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我们耳朵的福分(上)

我出生于1970年,小时候住红桥。小时候家里能出声儿的物件就数收音机了。

收音机是学名,老百姓管它叫半导体,或叫话匣子,当时话匣子可是家里的一大件儿。话匣子里内容丰富——新闻、歌曲、戏剧、体育节目、电影录音剪辑、少儿节目一应俱全。

现在想起来特别有意思,上小学时中午回家吃饭,到家差不多12点,从12点到1点半正好听三部评书,三部评书听完了就去上学,根本就不用看表。

夏天家家都敞着门,开着窗户,家家都听评书,每家话匣子里传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就像听立体声一样。

这个立体声是你后知后觉的,只有邻居家把收音机关掉,你家的收音机变成“单声道”时,才会觉得刚才的立体声有多好听。

听着刘兰芳瓮声瓮气的《岳飞传》,吃着炸酱面,必须还得是小碗干炸,那才是北京人家儿的中午。

那会儿还特别爱听电影录音剪辑,这个节目一般在下午两点钟播出,随着电影里的精彩对白和播音员的解说,让人陶醉在电影的情结之中。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

 从学龄前就爱听《小喇叭》节目,节目里孙敬修爷爷和曹灿叔叔讲的故事似乎到现在还记得。

听到节目的开始曲,心里就特别高兴,平时再调皮捣蛋的小朋友都会安静下来,大家聚精会神的收听广播,直到广播里传来“小喇叭广播完了,小朋友再见。”这时大家还会有几分依依不舍。

《小喇叭》节目里面听众信箱栏目的开始曲也特别好听。

“鸡蛋皮小帽白光光,橘子皮做我的红衣裳,绿辣椒做我的灯笼裤,蚕豆皮鞋,咔咔响。你要问我是哪一个,我是小木偶,名字就叫小叮当。我是小叮当,工作特别忙,小朋友来信我全管,我给小喇叭开信箱”

“叮叮当,叮叮当,自行车也会把歌唱,我是人民的邮递员,我给小喇叭送信忙”

第一个版本是大人模仿小孩儿的声音,第二个版本是一位叔叔的声音。

《小喇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少儿节目。于1956年9月4日开播,伴随着三代人的成长。因而曾经是中国大陆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档少儿节目。

上小学高年级以后,老师要求我们收听《星星火炬》节目,并且要求记录广播内容,现在想起来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还记得1976年,几位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广播里经常放哀乐,小时候胆子特别小,听到哀乐声就害怕,那些日子都不敢开话匣子了。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是一名公交司机。晚上爸爸要是下班晚,妈妈就会让我和姐姐打开收音机,听听广播里是否在转播足球比赛,当从收音机里传来实况转播特有的沙沙声,和宋世雄老师那独特的解说,我们就知道爸爸加班“拉球”去了。 

“拉球”就是为了疏散观看足球比赛的观众,公交部门会在工体周边的几条线路加车。每次“拉球”爸爸都会很晚才回来。

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二舅买了一台日本三洋牌收录机,这收录机是单卡双喇叭,型号我记得特清楚——M2429。

那时候家里有收录机可是天大的事情,院里的街坊都会过来看个新鲜。原版磁带非常罕见,大都听自己翻录的磁带。那会儿邓丽君的歌叫靡靡之音,老百姓也称之为“黄歌”,听邓丽君的歌都得插门,关窗户。邓丽君的歌声柔美,时而清婉,时而高亢,我当时特别纳闷,这么好听的歌为什么要禁止呢!

那会儿听的比较多的还有张帝问答歌,记忆犹新的是这一段“这位朋友你问张帝,让我把台湾和新加坡比一比,比什么,你让我来那比一比,台湾新加坡哪边的小姐比较好,现在告诉你告诉你……”我相信好多朋友是唱着把这一段看完的。

最好玩的还是拿录音机录音。家里几个人凑在一起,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的录音环境,还得把门窗关紧。二舅控制录音机,二舅告诉大家:一按录音键,录音的红灯亮起就可以说话了。

我排在第一个,准备背一首古诗,二舅把录音键按下,录音灯亮起,磁带也转了起来,我这时一紧张就把古诗给忘了,家人在一边急的直说:快说话呀!能录了。

我想了半天才把古诗想起来。录完之后就马上回放,录音机里传出来的是一段空白,然后就是大家七嘴八舌的提醒我能录音了,再接着又是一段空白,再往后才是我怯生生地背出古诗,声音一点儿都不像自己的。大人们录音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毛主席诗词。

上初一要学习英语了,学英语就需要录音机听磁带。二舅的这台三洋录音机就到了我手里。英语磁带没怎么听,净拿录音机听歌了。有一阵子张蔷的歌儿特火,天天听得如痴如醉。(链接《张蔷最强》)

那会儿晚上有一档综艺类的广播节目叫《今晚八点半》,这节目设主持人,主持人一改播音员的一本正经,主持风格亲切自然。

节目以点播为主,内容隽永清新,文艺范儿十足。我当时特别喜欢收听这档节目,可也就是因为这个,落下了听收音机写作业的坏毛病。

这台三洋录音机好像一直用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1990年我参加工作,那个时候我对音响特别感兴趣,工作了一段时间攒了点儿钱,妈妈又给我贴补了一些,1991年我买了一套北京飞利浦出品的组合音响。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台音响的售价是1145元,是在西单商场买的。这音响的最上层是黑胶唱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电转儿”),中间是收音机和均衡器,最下边儿是双卡的卡座,这音响在当时还算上点儿档次,音质纯美,音量震撼。

第一次能听黑胶唱片了,买音响时就一起买了赵传的《我终于失去了你》和陈淑桦的《梦醒时分》两部专辑。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磁带、广播、露天电影……这些关于电的往事是否戳中了你的回忆
童年故事之三: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贾绪康:《收音机伴我成长》
话匣子--马营海
珍藏一段记忆,感知岁月流声
散文||广播电视的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