙考题”不是闹剧 而是一次尝试
【教育关注】今年北京中考传递五大新信号,老师家长赶紧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