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痀偻承蜩”故事(终篇)

四、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痀偻承蜩如掇拾,无心胜有心。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不反不侧,这是道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是鸿蒙所谓“心养”之境界,“伦与物忘”,“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非物也”。(《庄子·在宥

伦同仑,《说文解字》,仑,思也。忘我亦忘有心之思,物我两忘,虚室生白,官知止而神欲行,物我同体,通而为一,物亦不是表象、对象之物,而是为我之物,我也不是认识之我,而是为物之我。如此方能物物,“物物者非物也”,而是“吾丧我”之充溢着灵动性的“吾”,吾才是真我,吾心才是真心,“心养”之心乃是无心之“心斋虚心”。物吾相蕴,如工匠任指之旋,与规矩合而不露,“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虚心无所稽留,故身亦无羁无绊,不反不侧。这是忘适之适,造适之境。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身心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心神“咬定蜩翼”不放松,“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以不变应万变,不管蝉以什么姿态、在什么位置,竿之所及,必承无疑,,唯“心养”用心方可出神入化,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啊。

何为而不得

不惟捕蝉,兵法亦如是。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始计篇》)诸葛亮论将帅之道时以兵为喻:“夫兵者,有可见之兵,有不可见之兵。可见之兵者,荷戟执戈,肉身之士;不可见之兵,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兵。”(《三国演义》)岳飞亦说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明末“萨尔浒之战”,努尔哈尔面对明朝十万四路大军,运筹帷幄,集中优势兵力,“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四路明军三路被歼一路溃逃

体育亦如是。

………………………………………………………………………………………………

五、孔子感而慨

佝偻承蜩动静如神,静如处子,动若狡兔,出神入化,进于艺,达乎道。成玄英疏曰:“外息攀缘,内心凝静,万物虽众,不夺蜩翼之知,是以事同拾芥,何为不得也。”

孔子听完痀偻丈人一番高谈阔论,禁不住环顾弟子,意味深长地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专心致志,神而明之,存乎一心,聚气凝神,匠心独运,可比拟于鬼神,说的就是痀偻丈人这样的人的吧。成玄英疏曰:“夫运心用志,凝静不离,故累丸承蜩,妙凝神鬼。而尼父勉勖门人,故云痀偻丈人之谓也。”

通行本《庄子》不载,列御寇《列子·皇帝第二》有载,痀偻丈人对孔子反问的话,丈人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逢衣,即宽大长袍,寓指孔子这样的知识分子只懂的性服忠信,身行仁义,曾有渔父贬谪说:“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庄子·渔父)孔子儒家指主张,不同于老庄道家之主张,一入世,一出世,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严格讲来,儒家之仁义,不同于道家之天道。如老子就明确说过,大道废,有仁义。

正因为儒道所见不同,痀偻丈人才反问说,你这个穿大袖长袍的人啊,你怎么会问我“有道邪?”这个问题?你还是好好体悟我刚才给你讲的道理,然后刻写在你的竹简上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8-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南华真经拾遗-宋-王雱
《南华真经新传》拾遗20
读懂这些受益终生《4》
经典文言文赏析 | 痀偻承蜩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丈人承蜩
《庄子》天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