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怪的春秋霸主宋襄公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是《东周列国志》开篇诗,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个人说法不一,但能列入其中的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如果按照一般想法,一国一人的话应该去掉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并没有主持称霸的会盟,晋国已经有一个晋文公了,所以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没有必要再列入了。

这里最奇怪的一位便是宋襄公了。因为其他人能够列入春秋五霸,都是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主持称霸的会盟,有着坚实的后盾,而宋襄公并没有。

宋国的起始

牧野之战,周武王会盟诸侯灭商。但此时华夏礼法的要求是不能灭绝先贤的祭祀。以成汤的功业,周武王把纣王之子武庚分封在朝歌继续祭祀殷商先祖。不仅殷商后裔被分封,夏禹的后裔也被分封,就是杞人忧天的那个杞国,虞舜的后裔被分封为 陈国,其他包括伏羲、神农、黄帝、少昊等后裔都被周武王分封了土地祭祀先祖。

周武王死后,由于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与武庚起兵叛乱被周公旦镇压,武庚被杀,于是重新分封纣王庶长兄微子于宋继续统领殷商遗民,祭祀殷商先祖。宋国在诸侯国里是个异类,不客气地说,它是前朝余孽,所以宋国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引起姬姓诸侯的反感,否则会被围攻。

宋襄公的称霸构想

当宋国传承到宋襄公时,宋国在春秋这个时代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殷商特色,在风俗上还有殷商遗风。此时,传承下来的贵族行为规则还被许多受过传统教育的贵族坚持,宋襄公就是其中一个。宋襄公想接过齐国称霸的大旗,所以必然会研究齐桓公的称霸经验。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存亡继绝,凝聚诸夏共识。先后联合诸侯救援被蛮夷攻击的卫国、邢国,树立威望;稳定周天子太子之位,维护周天子权威。九次召集诸侯会盟,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并没有通过大规模战争就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貌似齐国是通过坚持恢复周礼确立霸权的。

所以,齐国称霸给给宋襄公造成错觉,觉得宋国也可以通过召集诸侯会盟,凭借宋国的公国地位和自己的高尚品格建立宋国的霸权地位。但宋襄公忽视了齐国召集诸侯会盟背后强大的军事威慑力量。

宋襄公想先召集一批小国集结一股力量确立宋国的领头羊地位,再依靠这些小国集结起来的力量压制齐国和楚国,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同时利用齐国和楚国的压力让那些小国团结在宋国周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宋襄公的这一系列平衡玩法,最后玩砸了。

会盟诸侯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联合卫国、曹国、邾国护送齐桓公之子公子昭返回齐国继位,平定了齐国内乱,为宋国建立了威望。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召集曹国、邾国在曹南会盟,当然宋国是盟主。此次会盟,宋襄公还扣押了滕宣公,并把鄫国国君作为祭品献给了睢水,树立了宋国的地位。于是,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首次召集各国在鹿地会盟,不顾齐国和楚国的不满以盟主自居,并决定秋季在盂地再次会盟。看着不自量力倾情表演的宋襄公,楚成王在心里一定很不爽。

在盂地的会盟上,楚国违反了不带军队的约定,暗暗埋伏下军队。什么礼仪都不顾了,楚成王直接动了粗,不再和宋襄公讨论宋国和楚国爵位的高低,直接把宋襄公抓了起来。在鲁僖公的调解下,楚成王才在冬季释放了宋襄公。

泓水之战

吃了大亏的宋襄公仍然不放弃称霸的想法,于公元前638年进攻倒向了楚国的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攻击宋国。于是宋襄公回师自保,与楚国军队在泓水相遇,爆发了泓水之战。

宋军先在岸边列好了军阵,楚军需要渡过泓水才能与宋军作战。楚军渡河的时候,子鱼建议宋襄公马上攻击楚军,否则人数较少的宋军不是楚军的对手,宋襄公拒绝了子鱼的建议。当楚军渡过了河,还没布好阵列的时候,子鱼再次建议攻击楚军,否则楚军布好阵列,宋军不可能是楚军的对手,宋襄公再次拒绝了子鱼的建议。等到楚军布好阵列,双方开始正式交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也受了重伤。最后也因为腿伤发作死去。

明明有战胜楚军的机会,宋襄公为什么不接受子鱼的建议?当战后众人指责宋襄公的时候,他解释道:“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使他再次受伤;不擒拿头发斑白的敌人;不靠关隘险阻取胜。我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裔,也不会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这一番解释,透露出宋襄公浓浓的君子之风。作战时,坚持贵族正规的作战规则,绝不违反礼仪。这一番解释,让许多人嘲笑宋襄公的迂腐,不知变通。那么宋襄公真的迂腐吗?

宋襄公的智慧

其实,从宋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宋襄公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最优选择。

宋国不是一个强国。要是拼军事实力,不要说楚国、齐国,他连压制郑国都费劲。所以想凭着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称霸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宋襄公想走另一条路:通过恢复春秋前的礼制规则,以完美的君子品德压服各国称霸。所以,宋襄公坚持完全遵守礼制进行作战,不主张用军事实力称霸。

对于弱国小国来说,如果有一套人人遵守的礼制规则,而不使用军事力量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是最有利的。所以作为弱国的宋国来说,最理想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做法就是绝不使用武力。只可惜,这已经是春秋时代,唯利是图已经渐渐侵蚀了周礼所确定的国家之间交往的规则,军事兼并已成为强国扩张实力和利益的最佳手段。

尾声

宋襄公称霸虽然失败了,但他在鹿地会盟上毕竟得到了会盟盟主的名义,所以他还是会被人列入春秋五霸之一。虽然有些名不副实,但他的君子之风在当时还是赢得了一批人的支持的。宋襄公知道宋国的实力地位,但他还是尝试称霸的途径,也算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还是值得佩服的。虽然他最终失败了,但他努力过了,不辜负上天给他的这次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康平:仁义不该做背锅侠
漫谈华夏.宋襄公举起了仁义大旗
041-繁荣的春秋时期
城濮之战:晋国和楚国第一次正面较量,决定了春秋历史走向!
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一个被“仁义”害死的春秋霸主!
城濮之战:晋军“认怂”退避三舍,为何能击败不可一世的楚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