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灿冰医案(三)

五、平肝健牌法治愈不寐一例

高某,男,42 岁。

初诊196348日。

主诉及病史;病起于 7 年前,因工作常常熬夜,甚至通宵达旦,继因工作不顺心,日夜思考,逐渐形成失眠。即便能睡,但合目即梦,头昏不清,神疲肢软。

诊查;形体消瘦,食少纳差,胸痞肠鸣,大便稀潇。舌边红绛,舌心苔薄乏津,脉弦细。

辨证;此病当责之肝脾,证属肝旺脾弱。

治法∶拟平肝舒郁健脾。

处方∶明天麻 9g 石决明 30g 夜交藤 30g刺蒺藜 15g 香附 9g川芎 9g茯神 15g 建曲 15g栀子 9g 谷芽 24g 怀山药 24g 甘草 6g

二诊;服十方药 8 剂,睡眠好转,头昏减轻,胸痞肠鸣缓解。因病程日久,非数剂能愈,乃改汤为丸。

处方∶天麻 30g 刺蒺藜 45g 香附 30g 茯神 45g 建曲 45g 川芎 30g 栀子 30g夜交藤 25g

3 剂研细,另以夜交藤 300g 熬水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 3 次,每次 6g。服丸药3料,病愈。

【按语】本例患者昼日劳倦必伤脾,脾伤则精血来源不足,复加劳心思虑,暗耗营阴。精血阴津俱亏,遂致肝旺。阴虚肝旺,卫阳浮游于外,不得内入交会于阴,故不得寐。肝旺则伤脾,脾虚则食少、胸痞、肠鸣、便溏诸症作矣。"胃不和则不安",进而使失眠加重,如是 恶性循环,未有终时。综合脉症,显属阴虚、肝郁、脾虚,阴虚则阳亢。拟平肝舒郁以潜阳,培土运中以健脾。因病程较长,故改汤为丸,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缓缓治之,是从本也。

六、清火泻大、养阴凉血法治愈舌疔一例

钟某,男,40 岁。

初诊1978810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 19785 月发现舌面长小红点,逐渐长大,并感舌体发梗,活动受阻,进食、吞咽、语言均感不适。后到某医学院诊为"舌部血管瘤"

诊查;舌两侧及舌面数处凸起包块,形如菌状,大者如蚕豆,其色紫暗;舌痛,触之痛甚,舌体紫胀,难以转动,粥食吞咽困难,语言吃力;心烦,口苦,咽痛,难以入睡,小便短少而黄。答黄,脉细弦而数。

辨证∶此乃心经热毒炽盛,气血壅滞,其证属实。

治法∶拟泻火解毒、养阴凉血、化瘀散结为治。

处方∶菊花 31g 银花 31g 红花 6g 黄连 3g 生地 15g 淮通草 15g 玄参 15g麦冬 12g 桔梗 9g 丹皮 9g 赤芍15g 牡蛎 24g夜交藤 24g 夏枯草 31g 积壳 9g甘草 9g

二诊∶守方服药 10 剂后,舌痛大减;舌上包块大者渐缩,小者消散;舌体紫胀好转;余症缓解,纳增,眠可,口干思饮,大便正常,小便黄。舌红尖红绛,脉弦细。药证合拍,但有热势伤阴之象。原方重用生地至 24g 以滋肾水之源,制所胜之火;加鲜慈竹心30 根以滋阴清心除烦。

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服药近 2 个月,舌上包块已不明显,舌体活动自如,舌苔正常,诸症悉除。经随访未复发。

【按语】舌部血管瘤,类似中医学"舌疗""舌核""舌瘟"等证。正如余师愚云;"舌上发疗,或红或紫,大如马乳,小如樱桃,三五不等。"《外科证治全书》云∶"舌核,舌上生核,强硬作痛。"又云;"紫胀舌,专肿,色如猪肝,胀塞满口,坚硬疼痛,不能转动,粥药不入。"其因多由心脾郁火而成。本例患者证属心经热毒炽盛、气血壅滞。本"实者泄之",拟泻火解毒、滋阴凉血、化瘀散结治之,2 个月余病除。"苦寒化燥伤阴"之言,实为临证经验之谈。首方稍偏去寒。尔后即现口干思饮、舌红尖红绛、伤津耗液之证,重用生地养阴护阴,虽一药量之变,收防治伤 阴之弊而获显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
舌诊的临床意义
脉诊及口诀
【每日一练】中诊易错点集训
舌诊脉象简表—脏腑阴虚证
舌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