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潭公园里的五个人

我出生于1970年,小时候住红桥。小时候去的最多是天坛公园,其次就是龙潭湖了。

我们今天聊的是龙潭湖东湖,小时候我们管东湖也叫划船湖。那会儿东湖还没有完全封闭的铁栅栏,里面还住着人家儿,到后来称之为龙潭公园。

也许是小时候经常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缘故吧,我从小就爱划船,但在北海的划船次数也是有限,在陶然亭划船多一些,最多的还就是在龙潭公园。

那会儿每个礼拜只休息一天,礼拜天公园划船的人特别多,去的晚一点儿就要排队等船。等不急了就去湖边“劫船”,所谓“劫船”可没有抢劫的意思,而是划船人不想划了,也不想回到租船点儿去,就在岸边漂着。租不上船的人又不想排队就在岸边溜达。想租船的人一般都会主动上前搭讪,双方达成协议后游船就转租成功。

说到龙潭公园,就不能不说龙潭庙会,龙潭公园从1983年举办庙会。

上学的时候最爱逛庙会,肚子里油水少,去庙会就直奔小吃摊。那会儿庙会上的羊肉串也就五毛、一块钱一串,今年我一听新闻……好呀嘛,好呀嘛,好家伙!(这句话要用山东口音读出)庙会上羊肉串都三十块钱一串了。

庙会还有一样我印象特深,那就是土多。因为那会儿公园里裸露的地面比较多,又加之冬季干燥少降水,所以每个从庙会出来的人都带着半截裤腿子土。

最近我有十几年没去过庙会了,有时也会到龙潭公园遛弯,这些年公园变得越来越美,和我小时候的龙潭公园大不一样了。

作者拍摄

早就想写龙潭公园了,可就不知如何下笔。就在龙潭庙会结束后的一个清晨,我从西北门走进了龙潭公园。庙会的装饰物还没来得及撤下,让我想到了庙会时的盛景。逆时针围湖走了一圈,突然大发灵感——何不写写龙潭公园里的五个人。

作者拍摄

一进公园西北门,向东走不远就来到了袁督师庙。庙门两边有康有为亲笔题写的对联,庙内有石刻,大多为康有为、梁启超的手笔。

这个庙是为了纪念袁崇焕而建。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明末抗击后金的著名将领,后遭人陷害,被崇祯磔(zhe 二声)刑(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于西市 (西四牌楼附近)。其部下佘姓义士深夜盗走尸体,葬于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令后代为其守墓。

袁崇焕的庙在龙潭公园,祠和墓则在东花市斜街,上个世纪末我曾去过一回,袁崇焕墓在路北的五十九中院内。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又故地重游。从明万历年间起,斜了400年的东花市斜街,现已改“斜”归正。

现在要去瞻仰袁崇焕祠和墓得进本家·润园小区的东门,进门西行,袁崇焕祠和墓已和小区的花园浑然一体。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是袁崇焕祠,祠有正房五间,祠内有袁崇焕手书“听雨”镶于墙上。

作者拍摄

祠后为袁崇焕墓,墓碑上刻 “有明袁大将军墓”,袁崇焕墓旁边是佘义士之墓。

我们还是回到龙潭公园吧。带着对袁将军的哀思,我继续沿湖绕行。不大的功夫来到龙潭公园的西南角,这里有时传祥纪念馆。时传祥是一名掏粪工人,他解放前出生于山东一个贫苦家庭,14岁逃荒到北京,为生活所迫当起了掏粪工。解放后时传祥参加了清洁队,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是他的名言。 

在早以前厕所叫茅房,现在叫卫生间。胡同里的茅房都是死坑儿的,死坑儿就是茅坑不带冲水功能,过一段时间就得人工把粪掏走,时传祥干的就是这么一份工作。

作者拍摄

小时候听姥姥说过以前我们住的八号院的犄角上就有个茅房,粪便全靠人工掏,等到下雨天掏粪工来掏粪,还要向每家儿收点儿酒钱儿。

小偷在哪个年代都有,偷什么的都有,不知道您见过偷粪的吗?我小时候就见过。从我记事起厕所都是可以冲水的了,粪便被冲到化粪池,过一段清洁队的抽粪车就会来抽粪。有些郊区农民为了获得农家肥,就找来和清洁队相近的抽粪车来城里偷粪,因为他们做贼心虚,抽完粪后化粪池井盖周围都弄得很脏。

北京人说话最逗,要是有人放屁被别人闻到了(不排除放屁瞅别人——其实就是自己放的)就会说:这是谁拔塞子啦!

拔塞子就是指抽粪车满载而归到达目的地后拔掉车体上的塞子,那气味可想而知。

小时候还和小伙伴儿们玩过最无聊的游戏——占茅坑。几个小伙伴儿占着茅坑不拉屎,急得想上厕所的人团团转。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聊到了时传祥,朋友的爷爷和时传祥的老伴儿住一个楼,据说逢年过节王光美就会坐着大红旗来串门。

作者拍摄

出时传祥纪念馆走到东湖的南头,然后折返向北,在湖岸东侧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的雕像是两位男子,这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英雄——高云涛、田继跃,讲这个故事得回到1981年。

1981年2月1日,原崇文区清华街小学学生吴爱莉不慎掉入南护城河中,青年工人高云涛、退休工人田继跃跳入冰冷的河中施救,孩子得救了,两位英雄不幸牺牲,当时市政府授予他们革命烈士的称号。

1981年我正上小学五年级,当时学校掀起了学习英雄的热潮,还举办了歌颂英雄诗歌比赛,我写的一首顺口溜还有幸登在了学校的墙报上。

我算了一下,今年吴爱莉也应该到中年了,不知她本人情况怎样,有没有读者和她熟识。

从纪念碑再往北走一点儿,在草地上有一座汉白玉群雕。雕像的主角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一群孩子围绕在身旁,聚精会神的在听故事。

作者拍摄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他就是特别会讲故事的孙敬修爷爷,孙爷爷在广播电台里给小朋友讲了几十年的故事。记得小时候在话匣子里经常能听到孙爷爷讲故事,他那不紧不慢、富有磁性的声音,每每听到都会觉得心里特别踏实,再闹腾的孩子听到他的声音都会安静下来。

小时候除了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之外,就是听大人们讲故事了。夏天的夜晚,街坊们都在外边乘凉,大家三五成群,大人们的故事也开始了,大人特别爱给小孩讲害怕的故事,小孩们特想听,但听着就会害怕,害怕了就不敢听,不敢听还想听。

一般害怕的故事的场景都离不开坟地和太平间,当时最流行的故事有《绿色尸体》和《一双绣花鞋》。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时,我来到龙潭公园为文章配照片。

早春的公园游人如织,瓦蓝的天空陪着鲜黄的迎春花煞是好看。草坪上绽开这五颜六色的帐篷,都是一家子围坐在帐篷前,或野餐或游戏……爸爸带着儿子放风筝、爷爷和小孙女玩起了自拍、妹妹要抢着玩哥哥的手机……一切都是那么有画面感,一切都是那么其乐融融。

作者拍摄

 龙潭公园里的他们,可能其中没有英雄、没有劳模、没有名人,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是社会进步的见证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的一段话: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北京 新京味”征文选登|韩志远|京味龙潭
【原创】龙潭公园
1964年纪事 掏粪工人时传祥
掏粪工人时传祥
20070502-掏粪工人时传祥
纪录片:掏粪工人时传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