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鹏举医案(一)

张鹏举,1916年生,陕西省榆林县城人。主任医师。自幼热爱中医,1936年榆林职业高中肄业后,在榆林育德药房当学徒,跟随伯父张鸿儒先生习医,1956年随著名老中医、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刘惠民先生临证半年,1958年在陕西省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1年。1957年当选为县政协委员,1960年被聘为中华科普协会特约研究员,同年任县医院中医科主任,1977年当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1978年出席陕西省科技大会,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9年当选为全国中医学会理事,陕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妇科分会会长,1980年任榆林地区中医院副院长,1982年晋升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后定为主任医师,曾任榆林地区中医院名誉院长。

张氏从医40多年,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善于从中吸取营养,对内、妇、儿科均有教高的造诣。创立了治杂病首健脾胃,治如人注重调肝,治小儿勿伤阳气的学说。临床有益气活血兼以温化治疗冠心病。宣肺利水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不孕证,理气活血治疗肠粘连,补化瘀散寒治疗地方性氟骨症等方法。先后撰写心得笔记30多万字,论文10多篇。

一、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愈胃院痛一例

王某,男,45岁。初诊∶1976720日。

主诉及病史∶病始半年,胃脘不适,昼胀夜痛,手按稍缓,得热痛减,噫嗳不爽,口渴欲饮,食谷渐减,形体渐衰,倦怠乏力,睡眠不实。钡餐透视诊为"萎缩性胃炎"

诊查∶观患者面色萎黄,舌质红绛,苔白略黄,诊脉弦涩。

辨证∶证属脾胃不和寒湿中阻,气滞血瘀。

治法∶先宜健脾和胃,扶正逐寒,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半夏10g陈皮8g砂仁6g槟榔12g

10g麦芽10g干姜10g石斛10g炙草3g莱菔子12g广木香5g

上方加减先后服药1个月,胀痛均减,纳食增加,唯脘中不适,噫嗳间有,矢气较多。脉弦减。改用温胃降浊,辛香导滞之法。

处方;党参15g半夏12g良姜15g茯苓30g积壳10g柿蒂5g麦冬10g白蔻5g丁香5g生赭石15g

服药15剂后,脱不作胀,胃痛消失,精神好转,食欲二便正常,睡眠正常。舌红苔白,脉细缓。改用健中和胃,两调气血之法,以资巩固。

处方∶党参45g白术30g茯苓30g半夏30g陈皮24g干姜30g附子24g桂枝45g白芍30g泽泻30g川朴30g槟榔45g沉香20g枳壳24g砂仁30g乌药30g莱菔子45g炙甘草10g

共为细末,制蜜丸,每丸12g,早晚各服1丸。

【按语】本例患者因寒湿滞留于中焦,气血瘀滞形成胃失和降。故先用扶正逐寒之法去除脾胃不和之因,后用辛香导滞、温胃降浊之法两调脾胃,脾胃和则清有所化而升,浊有所纳而降。

二、胃苓汤加味治愈泄泻一例

蔡某,男,28岁。

初诊1985729日。

主诉及病史∶腹泻3年,日行四五次,质淡稀,无脓血,便后有下坠感,肠鸣腹胀,脐周隐痛,服油腻之物更甚;纳谷尚可,口干不渴。

诊香∶舌红,苔有裂纹,脉沉滑。

辨证∶证属脾肾阳虚。

治法∶理当固涩,但恐聚水更甚,故用补益脾肾,淡渗分利之法,用胃苓汤加味。

处方;桂枝12g茯苓50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苍术15g川朴10g陈皮8g益智仁12g党参15g

上方药先后服用26剂,病情虽有缓解,但不能获愈。反复斟酌,此仍利水燥湿之力太弱,药不胜邪,故在上方加椒目、藿香、土炒黄连。服药10剂,病情向愈,改配丸,药1料,以资巩固,其方如下∶

处方∶红参50g桂枝50g陈皮30g防己50g川朴30g茯苓50g白术50g泽泻50g神曲50g黄连10g木香10g益智仁50g

蜜丸10g重,早晚各1丸。调理2个月而愈。

【按语】此例患者之久泻为脾湿阳虚,水湿内停,故从治标为先,当决堤开河。方中四苓汤利水去湿,加川朴、陈皮化气利水;益智仁暖脾肾,且有固摄之效;椒目去水利小便;茯苓益脾利水;益智仁与获苓、椒目相伍,和中有固,摄中有行,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且动大于静,相反相成,并行不悖,给水湿以出路,但不致利水伤脾,故病情向愈。后用补肾脾之法而收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痰症常用效方之“二陈汤”
六君子汤
如果把《脾胃论》比作皇冠,补中益气汤就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每日学一方【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化痰)
四君子汤加减化裁歌诀
程钟龄加味清震汤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方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