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忘忘”是境界,“诚忘”是傻缺——“痀偻承蜩”故事(三)

三、忘忘之境界

D稳、静、精、戒等心诀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一个“忘”字诀。我这身躯虽然没有你长大壮丽,但咱这毕竟不是相亲选美,而是在捕蝉。蝉这玩意儿属于机警锐敏之灵物,身形稍有异动,它就会惊飞远遁,所以粘蝉之道,不能只练“手技”,还得练“站姿”和“臂态”,更得修炼“心境”,咱得全面发展不是。

咱先说说站姿啊。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断木为桩;株拘,木之土上为,木之近根盘错处为。如下图:

我安处身形犹如株拘之扎地生根,稳如磐石,岿然不动。

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槁木之枝,无叶少枝之树枝。如下图:

我用来举拿竹竿的双臂,犹如了无生气的残枯朽槁之树枝。

身若树桩,臂若槁枝;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不动之至。精之又精,静之又静,仿树隐身,就是为了迷惑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啊。

静极而动。意随心动,形随意转;意动无迟滞,形动如闪电,犹如形意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之六合,相机而行,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佚传抄本 郭云深形意拳谱  

山西形意拳名宿宋铁麟先生谈及半步崩拳的步法奥妙时,宋先生说:“崩拳的步法,全在一趟一蹬,前脚进时,似铁牛耕地。不偏不倚,要中直,抢占对方中门;后脚蹬时,要快迅、猛烈,如箭出弦;意一动,身一抖,便进身,不能有丝毫迟疑之感”正如拳经所说的“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宁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和 “崩拳如射箭,打倒还嫌慢”。重在一个“狠”字。

捕蝉之技修炼到“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的伸缩自如境界,这是由技向艺的升华啊,这可是粘蝉“迅”字诀啊,其实这一点我老朽也没必要说啦,你们刚才也亲眼目睹了,要不你们也不会被吸引过来了是吧?

E“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人可易为上智,凡夫亦可祁天永年;造化自我立焉。”(·魏源《默觚)熟能生巧,积习成性,惟“忘”所在。

我老朽已达忘我之境,专心致志于蜩翼之知,粘蝉“忘”字诀,在于“谨修其身,慎守其真”,“真者,精诚之至也。”(《庄子·渔夫》)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老朽我远离“韬慢险躁”坐驰之境,炼化而入“励精治性”坐忘之道,忘物亦忘我,离形去知,蜩翼是务,故天地虽大,万物虽多,皆不足以扰吾心、分吾神,“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苏洵《心术》)一通百通,同于大通,全面发展之人,为将之道亦捕蝉之道,心专意坚,眼疾手快,形于中者发于外,自然而然之道也。

身心俱诚,臻于忘物忘我之化境,自然承蜩如捡掇。

F斯宾诺莎说,一切规定皆是否定,肯定即否定。肯定“坐忘”,就要否定它不是忘掉一切,否则你就坐死那里了,当场圆寂翘辫子了,你还捕个什么蝉!

忘是为了不忘,只懂坐忘,不懂诚忘,功夫还不到家啊。“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庄子·德充符》)庄子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对于形残而德全之人,我们往往会因受其德性的人格魅力感召,不知不觉间忘却他形体上的残障。这是正面的肯定。可惜世人“颠倒颠”,“人不忘其所忘”,应该忘的忘不掉,以貌取人嘛;“而忘其所不忘”,不该忘的却偏偏忘掉了,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嘛。郭象注曰:“故德者世之所不忘也,形者理之所不存也。故夫忘形者非忘也,不忘形而忘德者,乃诚忘也。”忘德而念念在兹于形,舍本逐末,这就是真正的遗忘。这是反面的否定。不过,念念不忘其德,心里多次强调说,他有德,他很有德,如此,德将不德。

不过,否定亦肯定。坐忘易流弊于“空”,诚忘易流弊于“颠”,唯有“忘忘”才能扬弃二者各自的片面规定性,达致身心一统的“意蕴世界”,德人在旁如沐春风般不自知而知也。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圣人游心于世、游心于德之和,醉心于物我“相蕴”(《庄子·齐物论》)之境,而不以知强行分辨,然后能“朝彻”(《庄子·齐物论》),如此,则物我豁然无滞。否则,有心之知愈多,物我畅通之阻碍愈强。所以,有心之知越多,羁绊越多,行事接物越容易横生枝孽,迟滞物我。

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讲《<庄子心得>》(五)本性和物性时提到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我看到一个小小的寓言,说青蛙看见蜈蚣走路的时候,非常好奇,它看到蜈蚣有那么多条腿走,刷刷刷地在那儿走着,青蛙就一蹦一跳地过去,说你看我就四条腿,我还有个前后的分工,我就弄不明白,你这么多的腿,一个百足之虫,你最先迈的是哪只脚?

 这句话一问,蜈蚣,啪,就顿在那儿,不会走路了。蜈蚣说你不能再问我这个问题,希望你以后也不要再问任何蜈蚣这个问题,我要一思考这么多脚里先迈哪只脚,我所有的脚都不会动了,我一下就瘫地这儿了。

形随心动,心随境转,自然而然从容天道。如苍鹰搏兔、兔子蹬鹰皆是天理当下流行,无思无虑,无心之心。灵台清明非理知“思虑之知”,而是意知“具身认知”。

否则,犹如布里丹寓言“饿死之驴”、蒲松龄《牧竖》“累死之狼”可悲可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意拳劈拳习练心德
《庄子》: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层次
庄子: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以“道”为本的赤诚心
形意拳 | 形意太极学
​庄子的精神境界
抱元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